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视 野
• 角膜顶点为O,视野计半球顶点 为F,O F为注视线,半径为330 毫米。纬线与O F的角度为视野 角度
视野检查的原理
分动态和静态: • 动态视野检查法:用不同大小的试标,在不同方位由周边向中心移动 ,记录下患者刚能感受到光刺激的出现或消失的点,这些光敏感度相 同的点构成了某一试标检测的等视线,有几种不同试标检测的等视线 绘成了类似等高线描绘的“视野岛”。
• 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外界光线刺激,经光化学反应转换成神经冲动, 通过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放射传到视 皮质,形成视觉。
正常视野
• 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 方56°、下方74°、鼻侧65°、 颞侧90° • 生理盲点的中心在注视点颞侧 15.5°,在水平中线下1.5°,其 垂直径为7.5°,横径5.5°。 • 生理盲点的大小及位置因人而 稍有差异。在生理盲点的上下缘 均可见到狭窄的弱势区,为视神 经乳头附近大血管的投影。
在同龄人中该 点出现该灰度 阈值的概率
在看视野图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 阈值检查程序:自动视野仪主要用来检查中心视野,一般常用的检测 程序是30-2、24-2,一些晚期的病例可能会用到10-2 • 固视丢失率(fixation losses):电脑会自动随机抽查病人的固视情况 ,并以分数表示,分母是抽查的次数,分子是丢失的次数。一般大于 20%则认为结果不可靠。 • 假阳性率(False POS Errors):患者不应看见的点却给予应答, humphery视野计认为大于33%则检查结果不可靠。 改:超出10~15要注意,大于20 不可靠 • 假阴性率(False NEG Errors):患者应该看见却的点却没有给予应 答,humphery视野计认为大于33%(改:20%)则结果不可靠 固视丢失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统称为可靠性参数,在阅读视 野图时应该综合考虑他们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而不是机械地以20%和33 %作为评价视野检查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眼科学
4.案例分析题例题:某病人糖尿病数十年,******,问:
①诊断为何种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②此病的临床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国内临床分型
病变严重程度 眼底表现
点状白内障一般不影响视力;
绕核性白内障,视力可明显减退;
核性白内障:瞳孔缩小时视力障碍明显,瞳孔散大时视力显著增加;
全白内障视力障碍明显;膜性白内障视力损害严重。
5.后发性白内障(PCO):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第十一章 青光眼
1. 病例分析题例题:某病人头痛、眼痛、畏光、恶心呕吐,瞳孔散大……
5.角膜炎症愈合期三种病理生理
①角膜云翳:浅层的瘢痕性混浊薄如云雾状,通过混浊部分仍能看清后面虹膜纹理
②角膜斑翳:混浊较厚略白色,但仍可透见虹膜者
③角膜白斑:混浊很厚呈瓷白色,不能透见虹膜者
第十章 晶状体病
1.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膜下白内障等;按晶状体混浊程度分为未成熟期、成熟期和过熟期白内障。
12.眼的屈光: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 像的生理功能。
13.近视眼: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
14.远视眼: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
15散光: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 16.屈光参差: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质不同或度数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16.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分期: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转移期。
眼科名词解释
1黄斑:是指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淡黄色小凹陷2视乳头:是指黄斑鼻侧约有3毫米处直径1.5毫米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形结构3角膜缘:角膜和巩膜的移形区所形成的环带4瞳孔:指虹膜中央有一2.5-4毫米的圆孔5结膜囊:是指结膜与角膜一起在眼球前面形成的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6视野:黄斑注视点以外的视力,亦称周边视力。
视野大小是指眼球向前固视时除看清注视点外,同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7视力:辨别最小物象的能力,反应黄斑中心凹的视觉功能8 麦粒肿:眼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9免疫环:角膜溃疡周围抗体与真菌作用,形成灰白色环形浸润10青光眼:以眼压异常升高,视功能减退和视组织的损害,引起视乳头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11眼压:是眼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12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但发生了青光眼典型的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13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14Tyndall现象:混浊的前房水内可见浮游的炎症细胞,为虹膜睫状体炎的活动期体征15近视眼:是指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16屈光不正:在眼的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上17假性近视:长时间近距离读写,导致睫状肌痉挛,调节过度引起的近视18共同性斜视:双眼轴分离,并且在想各方面注视时、偏斜度相同的一类斜视19弱视: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视觉细胞有效刺激不足导致单眼或双眼最好矫正视力低于0.8而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视觉状态20交感性眼炎:穿通性外伤眼或眼内手术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后,另一眼也发生同样性质的全葡萄膜炎21视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中枢的传导径路。
临床上通常是指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径路22粒肿: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23泡性角结膜炎:是以结膜角膜泡疹结节为特征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视力、视野、盲点的测定
首先在测试区找到近椭圆形 的盲点投射区(白纸上), 测量投射区各参数(距离和 直径);
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 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 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点所在的位置 和范围。
【实验器材】
白纸,铅笔,黑色和白色视标,尺子, 遮眼板。
【方法与步骤】
【注意事项】
明亮光线 5m距离 1.0行与眼同高 被测眼直视视力表
2. 视野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视野计的使用方法和视野的检查 方法。 了解测定视野的意义。
【基本原理】
视野是单眼固定注 视正前方时所能看 到的空间范围,又 称为周边视力,也 就是黄斑中央凹以 外的视力。
代表了视网膜上感 光细胞的分布。
视力、视野、盲点测定
1. 视力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测定视力的方法。
【基本原理】
视力又称视敏度,在一定距离内眼睛 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视力分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周边视 力也叫周边视野。 中心视力指眼(视网膜中央凹)分辨 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
视力检查通常用视力表来进行,以视角分辨 率来表示。 结点:眼球屈光系统的光心,在光轴上角膜 顶点后约5mm,光线通过结点时方向不变。 视角visual angle :物体两点在眼结点(N) 处所夹的角,以α表示,单位为分(′)。
•设计距离D •标准检查距离d
小数视力
视角的倒数:临床规定,当能分辨二 点间最小视角为1分时,视力为1.0 (5m远处,两点距离为1.5mm );视 角为10分时,视力为0.1。 受试者视力=受试者辨认该行字形的最 大距离/正常视力辨认该行字形的距离。
关于视点、视野及视幅的概念
关于视点、视野及视幅的概念全脑速读,或称“速读”,“快速阅读”。
科学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视点、视野及视幅的概念,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人的视觉机能一般是指人的视力,而人的视力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然也会直接影响着人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这对参与速读学习和训练的朋友们来说是个十分熟悉可能会容易分辨,但对没有接触过快速阅读的人们而言,由于他们对人的视力相关的两个方面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容易分清人的视力中“视点”、“视野”和“视幅”各自概念和相互关系,往往且容易搞混淆。
要进行快速的视觉机能训练,准确认识“视点”、“视野”和“视幅”的基本概念。
概念——视点。
视点一般是指人的眼睛在看物体或阅读时所看到的清晰点或称之为人的眼睛“注视焦点”,我们称之为视点。
人类眼睛的视觉功能在运用时有其所注视的那么一个点,即眼睛的注视焦点,从医学和生理学的解释就是“视点”。
人的视点是人眼睛的主要功能的体现,也是人看到客观世界的关键视神经器官的展现“窗口”,这个“窗口”的清晰、准确与好坏优劣一般就叫做人的视点,它是人类睹物观影和看书视觉的具体表现形式。
换句话说就是人的视觉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视点来完成的。
概念——视野。
视野一般是指人的眼球向正前方直视不动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
即当人们用眼睛向正前方注视一个物体时,在不需要转动眼球的情况下,除了物体外,物体周围的景象也能看见;当我们的旁边有物体时,也不需要转过头去,只需用眼角的余光一扫,虽然看得不是很清楚,却也能知道,这种用眼睛能看到的所有空间范围即称为视野。
或者说眼睛视觉能力除了视点外它还有一个视觉的范围有多大或有多宽的问题,这也就是医学理论界中称为视野的概念。
视野可分为周边视野与中心视野两种,在不少的医学理论中也把周边视野称为“周边视力”,把中心视野称为“中央视力”但其含义是同一的。
视觉质量的重要参数
视觉质量的重要参数:1.视力(黄斑中央凹的视力)比如0.8 1.0 1.5 标准对数视力表2.视野指视网膜黄斑中央凹以外的视觉细胞功能(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正常范围(单位:度)右眼:内61.1±0.22,外92.6±0.23,上48.5±0.24,下65.5±0.24左眼:内59.9±0.25,外93.9±0.21,上49.6±0.20,下66.0±0.25“视野”又称“视场”。
当眼固定注视一点时( 或通过仪器) 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双眼视野大于单眼视野:对各种颜色的视野大小也不同,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蓝色更大,白色最大。
这主要是山于感受不同波长光线的锥体细胞比较集中十;视网膜小心所致。
3.对比敏感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人类对视功能的评估多用视力、视野、双眼视功能、光觉、色觉等检查来完成。
多年来,多将视力表检查的视力及视野结果作为视功能好坏的定量标准,但人眼的视觉功能不仅包括分辨高对比度的小目标的能力,还包括对各种点线与空白间明暗程度差别(即对比度或反差)的分辨能力,后者即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 CS )。
CS能更全面地评估视觉系统的形觉功能特点,是一种新的形觉功能定量检查方法。
在视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和电生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检查有助于认识到某些疾病的视觉异常,从而有利于其诊断。
二、基本原理1、空间频率特性概要在电学中,某种频率的正弦电波,经滤波器后,其幅度和相位有所变化,但仍然是同一频率的电波。
光学系统(如底片、视网膜)与电滤波器的性质相似,只不过电滤波器是对时间频率的波起作用,而光滤波器是对空间频率的波起作用,也就是说,实质上,光学系统是空间频率滤波器。
在光学上,所谓调制度(即对比度)的定义为:M=(Imax—Imin)/(Imax+Imin)其中Imax和Imin分别为物面或象面的最大光强和最小光强。
视功能检查
视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心理物理检查(如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部超声波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七大类。
(一) 视力视力分为远、近视力,是测量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和位置的能力,代表黄斑中心凹的视觉敏锐度,正常人视力一般在1.0或以上。
1. 远视力检查法(1) 目的:1) 了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觉敏锐度。
2) 辅助眼科疾病诊断。
(2)用物准备:标准对数视力表、遮眼器、视标指示棒、平面反射镜(用于检查空间小于5米时扩大检查距离)。
(3)操作步骤:1)受检者距离视力表5m。
如空间小于5m,可使用平面反射镜,距离2.5。
2)先查右眼后查左眼,由上向下指示视标,让被检者在5秒内说出或指出缺口方向。
3)如被检者在5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慢慢走近视力表直至看清,按实际检查距离换算后记录。
换算方法为:d/5 X 0.1,d为看清最大视标的距离。
如在2米处能看清最大视标,则视力为2/5X0.1=0.04。
4)如被检者在1米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则让其背窗而坐,检查人员在暗背景前伸出手指,指距等于指宽,让被检者辨认手指数目,并记录能辨认指数的最远距离,如“40cm数指。
”5)如被检者在最近距离不能辨认手指数目,检查人员可用手在其眼前慢慢摆动,并记录辩知手动的最远距离,如“眼前手动”。
6)如被检者不能辨知手动,则在暗室中检查其能否感知手电亮光,光定位检查通常检测9个方位,呈“米”字形,用“+”和“-”表示光源定位的阳性和阴性。
如各方位光感均消失,记为“无光感”。
(4)注意事项:1)视力表应有充足的光线照明,使用灯箱视力表时,视力表白底的亮度应达80-320cd/?。
2)被检者眼应与1.0视标在同一高度。
3)戴镜者应测裸眼视力,然后再测戴镜视力和记录矫正眼镜度数。
4)检查视力时应使用遮眼器,用后应消毒。
遮挡眼睛时避免压迫眼球,防止被检眼斜看、眯眼或偷看。
实验五--视力和视野的测定
实验五视力和视野的测定[目的] 1、掌握视力测定的方法。
2、掌握测定视野的方法。
[原理] 1、视野测定:视野大小受视觉器官结构、功能状况和刺激性质、刺激强度的影响,也受视觉器官(眼)周围骨的形状的影响,每个人每只眼的视野各有差异。
通过视野计对各个经纬度上的视野进行测定可了解本人视野范围的大小。
2、视力测定:当人眼能看清5m远处的一个圆形的缺口或E字形上的开口(缺口或开口的距离为1.5mm)的方向时,按简化眼计算,此缺口在视网膜像中的距离约为5μm,说明此眼视力正常,定为1.0;同时也可以算出,当物像为5μm 时,由光路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对顶角即视角约相当于1分度(即1');因此,如果受试者在视角为10分度时才能看清相应增大了的视力表上标准图形的缺口(相当于国际视力表上最上面一排图),则视力定为0.1;在表上还列出视力0.2至0.9时的逐步减小的图形。
[对象] 学生本人。
[器材] 视野计、各色视标、标准视力灯箱。
[步骤]一、视野的测定1、了解视野计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1)主要部分:弧架,外侧有0~90°纬度,弧架中央圆盘有360°经度;各色视标。
(2)辅助部分:底座、支架、托颌架。
2、准备:受试者将下颌放在托颌架上,调节托颌架高度使眼恰好能平视弧架中央圆盘中心上的白点,用遮眼板遮住另一眼;3、白色视野的测定:(1)测定90°经度的视野:主试者将弧架旋至90°经度位置,手持白色视标置于弧架内侧面,从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随时询问受试者是否看到白色视标,直到刚看到视标为止,记下弧架上的刻度,再从中央向周边慢慢移动视标,直到看不到视标为止,记下弧架上的纬度,求出平均值,即得到该经纬度上的白色视野坐标;(2)测定135°、180°、225°、270°、315°、360°、0°经度的视野:将弧架旋至135°、180°、225°、270°、315°、360°、0°经度上,再用上述方法测出此7个经度上的白色视野坐标,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为该眼白色视野。
视力和视野的测评
实验步骤
(3)旋转弧架到水平位置,主试者手持百色 视标在弧架内侧面从外向中心慢慢移动, 并随时询问受试者,直至受试者看见视 标为止。重复数次,得出一致结果。将 能看到视标的位置上的数值标在视野图 纸上的相应经纬度上。
实验步骤
(4)转动弧架至不同经纬度,用同样方 法测定45° 、90° 、135° 、180 ° 、225° 、270° 、315° 等不同 方向的视野,并分别将测得的数值记录 在视野图纸上。 (5)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红色和蓝色的视 标。
视觉术语
视角: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投入眼球的交 角。 眼睛能分辨被看目标 物最近两点光线投入眼球 时的交角,称为临界视角。 视 视力为1.0,即视力 角 L 正常,此时的临界视觉 =1度,若视力下降,则 临界视角值增大。 D 在设计中,视角 是确定设 计对象尺寸大小的依据。
视觉术语
视力: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节能力的 一个生理尺度,用临界视角的倒数来 表示,即: 视力=1/临界视角
思
考
题
• 某受试者在1.5米的地方能看清视力表上 第一行(由上向下数),他的视力是多 少?
图 3 7 视 错 觉 图
c
眼是视觉器官。
眼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
(三) 眼的折光能力异常
1. 近视
眼球视轴 过长,折光力过强,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 眼球视轴过 短,折光力过弱,物象 落在视网膜后
2.远视
3. 散光
• (1)看近物,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前 移,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凸度↑,折光 能力↑,物象前移在视网膜 • (2)看远物,睫状肌放松,睫状体后 移,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凸度↓,折光 能力↓,物象后移在视网膜
• 注意事项
1、检查视力前应摘去配戴的眼镜,不要揉眼 睛,检查时,不要眯眼睛或斜眼看。 2、使用遮眼板时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 力。 3、视野计要对着光线放好,受试者背光而坐。 4、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略休息,避免眼睛疲 劳而影响实验结果。 5、被测眼一定要固定在注视弧架上的中心点, 眼球不能转动,而是用余光观察视标。测颜色 视野时一定要看清是什么颜色方为有效。
实验七视力、视野、色盲和盲点的测定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
01
实验目的
了解视力、视野、色盲和盲点的基本概念
视力
视野
是指眼睛识别细微和远距离物体的能力, 通常用视力和矫正视力来表示。视力低于 1.0时,称为视力障碍。
是指眼睛正视前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与眼球的生理结构有 关。
视野测定原理
视野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测定通常采用视野计来完成,通过让测试者观察不同方向的视觉刺激,记录 测试者眼睛移动过程中所看到的范围,从而得出视野值。
色盲测定原理
01
色盲是指无法正常分辨某些颜色 或全部颜色的视觉缺陷。
02
色盲测定通常采用色盲检测图来 进行,通过观察测试者对不同颜 色组合的辨认能力,判断测试者 是否存在色盲及其类型。
盲点测定原理
盲点是指眼睛视野中的某一部分区域 无法感知。
盲点测定通常采用视错觉法来进行, 通过观察测试者对特定视觉刺激的感 知情况,判断测试者是否存在盲点及 其位置。
03
实验步骤
视力测定步骤
01
02
03
准备视力表
选择合适的视力表,确保 其清晰可见,并将视力表 挂在墙上或放置在桌面上。
测试距离
调整测试距离,确保测试 者和被测试者之间的距离 为5米或2.5米,具体根据 视力表的规格而定。
色盲测定步骤
准备色盲检测图
选择合适的色盲检测图,确保其 清晰可见。
观察颜色
让被测试者观察色盲检测图中的 颜色,并回答对应的颜色名称。
记录结果
根据被测试者的回答判断其是否 为色盲或色弱,并记录下结果。
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视力和视野的区别有两只狼来到了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他看不见肉,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他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
这就是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视野能超越现状,使人看到人生的目标。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取决于你是看到表面层次,还是看深层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有眼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每个人都有脑袋,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智慧。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身体是固定资产,年龄是累计折旧,爱情是无形资产,暗恋是坏帐,缘分是营业外收入,结婚是合併报表,爱人是应付帐款,生活是持续经营,吵架是营业损失,衣服是包装费,回忆是财务分析;离婚是破产清算,再婚是资产重组,反思是内部盘点。
一个人最大的勇敢,不是打败、征服别人。
而是打败、征服自己的意气。
一个人在言辞激昂的时候,能截然打住;在意气慷慨的时候,能翕然收住;在怒气沸腾的时候,能廓然消住,这种人,不想成为传奇都不行。
能欣赏到容貌和穿着,是视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缺陷,是眼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优点,是眼光。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的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门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一个人从困境到顺境,从默默无闻到名誉加身,从没有权力到手握重权,从平凡岗位到身居高位,都是“失衡”高发期。
若是不能把握住自己,最易生出错觉,最易言行失当,也最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事实已反复提醒我们,当事业步入高峰时,警惕自己失控远比提防外界风雨来得重要。
一条直接途径便是,学会“停顿10秒”:把握住自己,不因春风得意而忘形,不因诱惑纷扰而“走神”。
===================================两饿狼发现了一片草地。
视野的名词解释
视野的名词解释视野是指通过眼睛或其他感知器官,能够看到的范围或感知范围。
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窗口。
视野的大小与眼睛的解析力、眼球运动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限制和特点。
1. 外界视野外界视野是指我们通过眼睛所能够看到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视野来感知周围的事物和景象,从而作出适应和反应。
外界视野的大小受到人眼解析力和眼球运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人眼可以看到大约180度的视野范围,其中中央几度的视野分辨率最高,这是因为我们的视力主要集中在中央凹,能够看到更清晰的图像。
然而,边缘的视野分辨率相对较低,只能模糊地感知外界。
2. 内心视野内心视野是指我们主观的感知范围和心理状态。
它与外界视野相呼应,指的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内心视野的大小和丰富程度受到个人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通常具有宽广的内心视野,能够更好地接纳和理解他人。
相反,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只关注自己狭隘的利益,视野狭窄。
内心视野的开阔与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考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
3. 思维视野思维视野是指我们对问题和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它是我们对外界视野进行理解和加工的过程。
思维视野可以决定我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影响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一个开阔的思维视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一个狭隘的思维视野则容易陷入片面或偏见的思考模式。
因此,拓宽思维视野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视野文化视野是指个体对于不同文化现象和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它是一个人对于不同文化间异同之处的感知能力。
具有开阔文化视野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能够与人和谐相处。
拓展文化视野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增加对于多元文化的了解。
总结起来,视野是指我们通过眼睛或其他感知器官所能够看到或感知到的范围。
它涵盖了外界视野、内心视野、思维视野和文化视野等多个方面。
第一节 视角和视力
用微机绘制视力表,提高了视力表 的精度
4.视力的记录或表达
• 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意义是可以 相通的。
1). 分数 以测试距离和 字母的高度来表示该视标 的视角大小。
视光学的理论和方法
《视光学理论和方法》是我
们眼视光学主要的专业课,是一 个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 能的学科,内容包括视力和视力 检查、视功能基本检查、双眼视 功能基础检查、眼部检查、屈光 和屈光不正、验光、调节和聚散、 老视、特殊视觉功能、眼球像差 等
第一章 视力和视力检查
视觉是一个过程,生物体
D,E,F,N,H,P,R,U,V,Z; Sloan字 母为:C,D,H,K,N,O,R,S,V,Z。
3).翻滚E 每个字母E含有 等长的三画,E的笔画朝向通 常是四个方位:上、下、右、
左。目前我国通用的三种视力 表均采用“E”.
4).数字和图画 主要用 于儿童和文盲人群的视力 检测。
目前国内外统一使用三划等长的
第一节 视角和视力
1.视力和视角
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
系统,为了方便理解和实 用,可以按照一般光学原 理使之进一步简化。简化 后的模式眼叫简化眼。
图简化眼模型
简化眼把眼睛看成如上图所示
的单球面折射系统,认为眼睛只由
一种介质组成,其折射率为1.33, 折射面的曲率半径r为5.7毫米,并 可算出简化眼的前焦距f 等于17.1毫米,后焦距f′等于 22.8毫米,其光焦度φ为58.48 屈光度。
3.常见视标类型
1).Landolt环 它是一个带 缺口的环,大部分的检查中,
人的视野到底有多大是几度
人的视野到底有多大是几度实验表明,人眼最佳视力区为1.5度;清晰区为15度;最大视力区可达35度;35度之外是余光区或周边视野,通常可达到120度视角,通过练习,可以接近180度视角。
在0.22秒时间内,未经练习的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圆点或4~6个无关联的字符。
这就是说,未经练习的一般人一分钟可以感知到1400个点,如果把一个字看做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1400个字。
未经练习的人,看清晰区之外的事物,是模糊的。
清晰区的大小,决定着视觉摄入信息量的多少。
经过练习,充分发挥余光区的潜力,人的清晰区视距可以迅速扩大,致使阅读由原来以字词为认知单位的点式,变为以词组或句子为认知单位的线式,甚至以句群或整页为认知单位的面式。
这就为快速阅读,甚至一目十行提供了可靠的生理基础。
传统阅读的感知方式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阅读,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其中的意义。
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注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缓慢而信息零散,跟不上大脑思维活动的快节奏,导致大脑由于怠工而造成走神、注意力分散,影响理解记忆效果。
许多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是主要根源。
所以读得慢并不一定理解记忆效果好。
而乔治速读记忆的感知方式是整体图形式感知,即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乃至数行文字,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
这种方法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与大脑思维节奏趋于同步快速,也加快了理解。
同时由于减少了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效果也明显增强。
因此,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高效阅读方法。
有效视幅的扩大,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通过练习达到。
同时,拓展视幅的练习由于活跃了视神经,调节了视神经运动平衡,因此还可以防治假近视、散光、远视、白内障。
想测一测你的视野吗看下表,如果能同时看清楚3个字,你的视野就属于正常,就可以通过后面简单的练习,快速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视野检查的视力要求
视野检查的视力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视野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项目,用于检测眼睛的视野范围是否正常。
视野检查的视力要求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只有在患者的视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视野检查的视力要求。
视野检查需要患者保持眼睛在一定的视距范围内。
一般来说,患者的裸眼视力应该在正常范围内,即在1.0以上。
如果患者的裸眼视力过低,可能会影响他们在检查过程中的对视网膜图像的解析能力,从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在进行视野检查前,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先接受一次视力检查,以确保他们的视力在可接受范围内。
视野检查还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配合度。
在进行视野检查时,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视力并保持眼睛在指定的位置上。
如果患者无法稳定地保持眼球在一个位置上,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
视野检查还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和配合度,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视野检查的视力要求还包括对患者的注意力和专注力的要求。
在进行视野检查时,患者需要长时间地注视一个固定的目标,并在检查过程中保持专注。
如果患者因为分心或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患者在进行视野检查前,应该尽量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精神状态良好,以确保他们在检查过程中能够保持专注。
第二篇示例:视野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眼部检查方法,旨在检测眼部视野范围的健康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眼部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在进行视野检查时,视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视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视野检查中的视力要求及其重要性。
视野检查是眼科医生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用来检查眼部视野范围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比如视野缺损、盲点等。
在进行视野检查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眼科视力检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视力的要求非常关键,只有保证视力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才能保证视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视野的名词解释
视野的名词解释视野是指人或动物在特定时刻可以直接看到或感知到的范围。
它是我们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决定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认知程度。
视野最基本的特征是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范围。
水平视野通常由双眼视野叠加而成,包括前方、两侧和一小部分后方。
垂直视野则由眼睛的上视和下视能力决定,一般来说,人类的垂直视野范围约为120度,即可以看到头顶的区域和脚下的区域。
然而,不同个体的视野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或一些视力有问题的人的视野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
视野还可以按照距离分为中央视野和外围视野。
中央视野是我们注重注意和清晰感知的视野范围,通常约为正前方15度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并且视力最为敏锐。
外围视野则是中央视野周围的区域,虽然在这个区域内我们无法感知细节和颜色,但可以感知运动、形状和大致位置。
视野的大小和范围也受到个体的生理结构、视力健康和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眼球的形状和视觉皮层的发育程度与视野大小和范围有关。
视力的健康状况也对视野有重要影响,例如,近视或远视会减小视野范围,而视野中的斑点或模糊可能是眼睛某部分的视网膜发生了问题。
此外,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视野的感知,焦虑、压力或情绪低落可能导致视野收缩或不稳定。
视野的大小与范围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我们在行走、驾驶、阅读和交流等活动中的能力,同时也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一个较大的视野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应对意外情况。
在一些特殊的职业中,如飞行员、运动员和军事人员,良好的视野是他们成功完成任务的关键。
总之,视野是人类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它是我们感知和认知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野的大小和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结构、视力健康和心理状态等。
它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决定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视野的概念
视野的概念
视野可分为单眼视野和双眼视野。
单眼视野是指一个人用一只眼向正前方固视一点时,他所能看得见的范围,又称为周边视力。
进行单眼视野检查可以了解某些眼病如原发性青光眼、某些颅脑疾病的进展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等。
正常人检查单眼视野时总有一部分看不见的地方,这是相应于视神经乳头的地方,称为生理盲点。
双眼视野是指一个人用双眼向前固视一点所能看得见的范围。
由于双眼视野是两只眼的单眼(主要是鼻侧)视野重叠在一起的,因此就发现不了生理盲点。
双眼视野保留了两眼颞侧视野、重叠了两眼鼻侧视野,使得我们不仅看前方物体十分清晰,同时还能感觉周围物体的存在。
视野名词解释
视野名词解释视野,指一个人或动物所能看到的范围或区域。
它是由眼睛接收到的光线经过眼球处理后得到的一种视觉表现,涉及到视觉感知、视野大小和视野范围等多个方面,是人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在视野的定义中,视野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人类的视野大小可以通过度量两个视点之间的角度来衡量。
人的正常单眼视野范围约为水平160度、垂直175度,双眼合并时覆盖范围约为水平190度、垂直170度。
然而,人类眼睛只能集中注意到视野中的一小部分区域,即所谓的中心凹。
除此之外,视野还包括了外围视野和视觉盲区。
中心凹是人类视野中的重要区域,它位于视网膜的中央,在这里,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最为密集。
中心凹的作用是对视觉信息进行详细的分辨,比如阅读、观看电影、观察细小物体等。
然而,中心凹的范围很小,只有几度,对于广阔的视野来说,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外围视野是人类视野的另一部分,它位于中心凹周围,包括睫状体和黄斑周围的区域。
外围视野相对于中心凹来说,辨别力较差,但它具有较广大的范围,能够感知到周围物体的大致轮廓、运动和颜色。
外围视野在遇到危险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及时察觉到迅速靠近的物体或异常情况。
视觉盲区是人类视野的一个特殊区域。
在视网膜中,视觉神经纤维束集中于视神经孔,使这个区域成为一个无感光细胞的区域。
因此,在这个区域中,人类是没有视觉感知的。
然而,我们并不会意识到这个区域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大脑通过填充、插补和推测的方式来弥补视觉缺陷,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视野是连续的。
视野不仅仅是人类的视觉特征,它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也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视野特征,如猎豹拥有广阔的视野范围和敏锐的外围视野,使其能够更好地捕捉猎物。
而一些食草动物,如羚羊,则拥有更广阔的外围视野,以便提前发现潜在的威胁。
综上所述,视野是人类和动物感知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由视觉感知、视野大小和视野范围等多个方面组成。
人类的视野包括中心凹、外围视野和视觉盲区等不同区域,而动物的视野特征因种类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有两只狼来到了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他看不见肉,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他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
这是视力和视野的区别。
视野能超越现状,使人看到人生的目标。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取决于你是看到表面层次,还是看深层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有眼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眼光,每个人都有脑袋,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智慧。
人生,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身体是固定资产,年龄是累计折旧,爱情是无形资产,暗恋是坏帐,缘分是营业外收入,结婚是合併报表,爱人是应付帐款,生活是持续经营,吵架是营业损失,衣服是包装费,回忆是财务分析;离婚是破产清算,再婚是资产重组,反思是内部盘点。
一个人最大的勇敢,不是打败、征服别人。
而是打败、征服自己的意气。
一个人在言辞激昂的时候,能截然打住;在意气慷慨的时候,能翕然收住;在怒气沸腾的时候,能廓然消住,这种人,不想成为传奇都不行。
能欣赏到容貌和穿着,是视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缺陷,是眼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优点,是眼光。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性格的养成和学校教育没有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家庭
背景,也就是从起跑线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金钱决定一切,成为人的终极信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门阀”、阶层相应出现的年代。
一个人从困境到顺境,从默默无闻到名誉加身,从没有权力到手握重权,从平凡岗位到身居高位,都是“失衡”高发期。
若
是不能把握住自己,最易生出错觉,最易言行失当,也最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事实已反复提醒我们,当事业步入高峰时,警惕自己失控远比提防外界风雨来得重要。
一条直接途径便是,学会“停顿10秒”:把握住自己,不因春风得意而忘形,不因诱惑纷扰而“走神”。
===================================
两饿狼发现了一片草地。
甲狼大喜,乙狼不解:“你又不吃草,高兴什么?”甲:“羊爱吃啊”,说完飞奔而去。
乙:“你去哪?”甲:“我要把这消息让羊知道”。
人与人最大区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视力可以看到一样的东西,视野却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读完颇受启发,顿生感悟。
视力在字典上解释为: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而视野的解释为1.视力所及的范围。
2.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
特别是第二层含义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驰骋。
这种视野,借助人的大脑意识,借助人的想象力来实现我们的双眼不能洞察的事物和现象亦即视力不能达到的距离。
上面这则故事就很能说明这样的问题。
人的视力是有限的,而
视野是无限的。
有人说微软创立者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有眼光,实际也就证明了他有远见,视野开阔。
盖茨的眼光让历史一再证明微软是最聪明的平台供应商,它在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同时,总能将战略投资的风险巧妙地转嫁到硬件制造商头上。
无论是PC还是手机,众多硬件厂商所做的种种努力,几乎都在帮助微软销售平台操作系统,一步步拓展战略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视野的宽度也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
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的目的其实也正在于开阔视野,谋求更大的发展。
当我们用思想去认识世界和寻找未知领域的时候,我们的“视力”——视野就会变得清晰和开阔起来,当区域视野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