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千克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计算方法。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使用克和千克的单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
难点:掌握计算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识。
通过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等不同重量的物品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物品有不同的重量。
然后引出问题:我们怎么称量重物呢?请回答这个问题。
2.学习单位“克”。
① 以一个小孩为例,做身高和重量的测量,记录身高和重量的数值,引出刻
度尺和秤的概念。
② 通过刻度尺进行读数练习。
③ 用秤来量小重物的重量,介绍克的概念,并给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克数。
3.学习单位“千克”。
① 跟学生介绍“1千克=1000克”的概念。
② 用秤来量大重物的重量,介绍千克的概念,并给出几个常见物品的千克数。
③ 制作简易的“超市”场景,模拟购物、称重的过程,让学生自行选择商品,然后称重并换算成千克。
4.练习和巩固。
① 让学生通过测量实际物品的重量,计算其克数和千克数。
② 设计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运算中巩固和深入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和
换算方法。
5.拓展课堂。
① 用中国古代日常计量器具——秤砣,介绍古时的计量方法和单位。
② 观看介绍量纲单位及其演化的科普短片,了解万有引力常数、光速等单位
的含义和由来。
四、教学方式
1.引导式教学。
2.讲解式教学。
3.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价
1.学习小组的互动练习。
2.学生对于计算题目的完成情况,计算是否准确、能否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等。
3.小结考核,让学生简述克、千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资源
教学用具:秤、刻度尺、计量杯等。
教学图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