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nán tílú shān yuán gù
gé xiàfèi yòng cè miàn hú xū
2.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地色
(吟怜)可诵
(提题)问高
(峰锋烽)火雷山
3.解释下面的词语。

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

题西林壁题:。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

4.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6.对于本文中三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暮江吟》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B.这三首诗都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C.《雪梅》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雪梅争春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之情。

7.理解诗句的意思。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
8.课堂回放
(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2)《题西林壁》是朝诗人观后的总结,借说理,富有理趣。

题目的意思是:。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____
A.《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
B.《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C.《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B.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C.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9.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1)《雪梅)(其一)描写的事物分别是和;《雪梅》(其二)描写的事物
是、和。

(2)骚人阁笔的阁读音是(gé gē),
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是。

(3)梅雪争春未青降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梅、雪的情态。

(4)《雪梅》(其一)后两句把梅和雪作比较,突出了梅的特点和雪的特点,告诉我们的道理。

《雪梅》(其二)中作者追求的美景是。

三、语言表达
10.看图,先根据图意写出两句诗,用上比喻句,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古诗:,。

景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日暮;难题;庐山;缘故;阁下;费用;侧面;胡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日暮的暮不要写成形近字幕,费用的费不要写成同音字废,侧面的侧不要写成同音字测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日暮、难题、庐山、缘故、阁下、费用、侧面、胡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墓;暮;怜;吟;题;提;烽;锋;峰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墓、暮、怜、吟、题、提、烽、锋、峰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可爱;书写;因为;服输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可怜九月初三夜: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

可怜:可爱,让人怜爱的意思。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缘:因为。

梅雪争春未肯降:梅景和雪景都太美了,好像互相争奇斗艳一般,谁都不肯输给对方。

降:服输。

故答案为:可爱、书写、因为、服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4.【答案】(1)只缘身在此山中
(2)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背诵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只缘身在此山中;(2)露似真珠月似弓;(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逊梅一段香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5.【答案】(1)比喻
(2)夸张
(3)拟人
【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用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2)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

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

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3)使用了拟人修辞,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故答案为:(1)比喻
(2)夸张
(3)拟人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6.【答案】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错误,《暮江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欢和热爱。

B:正确
C:错误,《雪梅》诗人运用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梅和雪各有千秋,又互为陪衬.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失去韵致。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7.【答案】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解析】【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然
后疏通语句。

比如方:①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缘:同原,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意思是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②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意思是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

8.【答案】(1)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
(2)宋;苏轼;庐山;景;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B
(4)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
(5)C
【解析】【分析】(1)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岭、侧、峰、缘等。

(2)文学常识的掌握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等。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是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所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点评】(1)背熟古诗,书写时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文学常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3)对名家的作品平时在学习时要注意积累熟记。

(4)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应用。

(5)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9.【答案】(1)梅;雪;梅;雪;诗
(2)gé;梅花比起雪花还差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二者难分高下
(3)拟人
(4)香;白;事物各有所长;梅、雪、诗和谐共存
【解析】【分析】(1)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物挑出来即可。

(2)①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②诗人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

(3)诗人把梅花与雪花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梅、雪、梅、雪、诗(2)gé、梅花比起雪花还差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二者难分高下(3)拟人(4)1、香2、白3、事物各有所长4、梅、雪、诗和谐共存。

【点评】(1)考查对诗中描写景物的掌握。

(2)①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②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10.【答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如火的夕阳映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江面上一半像的碧绿的翡翠,一半像满天的云霞。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和运用,答题时注意图片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如火的夕阳映照在平静的江面上,江面上一半像的碧绿的翡翠,一半像满天的云霞。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