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届毕业班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K—39,Mn—55,Cu—63.5,Zn—65
选择题(共10分)
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KClO3
C. SiO2
D. C2H5OH
3.下列有关硝酸钾(KN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属于盐
B. 可以作为复合肥使用
C. 由三种元素组成
D. 该物质难溶于水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纯碱
B. 蔗糖
C. 酒精
D. 花生油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若某实验制取的CO2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则可选择的干燥剂为()
A. NaOH固体
B. NaOH溶液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 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D. 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8.图表资料能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原子的中子数
B. 根据元素周期表,能查找元素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C.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稀盐酸腐蚀
D.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从溶质中获取晶体的方法
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D.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
B. 分离CO和CO2两种气体:选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
C. 制取KOH溶液:将NaOH溶液与KCl溶液混合后过滤
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稀盐酸非选择题(共40分)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氢原子_____;(2)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为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2.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总有着广泛的应用. (1)遇到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水,属于_____水(填“软”或“硬”)(2)人体摄入_____元素不足或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____作用. 13.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中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2)元素周期表中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
(3)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4.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实验二,证明Ca(OH)2能与稀盐酸反应的
现象是_____;
(3)实验三X 、Y 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 、Y 后,观察到a 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 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 是_____;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有关. 15.为了保证实验安全且成功,请关注实验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1)酒精洒在桌面并燃烧时,灭火的常用方法是_____;
(2)以块状大理石和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液体沿着导管向外涌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 将锥形瓶外侧导气管封堵
B 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水
C 拔掉胶塞,向锥形瓶中加适量水
(3)将铝片伸入盛有CuSO 4溶液的试管时,无明显现象,我们可以将铝片取出并_____.
16.M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 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g;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
(3)物质M是_____.
17.利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燃煤取暖时,防止转化①的发生,应该注意_____;
(2)在转化②中,CO发生了_____反应;
(3)在实验室中完成转化③时,要在铁丝上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_____;
(4)利用转化④可以完成除去Cu粉中的Fe粉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_____.
18.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
A青花瓷瓶B橡胶充气艇C不锈钢锅
(2)生铁是常见的合金,生铁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所示),纯铜片行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
(4)黄铜渣中主要含Zn、ZnO、Cu、CuO,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加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Ⅰ、Ⅱ中的操作均包括过滤
B 溶液A一定为无色
C 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19.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B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用2KMnO4K2MnO4+MnO2+O2↑制取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若制取3.2g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_____g.
②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排水法收集,则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的A、C、G、H、L、N、O和_____.
20.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得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
【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的为进一步证明结论正确,他们又将该气体通入_____溶液中,观察到了预期的白色沉淀.
【结论】加热氯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H4Cl、Na2 SO4、Na2 CO3、Ba(OH)2、Zn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性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
(2)根据流程图所示实验,能确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3)取白色固体B,继续加入足量稀硝酸,若观察到仍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产生这种剩余白色固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证明ZnCl2是否存在的实验操作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