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项目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指标
1.风险量R
风险量R是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它是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p和该事件发生对项目的影响程度q(损失量)的综合结果,可用下面公式表达:
R=Σp i·q i
式中R——风险量;
p——风险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
q——风险事件发生带给项目的损失量;
i——取1,2,…,n表示项目风险发生后导致的n种损失。
2.风险量的性质
项目风险概率与损失量的乘积就是损失的期望值。
3.等风险量曲线
根据风险量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可以在二维风险坐标中表示风险量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及其损失量的关系,即可得到等风险量曲线群,如图31-84所示。
曲线群中每一条曲线均表示相同的风险;各条曲线的风险量则不同,曲线距原点越远,风险就越大。
图31-84 等风险量曲线
风险因素的衡量
1.风险损失的衡量
风险损失可以表现为费用超支、进度延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等多方面,有些可用货币表示,有些可用时间表示或者更为复杂,为了便于综合和比较,其度量的尺度可统一为用风险引起的经济损失来衡量,即用风险损失值衡量。
风险损失值是指项目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发生后,为恢复项目正常进行所需要的最大费用支出,即统一用货币表示。
主要有:
(1)费用超支风险
项目费用各组成部分的超支,如价格、汇率和利率等的变化,或资金使用安排不当等风险事件引起的实际费用超出计划费用的那一部分即为损失值。
(2)进度延期风险
当项目施工各个阶段的延误或总体进度的延误时,为追赶计划进度所发生的包括加班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和管理费等一切额外的非计划费用;另外,进度风险的发生可能会对现金流动造成影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应根据利率作用计算出损失费用。
(3)质量风险
工程质量不合格导致的损失包括质量事故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修复和补救等措施发生的费用以及第三者责任损失等。
如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结构倒塌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复位纠偏、加固补强等补救措施的费用;返工损失;造成工期拖延的损失;永久性缺陷对于项目使用造成的损失;第三者责任损失等。
(4)安全风险
在施工活动中,由于操作者失误、操作对象的缺陷以及环境因素等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第三者责任等损失。
如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材料、设备等财产的损毁或被盗损失;因引起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为恢复项目正常施工所发生的费用;第三者责任损失等。
2.风险发生概率的衡量
(1)统计概率法
实践中,经常用在基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类似事件进行大量观察得到的风险统计数据发生的频率分布来代替概率分布,收集数据时,应注意参考相同条件下的历史资料和借鉴统计部门、保险公司、同行业及专家的经验和建议。
具体做法是,根据收集的大量的风险统计数据,绘制直方图,选择风险分布
类型,计算所选择分布的统计特征参数,当损失值基本符合或者是近似吻合一定的理论概率分布时,就可以利用该分布的特定参数来确定损失值的概率分布(该方法可参见质量管理中直方图的绘制及特征值计算)。
(2)相对比较法
这里的风险概率是指一种风险事件最可能发生的概率。
是由专家根据以往经验作出判断、打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几乎是0”:即可以认为这种风险事件不会发生:
2)“很小的”:即这种风险事件虽然有可能会发生,但现在没有发生,并且将来发生的可能性也不大;
3)“中等的”:即这种风险事件偶尔会发生,并且能够预期将来有时会发生;
4)“一定的”:即这种风险事件一直在有规律地发生,并且能够预期未来也是有规律地发生。
相对应地,这时项目风险导致的损失大小也将相对划分为重大损失、中等损失和轻度损伤,于是通过在风险坐标上对项目风险定位,反映出风险量的大小。
风险衡量方法
1.风险量等级法
根据等量风险曲线原理,将风险概率分为很小(L)、中等(M)和大(H)三个档次,将风险损失分为轻度(L)、中度(M)和重大(H)损失三个档次,即风险坐标划分成9个区域,于是就有了描述风险量的五个等级:(1)VL(风险量很小);(2)L(风险量小);(3)M(风险量中等);(4)H(风险量大);(5)VH(风险量很大)。
如表31-170所示。
风险量等级表表31-170
风险概率p 损失程度q 风险量R 等级
很小L 轻度损失L VL
中等M 轻度损失L L 大H 轻度损失L M 很小L 中度损失M L 中等M 中度损失M M 大H 中度损失M H 很小L 重大损失H M
中等M 重大损失H H 大H 重大损失H VH
2.风险量计算法
根据风险量计算公式:R=Σp i·q i可计算出每种风险的期望损失值及多项风险的累计期望损失总值。
[例] 某工程估算成本为1.2亿元,合同工期为24个月。
经风险识别,认为该项目的主要风险有业主拖欠工程款、材料价格上涨、分包商违约、材料供应不及时而拖延工期等多项风险。
试衡量各项风险损失和该项目的总的风险损失。
首先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确定各项风险的概率分布及其损失值,分别计算期望损失值;然后,再将各项风险期望损失汇总,即得该项目的总的风险期望损失金额和总的风险期望损失金额占项目总价的比例。
计算过程如表31-171、表31-172、表31-173、表31-174和表31-175。
业主拖欠工程款风险期望损失表31-171
平均拖期(月)拖欠损失(万元)概率分布(%)期望损失(万元)按期付款0 50 0
拖期1月505 20 101
拖期2月1010 20 202
拖期3月1515 10 151.5 合计- 100 454.5 注:拖欠损失=(总价/工期)(1+贷款利率);
本例平均每拖期1个月为:(12000/24)×101%=505万元。
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期望损失表31-172
材料费上涨%经济损失(万元)概率分布(%)期望损失(万元)没有上涨0 20 0
2 156 50 78
注:经济损失=总价×材料费占总价比重×上涨程度=总价×65%×上涨程度。
本例12000×65%×2%=156万元。
分包商违约风险期望损失表31-173
注:根据分包工程性质及分包商素质估计分包商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
材料供应不及时风险期望损失表31-174
注:根据材料对工期的影响估算平均拖期1d的损失金额,本例为每拖期供应1d损失5万元。
项目风险期望损失汇总表31-175
由计算可以看出,该项目的总的风险(假定已包括了项目的全部风险)期望损失约为总价的0.674%,所造成的总风险期望损失为808.9万元;从各风险因素期望损失占总期望损失的比重看,其中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风险损失占项目总风险的比重达到56.19%,危害最大;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占项目总风险的比重达到27%;分包商违约占16.07%,影响也不可忽视,都应该是承包商风险防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