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文科)试题命题人:杨鹤审题人:李隆启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
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
材料反映(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2.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
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
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
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C.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3.明代中叶以后,读书人为商人作寿序、墓志铭的情况比较寻常,商人在知识分子的文集中大量出现。
如王阳明就曾为大商人作墓表,并宣称“古世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
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知识分子与商人群体由对立走向合流 B.知识分子与商人都要“正心诚意”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D.商人的地位超越了知识分子4.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5.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
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
该发现(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6.雅典民主制度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公民集体的状况: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公民集体中,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工商业者身份的公民则是推动公民取得反对贵族专权的主要力量。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试卷(文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某某、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陈独秀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第6卷1号)这段话()A.倡导以之说作为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B.主X以某某科学精神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C.呼吁尊师重教,倡导认真学习D.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某某思想色彩。
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3.X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雀成怨府。
”X观应感叹的是()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外商挤压民族工业4.《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取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5.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该运动产生的因素有()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③个人主义的成长④城邦制度的衰颓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X()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论及政府的建制原则时认为,行政官身上具有三种不同意志,个人意志、行政官团体的意志与公意。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解析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1.康熙年间,钱塘人俞森在《荒政丛书》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当时A. 农本商末观念开始改变B. 小农经济并非是完全封闭的C. 农村商品经济发达D. 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答案】B【解析】题干大意是:一个妇人每天纺棉三两,一个月能够纺出二匹布,连续纺织几个月,可以提供几个人的生活用度,剩余的或者换成钱来买米,或者缴纳赋税。
题干信息并未就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展开论述,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这是其封闭性的体现,但从“换钱易粟”来看,小农经济又有对外交流、交换的成分,并非是完全封闭的,故B项正确。
仅仅从一个个例无法看出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C项错误。
家庭手工业一直作为农业的副业而存在,仅仅从题干无法看出纺织业是农村家庭支柱产业,故D项错误。
2.《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
”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 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 社会经济凋敝C. 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 社会道德衰败【答案】C【解析】据材料“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导致了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分化加剧,故C 选项正确;“广其田宅”仍然土地私有制,不能说明土地私有制遭破坏,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经济凋敝,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道德衰败,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 A. 社会秩序安定 B. 土地兼并严重 C. 推行均田制 D. 井田制度得到恢复 【答案】B 【解析】【详解】材料中“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体现的是土地兼并扩大了贫富差距。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1)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48分)1.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
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
可见( )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某学者在研究清初经济时写道:在松江府属诸州县,“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
浙江种植桑树,“尺寸之堤,必树之桑”。
广东种植甘蔗十分普遍,“连冈接阜,一望丛若芦苇”。
福建“烟草之植,耗地十分之六七”。
其意在说明当时部分地区( )A.农业商品化程度较高 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C.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D.农业受到资本主义市场影响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
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4.“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
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 )A.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B.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C.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无答案201801080211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无答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9小题,每小题2分,共7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A.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B.葡萄糖和氨基酸C.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D.葡萄糖和核苷酸2.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钾离子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D.②能够流动,③静止不动3.如图,漏斗内的初始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液面相同。
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变化情况是()A.下降 B.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4.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D.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显著特点是()A.纺锤体消失 B.DNA数量加倍 C.着丝点分裂 D.形成细胞板6.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C.J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D.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7.先天性聋哑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
若再生一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是()A.100% B.75% C.50% D.25%8.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图象,关于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图显示同源染色体分离B.此图表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此图显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D.此图表示的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图象9.正常女性体细胞含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可表示为44+XX,则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A.44+XX B.22+X C.22+Y D.44+XY 10.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主要包括4个步骤:①将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培养;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A.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C.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3.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
这表明,当时儒学()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4.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5.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理学的“反动”指()A.强化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6.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试卷(理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60分)1.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言论能反映孔子智慧的是(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治民无常,唯法为冶C.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等差”。
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 )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D.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3.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对两则史料,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史记》的年代距孔子较近,可信度比较高B.《孔子行教像》属一手史料,较为真实可信C.两者都带有主观性,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孔子的形象D.研究作者的时代及其思想有助于厘清孔子形象变迁4.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不属于材料中董仲舒教育主张的是( )A.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B.主要对象是全体民众C.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D.人才培养为国家服务5.西汉著作《五行五事》中说,如果君王不知礼节,树木就长不直,并且夏天常有暴风;如果君王言不守信,反复无常,秋天霹雳天气就特别多;如果君王不听劝谏,刚愎自用,春夏季节将暴雨成灾。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
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材料的主旨是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B.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答案】B【解析】妇女通过贞节旌表制度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说明该制度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B正确;理学开始束缚女性从宋朝已经开始,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对于女性地位提高作用,故C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女性光大门楣的机会,与君主专制统治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2. 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A.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B. 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C.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D. 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答案】A3.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A. “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 “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 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 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从总结归纳题干的核心思想,即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的原因是作者认为在“宪法中…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权利”,反映出人民的公民权利都在宪法中,故C项正确。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册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上册长安一中2016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魏喜娥审题人:李德有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打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
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
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
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
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
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
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
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部分:
1—5.BBCCC 6—10. CACAD 11—15. CBDDB
16—20.AAACD 21—25. CCBBA
26.(1)(4分)孔子:仁、礼、中庸;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9.(12)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意义: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实现空前团结;为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胜利奠定了基础。
(2)(8分)明确: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提出了要经历长时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九大指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依据: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且深度融入世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逐渐完善,科技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诸多社会矛盾,党的建设有待加强,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等还普遍存在。
(2)(6分)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西安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含解析
长安一中高2016级(高二阶段)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科)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白喜超审题人:汪雪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
2.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答案】C【解析】孔子针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根本意图”的要求,排除;孔子是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而不只是为恢复周王室的统治,排除B项;孔子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 项.点睛: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
3。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文
长安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观点中,哪一种观点所代表的学派持有进步的历史观A. “夫圣人之治国,不视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B. “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而不可为也。
”C.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D. “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2.以下皇帝的称呼中,用来记录年代更迭的是A.秦始皇B.汉文帝C.宋太祖D.康熙帝3. 历史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名士品评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主要反映了A.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D.士林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4.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A.宋代农业生产规模的日益庞大B.封建时代手工产品质量低下C.宋代农户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D.宋代普通农民家庭生活闲适5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上……欲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乃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等为之,辅导太子。
”这些大学士的品级很低,秩皆正五品。
这种变化最能反映A.大学士在朝廷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B.皇权强化需要政治制度革新C.宰相制度的重要性D.明朝时君主专制制度的日渐腐朽.6. 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知和行都产生于心C.善性为人心所固有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7. 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含答案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理科)命题人:魏宏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过犹不及”C。
“仁者爱人”D. “有教无类”2.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B。
②C.③ D. ④3.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A.人的平等权利B。
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4.“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 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守仁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C。
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6.明末期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
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
挑战宋明理学权威7.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
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1.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D.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2. 比起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的成功之处在于( )A.以思想统一维护了政治的大一统B.以温和的手段解决意识形态问题C.大力开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的教育D.为君主专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 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4.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末维新变法运动时被大量秘密印发、传播。
这反映出该书( )A.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伦理纲常B.融合了西方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C.抨击君主专制符合现实政治需要D.顺应了挽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潮流5. 明初,刘基诗作《野田黄雀行》:“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
王租未了私债多,况复尔辈频经过”;《畦桑词》中有“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今日路旁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与此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A.屈原B.李白C.杜甫D.苏轼6. 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法裁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
由此可知,“陪审法庭”( ) A.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B.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C.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D.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7. 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
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8. 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解析版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 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
2.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以礼为工具恢复周王室的统治
C.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答案】C
【解析】孔子针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故答案为C项。
A项不符合“根本意图”的要求,排除;孔子是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而不只是为恢复周王室的统治,排除B项;孔子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D 项。
点睛: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
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形成理想的社会秩序。
3. 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
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 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 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答案】B
4.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
A. 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 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 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汉初治国思想为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A错误;黄老之学、儒家思想是治国方略的不同,依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治国方略,不能说明哪个方略更好,B错误,D正确;D与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统治阶级无论采取哪种思想治国,只是治国方略的不同,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
5.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答案】B
【解析】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神学政治上而在伦理道德上,理学的“反动”就是指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不属于“反动”而属于对汉唐儒学的继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是汉代董仲舒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属于对汉唐儒学的继承而非反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分清哪些选项属于理学的“继承”哪些属于理学的“反动”。
6.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
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 理先气后
C.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 格物致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
材料中朱熹在阐明其思想观点时所说的“月亮”即理学中的天理,其主张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认识万物最终应归结认识天理,可见朱熹阐释了天理是万物本原的观点,故选A。
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格物致知为程朱理学的认识论,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7. 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使得“经有定本,疏有正义”。
这说明唐太宗注重
A. 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 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 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统治思想,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题干中描述的隋唐初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到后来统治者规定“经有定本,疏有正义”可见是指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政权的统治,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8. 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针对朱熹等人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提出了“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
这反映出
A. 理学有性理空谈倾向
B. 叶适否定了“道义”之学
C. 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D. 理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现实
【答案】A
【解析】功利学派是南宋的一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陈亮、叶适,主张“道在事物中”“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等哲学观点,其实质是注重“事功”,注重物质利益问题,反对理学的空谈义理,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功利”,并不否定了“道义”之学,排除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9.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
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
”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三纲五常,能够约束道德人心,故A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继承与发展,故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