《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一些基本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这些方面体现的更加直观。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出现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中,意在探究“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为什么能维持pH稳定”这一问题。
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清晰的展现实验教学,逐步通过问题探讨由学生自主分析、设计操作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自主能动性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实验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所附属的实验。
该节实验内容是学生理解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本节实验教学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过程重视把凝结在教材中的科学活动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学条件分析
本节实验课时安排为1课时,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这个探究过程时间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在生物材料选取上分别只选取植物和动物材料各一种进行实验,这样体现代表性又不至于时间紧密。
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同时要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
在pH计使用方法,实验室操作规范的要求都是值得强调和注意的。
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知识经验,通过提供操作、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相互交流,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和训练实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解释生物体维揖口稳定的机制;②实验操作能力;
解决策略: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理解是该实验的理论基础,应该从内环境理化性
质
中的缓冲物质的成份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体内过酸、过碱使得酸碱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规范应该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对比来强调操作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2、教学难点
完成探究实验;pH 计的使用;
解决策略:教学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紧扣探究实验的过程。
pH 计的构造以及操作步骤介绍。
四、实验目的
1、尝试设计“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实验。
2、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 的变化,尝试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 稳定的。
五、实验准备 1、准备实验材料。
⑴实验试剂的配制
①0.1mol/LNaOH ;②。
/,。
14HCl ; ③PH=7的碳酸缓冲液; ⑵生物材料的制备 ①马铃薯匀浆;②鸡蛋清
课前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学生实验台上每组还提供以下器材及试剂:50mL 烧杯2个(其中一个为废液瓶)、50mL 的量筒、胶头滴管、0.1mol/LNaOH (盛于滴瓶中)、
0.1mol/LHCl (盛于滴瓶中)、马铃薯匀浆(盛于烧杯中)、鸡蛋清(盛于烧杯中)、pH 计1个。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图
创设情境,引入探
介绍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
分组,实施实
口用鸡蛋清进一
实验
口用缓冲液进一
实验 口用自来水进一
实验
七、教学过程
附表1.
八、教学反思
此次实验必须建立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进行,这样能节省实验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达到有目的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此次实验安排的授课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合理
安排实验与授课的顺序。
实验安排在第二节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也强化了学生的认知态度,以利于学习后续的稳态、稳态失调等抽象概念。
本实验的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教师应对小组活动给予指导。
加强讨论和总结,落实教学目标,所以课前要精心安排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课堂上要进行有效调控,为之后的讨论提供充裕时间。
本实验指导具体明确,适合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