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论文混凝土浇筑技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
摘要:改变城市环境和改善人民群众办公、居住条件需要,为建筑工程施工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简析入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进行离不开相应技术的有效支持。
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混凝土浇筑技术简析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技术,这主要体现在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混凝土拌合、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等环节。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分析。
1.1施工准备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应施工准备的有效支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在施工准备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由经营能力的混凝土供应
商根据设计施工的要求,经试验室试配及调整,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其次是浇筑混凝土施工道路应平坦、通畅,同时还应考虑车辆调运,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脚手架的搭设应安全牢固,脚手板的铺设应合理适用,并能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施工现场应有水源、电源、机电设备应有专人管理,机电部件应绝缘良好、接地线接触良好。
混凝土的振捣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浇筑前应认真检查,并要考虑应急措施,准备备用设备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1.2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实际效率。
由于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材料组成大多是水泥、砂、石子和水,因此这意味着施工用的原材料水泥、砂和石子在进场后应当送到建材实验室进行检验,并且在检验合格才能够使用。
除此之外,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还应当对于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原材料进行分别的堆放并进行的标识。
另外,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含泥量和有机质过多,往往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因此级配良好干净的骨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的根本保证。
1.3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拌合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来说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其拌合使用的水应当使用自来水或者是较为干净的天然水,水需要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
拌合的过程中用水量应当注重根据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以及骨料的含水率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后确定。
另外,在混凝土拌合、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施工人员应当对浇筑前的混凝土进行坍塌度的抽查检测,符合规定的范围内方可正常进行。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等)和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的选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选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掺量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由于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过添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施工人员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用量并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与此同时还能更好的配制出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避免能盲目的添加外加剂,即在这一过程中添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应当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需要经过事先经过试验并且有质量证明书,而不能使用过期无效的外加剂和掺合料,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应用就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需要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主要内容包括了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分析。
2.1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注重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的
搅拌及运输进行合理的优化。
例如在混凝土的搅拌以及运输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根据实际工程量并且结合施工单位的
本身设备状况来更好地选择拌合以及运输的设备。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试配时应当注重根据运输的距离、天气气温严格控制。
2.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性是
不言而喻的。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遵循相应的浇筑要求,例如混凝土柱的浇筑需要从泵管下料2m为宜,吊斗口落下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3m,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超过3m 时则应当使用溜槽、导管在侧面进行开洞。
在柱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效率
的不断提升。
2.3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核心内
容之一。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当浇筑停止时,即当浇筑的混凝土产生初凝同时浇筑超过了允许的施工面积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坚决的停止浇筑施工,这样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
量不会受到更大的损害。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当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且在一个小时内无法将温度调整至允许的温度范围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停止浇筑,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另外,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注重在确保浇筑混凝土坍落度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做到减少水的使用量,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可靠性的持续提升。
2.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中之重。
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养护技术和养护措施的有效应用来促进养护效果的有效提升。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人单位应当注重派遣专人进行养护,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况。
另外,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其整体的养护时间应当符合混凝土硬化以及强度增加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的设计要求,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精确性的不断进步。
3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建筑工程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我国建筑工程工作人员应当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河南科技.2013-11-25
[2]杨泽飞.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25
[3]楚大平.论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外
资.2013-06-05
[4]黄荣纯.混凝土浇筑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3-08-30
[5]王建中.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