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5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0 Word版含答案.doc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
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
”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
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
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
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
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
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
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
“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
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
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
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
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
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
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
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
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
专题35+小说考点之九+分析物象的作用-2019高三语文写作阅读预热+Word版含解析.doc
考点讲解小说中的物象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常考点之一。
【解题思路】首先要了解物象与小说情节的关系,看其是否是小说的线索或形成情节的突转,然后思考物象的特点以及其与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思考物象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答题要点】①理解物象的寓意:表层含义(本义)和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②分析物象的作用(突出人物、深化主题、串联情节、衬托环境),涉及的要点要全面,不能遗漏。
物象的作用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1)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2)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物象作用型题目审题:考查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物象”“作用”“意图”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示例: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鞋》)“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回答物象的作用时要做到“四注意”:注意物象的类别和特征,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物象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注意物象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紧紧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注意物象在点题方面的作用。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美]杜鲁门·卡波特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
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
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命题人:审题人: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二八定律又叫帕累托法则,最早用于描述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即约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帕累托法则的核心观点是约20%的变量操纵着80%的局面,所以,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
该原理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80%的收益。
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20%和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
从曲线的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展。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源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
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4 Word版含答案.doc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的一项是()A.隐蔽漫游兴高彩烈模糊纤细B.撕打闪烁碧波荡漾璀璨夺目C.尾鳍磅礴辽阔无垠神密莫测D.陡峭嬉闹冰雪消融晕眩颤栗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我们这个小康之家虽不能说是锦衣玉食,但也家道从容....。
B.一提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人们都夸他是无所不为....的神人。
C.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农村工作,一开始目不识丁....,后来就与百姓们熟悉了。
D.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他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他身体状况很好,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呀!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政府通过投放7000亿美元帮助金融机构剥离不良资产,以恢复信贷市场正常运行。
B.在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卫冕桂冠。
C.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并发布北京残奥会开幕。
D.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祖国的壮美山河,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的一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才写定为书面语言,成为杰出的文学作品的。
①经过长期积累而内容日益丰富②内容日益丰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③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④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都是在最初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①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全球危机中的中国机会(节选)俞乔对于我国,这次危机的意义在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远远超过预料,依靠作为公共产品的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参与全球劳动分工、搭便车发展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与1980年代后日本面临的局面相似,我国将不得不承担维持这一体制的部分成本,外部环境变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非常巨大;我国的金融改革难以通过对美国市场的模仿复制达到,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必须与改变国际金融环境紧密结合。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5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试题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注啬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流线型金榜提名纤.(xiān)维司乘.(chèng)人员B.坐谈会不落窠臼提供.(gòng) 既往不咎.(jiù)C.敝篷车毋庸置疑间.隔(jiàn) 风尘仆.(pǔ)仆D.打前站按部就班剔.除(tī) 咄.(duō)咄逼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句是A.在距今年欧洲杯开赛不到四个月的时候,卡佩罗教练与英足总因队长人选问题一亩不合,拂袖而去,他的辞职令英足总陷入尴尬境地。
B.为了吸引年轻观众,提高收视率,本届春晚导演组真是大动干戈,不但通过新栏目“我要上春晚”高调选秀,更换调整主持人也毫不手软。
C.阅读是生命的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的精神因阅读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至乐无如读书,生命若无阅读,便味同嚼蜡。
D.《焦点访谈》报道了苏泊尔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标并可导致帕金森症后,苏泊尔一度成为众矢之的,而部分消费者几乎到了谈“锰”色变的程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经济学者撰文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徘徊于廉价势工模式的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已全部释放殆尽,低技术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末路。
B.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
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也会损伤声带。
C.贾平凹的获奖小说《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表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的价值观念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D.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故障,乘客应立即通过警铃或紧急电话通知监控人员,切勿采取拍打按钮、厢体以及强行撬门等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北京市2019届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5含答案
北京市2019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3.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II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并且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吊唁.赝.品气焰.嚣张燕.过拔毛B.演绎.情谊.主观意.测自怨自艾.C.毗.邻脾.胃蚍.蜉撼树乐此不疲.D.囹圄.参与.生杀予.夺语.焉不详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繁衍的地球。
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和适应了千万年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即便进化到B.生息即便进化或C.生息如果演化到D.栖息如果演化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
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
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受到考生家长的好评。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节选:(此处省略具体文章内容,模拟考试题目)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2. 文章中提到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3. 作者认为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5题。
古诗文节选:(此处省略具体古诗文内容,模拟考试题目)4. 请解释文中“”一词的含义。
5. 这首诗(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语言知识运用(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6. 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______(A. 精神焕发 B. 精神饱满 C. 精神抖擞 D. 精神焕发)。
7.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不当的成语,并说明原因。
- 他们为了这次活动,真是“煞费苦心”,准备了整整一个月。
8. 请根据所给材料,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这篇文章的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9.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写作(50分)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材料内容,模拟考试题目)- 要求:请以“*”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对“传统文化”持肯定和尊重的态度,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2. 文章中提到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现代文化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而传统文化则强调传承和稳定。
3. 作者认为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应采取开放的态度,既要保护和传承,也要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4. “”一词在文中指的是(具体解释根据节选内容而定)。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2 Word版含答案.doc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根据下面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1-7题。
1.从下列选项中,分别为“材料一”、“材料二”选择恰当的标题。
(2分)A.历史问题没有恣意行事的空间B.彻底反省侵略历史才有光明未来2.“材料一”是围绕什么核心话题展开评论的?请概括作答。
(4分)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战后日本政治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
作者为日本指明了怎样的方向?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作答。
(4分)4.“材料一”第四段中说:“日本国内始终存在不肯承认侵略战争责任的政治势力”,请按时间顺序举出“材料一”、“材料二”中形象化概括的事实。
(6分)5.“材料二”中引用了1943年至2008年间(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一系列拥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内容,作者的目的是什么?(4分)6.我国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请为阅兵式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简明得体,字数在8到20之间。
(2分)7.“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报刊刊载文章的编辑。
“编者按”可以交待作品背景,强调作品要点,表明编者的意见和态度等。
请给“材料一”或“材料二”写一个“编者按”,80字左右。
(4分)【材料一】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这样一个反思历史的关键年份,亚洲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深重苦难的国家发出了共同的正义之声,纷纷要求日本在历史认知方面秉持负责任的态度。
早在今年年初,美国驻韩国大使、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都对外公开表示,希望安倍政府能够继承“村山谈话”。
对于探寻应当如何认识当年那场战争的性质,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面向未来,思考村山富市20年前的谈话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战后,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殖民地统治的责任进行追究,是东亚地区国际政治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战后日本社会围绕历史问题的种种争论,也深深影响了东亚乃至国际政治。
2023山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2023山西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 B 2. C 3. B4. “敲诈”“斗智”“拷问”在*中的特殊含义是调查研究的错误的立场、态度和方式,为了论证调查者搞社会调查不能与被调查者敌对,不能欺骗,不能居高临下,应该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从反面论证调查者应该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应尊重对方,目的是解答疑惑。
这三个词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调查者错误的调查目的、方式和态度,使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5. ①实现调查研究“客观”的目的,必须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②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
③调查研究要实现“客观”的目的,就要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要与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④观察社会现象时,要能确知观察情境中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才能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和结论。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 D 7. C8. ①正面描写:如写开锣时磕头焚香、杀牲、烧申神黄表等祭拜仪式,体现社戏的仪式感;写社戏演出的固定内容、顺序、打赏等体现其仪式感。
②侧面烘托:写人们看戏时服饰打扮的隆重来表现对社戏的重视;写看社戏时各种卖吃食的热闹场景,和长顺家请客等内容体现其仪式感;写吕家坪的重要人物出场,还备办酒席款待这些人物来表现社戏的仪式感。
广东省衡水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广东省衡水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陈国栋同志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
请各大区区长主持讨论,细致地讨论,讨论两次至三次。
我基本上同意这个文件所述的意见。
但觉:(一)假定今年年成比去年确实好的情况之下,征购一千一百亿斤,力争办到,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第一着。
今年年成如果在秋收以后确实较去年好,确实证明无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征购到这个数目字呢?(二)下年度销售计划,我感觉不但一千另二十亿斤,是太多了,这个文件上调整为八百五十五亿斤,似乎也略为多了一点。
是否可以调整为八百亿斤,或者八百一十、二十亿呢?告诉农民,恢复糠菜半年粮,可不可以呢?苦一年、两年、三年,就翻过身来了。
多储备,少食用,以人定量,粮食归户……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有稀有干,粮菜混吃,仍然可以吃饱吃好,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三)多产粮,是上策。
田头地角,零星土地,谁种谁收,不征不购,主要为了解决饲料,部分为了人用。
恢复私人菜园,一定要酌给自留地。
凡此种种,可以多收。
既已多收,可以多吃(例如菜)。
(四)好好地精细地安排过日子。
是否可以按照一九五七年的实际产量安排过日子呢?一九五七年的日子不是过得还不错吗?这样做,农民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增得较多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以上几点意见,只供同志们此次讨论的参考,切勿下传。
不对之处,准备修改。
(摘自毛泽东《粮食问题》)【注】这是毛泽东于一九五九年七月五日为印发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零年度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计划调整意见的报告写的批语,题目是毛泽东拟的。
此前还曾批示:“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
”材料二:一个国家唯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保障国运民生。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36 Word版含答案.doc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中国的侠文化历史悠长,“侠”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战国时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这里的法和禁指国家的法律制度。
韩非子站在法家的立场指出了“侠”目无法纪、好斗使力的一面。
司马迁则以民间道德定义侠客形象,其在《史记》中专立《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随后又立《刺客列传》指明侠的本质就是舍己为人,他们明大义,识大体,他们的义愤为国难而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
后代讨论侠的时候,主要根据(依据)的就是司马迁的这一段话。
班固在《汉书》中作《游侠传》,从《后汉书》起,官修史书不再专门为游侠立传。
此后史书对侠的记述便无以为继(销声匿迹)。
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就以诗、文、小说、戏曲等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侠的形象由此出“史”入“文”。
也就是说,政府希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
而游侠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所以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执掌正义,决定是非和生杀。
这一点是像中国这种大一统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
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就大量杀戮游侠,中国历代帝王,只要建立起政权,国家稳定以后,一定杀游侠。
所以,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
中国人为什么在侠的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柳亚子诗云“乱世天教重侠游”,就是说,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易被欺侮,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格外地想念侠。
人们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救济)的希望。
不仅乱世,就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封建社会的很多不公也无法通过政府得到适当处理,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制服不了,或者说不愿意管制,这时民众希望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但是他们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蓄势待发资本主义B. 精神矍铄矜持自由自在C. 震耳欲聋拈轻怕重鸡飞蛋打D. 喜闻乐见调和混沌初开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生活的质量。
B. 由于这次会议的及时召开,使许多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D. 为了这次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升起来了,好像一个大圆盘。
B. 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让我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
C. 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
D. 他们的笑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4.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您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
B. 哥们儿,这事儿你得好好想想,别冲动。
C. 这件衣服真好看,我给你买一件吧。
D. 你看,那个女孩儿多漂亮啊,简直就是个仙女。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涉及)B.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虚度年华。
(虚度)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考试却一落千丈。
(名列前茅)D. 这个城市的夜景非常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B. 由于这次会议的及时召开,使许多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
D. 为了这次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老师您好,您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
B. 哥们儿,这事儿你得好好想想,别冲动。
C. 这件衣服真好看,我给你买一件吧。
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GAN、CAN等算法模型的快速进展,AI绘画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在我看来,这是数字技术催生的又一种新型艺术形式。
在人类艺术史上,理论家们对于艺术本质的认识集中在三个不同的尺度上:首先是功能尺度,认为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的一个根本尺度;其次是语境尺度,认为艺术的认定需要特定的艺术机构或艺术语境;第三是历史尺度,认为人们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此外,当代著名艺术哲学家布洛克认为,艺术乃是铭刻着强烈人类精神印记的审美客体。
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对于某一客体艺术身份认定的重要性。
这一概念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采纳。
从上述标准出发,我们就可以对AI绘画的身份属性加以考察和分析。
然而有一些人觉得,AI绘画是AI自主生成的。
其实,AI绘画的生成绝非GAN或CAN 等算法模型能够独立或自主实现的,目前任何AI绘画创作都是由AI和相关的艺术家或用户共同合作完成的。
一则AI绘画创作能力的构建(主要包括绘画算法设计、绘画算力培育等)无不彰显着人类的主体意志,AI的算力无论如何强大,都离不开人类的赋能。
再则每一幅AI绘画作品的生成都必然基于艺术家或特定用户的命令,而这命令中必然隐含着艺术家或用户对作品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主题、特定的风格、特定的形象等,离开了人类这些彰显着强烈主体意识的指令,AI绝不可能主动或自主启动任何创作。
在对AI绘画的质疑声中,还有很多人以AI绘画创作的模仿机理为理由,认为这种模仿无论如何高超都不具备艺术的原创性。
高考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答案】1. C2. B3. D4. C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强调了“努力就有可能成功”这一主题。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分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选项B正确。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根据第二段中的描述,主人公在困境中始终保持乐观,不断寻找机会。
选项D正确。
4. 本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的理解。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来证明观点。
选项C正确。
5. 本题考查对文章观点态度的理解。
文章认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选项B正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答案】1. C2. D3. B4. A5. D【解析】1.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可知诗人通过描写江水绕过芳甸,月光照耀花林,营造出一种美丽、宁静的意境。
选项C正确。
2.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诗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可知“卷不去”和“拂还来”都是用来形容月光无法离开诗人的情感。
选项D正确。
3.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表达技巧的理解。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月亮的明亮和辽阔表达得淋漓尽致。
选项B正确。
4.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情感的理解。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选项A正确。
5.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作者生平及作品的了解。
李白的《静夜思》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选项D正确。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1. B2. C3. D4. A5. B【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知作者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选项B正确。
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用词的理解。
根据文段“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可知“神明”指的是人的精神、智慧。
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期初调研检测 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题2024.09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
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
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
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
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
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
肯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
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
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
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
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
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
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
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
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
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 阅读理解(1)文都教育近年来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合作是相互促进的,而非独立的。
文都教育的合作理念独特而深入人心,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各界教育机构合作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这是一个崭新的合作模式,也是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方面,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与文都教育的合作,能够将自身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实力充分发挥,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和优质化的教学服务。
另一方面,文都教育可以借助高等教育机构的品牌效应和专家资源,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教学水平。
近年来,文都教育与多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教学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例如,与某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设了专业教育硕士(EMBA)班,为研究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与某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开设了职业技能培训班,为社会人员提供了提升技能的机会。
这些合作项目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使文都教育得以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总之,文都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有益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这种合作模式的兴起,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必将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A答案:文都教育近年来积极拓宽合作领域,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3)A答案:合作是相互促进的,而非独立的。
(4)B答案: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
(5)C答案: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可以为社会人员提供提升技能的机会。
2. 改错题(1)演出结束后,我马上冲去经纪人面前,激动地对他说:“您演唱得太好了!”改正:演出结束后,我马上冲到经纪人面前,激动地对他说:“您演唱得太好了!”(2)某位诗人,风靡一时,是他的语言天分使他成为时代的宠儿。
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2020届高三年级语文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
《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现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
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媳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
“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烧完”就是随“我”走出,做“垂死挣扎”。
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
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
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
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
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
鲁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
“历史中间物”的意义是什么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搞乱,它生命的价值是和黑暗连在一起的,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
它当然不被黑暗所容,当黑暗笼罩的时候,这样的影子会消亡;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普照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
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
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
所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
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在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7届高三综合练习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3.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II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并且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吊唁.赝.品气焰.嚣张燕.过拔毛B.演绎.情谊.主观意.测自怨自艾.C.毗.邻脾.胃蚍.蜉撼树乐此不疲.D.囹圄.参与.生杀予.夺语.焉不详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繁衍的地球。
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和适应了千万年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即便进化到B.生息即便进化或C.生息如果演化到D.栖息如果演化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
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
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受到考生家长的好评。
D.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
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我国消费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5.下列对联相应的文学家,依次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范仲淹白居易杜甫辛弃疾B.韩愈白居易杜甫陆游C.韩愈李白陶渊明陆游D.范仲淹李白陶渊明辛弃疾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
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
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
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
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士谦家富于.财,躬身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外汇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各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
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B.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C.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家,时年六十六..D.开皇八年,终于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②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B.①每以.振施为务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C.①士谦家富于.财②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D.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补出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赵郡王睿举德行,(睿)称疾不就B.(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C.为(债家)设酒食,对之燔契D.(己)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士谦“轻利重义”的一组是()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②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③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④“穷困所致,义无相责”⑤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⑥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A.①③⑥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
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B.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C.李士谦对于给他人的恩惠和人们对自己的赞誉常常看得很淡,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D.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时甚至有百姓愿代其而亡,大家自发地为李士谦树碑来纪念他。
第Ⅱ卷(共120分)三、(22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2)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①。
沙上并禽②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
记省:记得清楚。
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这首词上阕写“午醉醒来愁未醒”,此中意味,与柳永《雨霖铃》中“”二句的感受相仿佛,令人生出“酒过愁肠愁更愁”的感叹。
(1分)(2)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3)结合全词。
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
(6分)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6分)①群臣吏民,,受上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苏轼《石钟山记》)③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④,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⑤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四、(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
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
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
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
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
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
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
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
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
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
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
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
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 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五、(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剪纸于德北二姑奶算家乡的一个传奇人物吧?她已经三十几年没有回老家了。
我见过她一次,面色白皙,双眉入鬓,一看小时候就是个美人坯子,怎么出落也不会走样。
和所有农村姑娘不同的是,当年的二姑娘绝不像其他的女孩,手指粗短,肤黑皮糙,毫无美感。
她有一双非常纤细的手,二姑娘三岁学剪窗花,我老家那个村每逢过年,都要请二姑娘剪许多的窗花。
各家各户自买红纸,一沓沓铺在二姑奶的炕上,不少孩子趴在二姑奶的窗台上,看二姑奶舞执剪刀的手上下翻飞,从她指间飞落的纸屑,像冬天飘落的雪花,给残阳照了,红白相间,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