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挂运输—低碳绿色货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甩挂运输—低碳绿色货运
摘要:本文通过对甩挂运输的基本原理,优点,以及制约甩挂运输发展瓶颈的简单介绍,提出了几点促进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甩挂运输基本原理优点瓶颈建议
0前言
在相同的运输条件下,汽车运输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汽车的载重量、平均技术速度和装卸停歇时间三个主要因素。

甩挂运输把汽车运输列车化,提高车辆每运次的载重量,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高效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对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1甩挂运输的定义
甩挂运输(Drop and Pull Transport)是指载货汽车(或牵引车)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某个装卸作业地点甩下挂车并挂上指定的挂车后,继续运行的拖挂运输组织形式,甩挂运输也称甩挂装卸,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以保证载货汽车(或牵引车)的停歇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以充分发挥他的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牵引能力[1]。

2甩挂运输的基本原理
图中一辆汽车配备三辆全挂车,当汽车列车在装货点装货后行驶到达卸货点时,摘下重挂①,集中力量将主车卸空,然后挂上已预先卸妥的全挂车②返回装货点。

与此同时卸货点进行摘下挂车①的卸车作业。

汽车列车再返回装货点时,摘下在卸货点挂上的空挂车②,集中力量完成主车的装车作业,然后挂上预先装妥的挂车③继续行驶,同时,装货点进行摘下挂车②的装车作业。

甩挂运输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方法,甩挂程序也可能有所区别,但基本作业原理是一样的[1]。

3甩挂运输的优点
甩挂运输是较为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是提高运输和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其主要优点有:
1)节约购车成本和运输成本。

“一车多挂”可以减少对牵引车的购置成本,提高每辆牵引车的有效工作时间。

在节约购车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车辆无效行驶费用的发生。

200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为6280.61万辆,其中货车保有量为1368.5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1.8%,如果全面实行甩挂运输,企业可减少50%以上的牵引车购置成本,提高车辆平均运输生产力30-50%,降低成本30-40%,油耗下降20-30%[26]。

2)减少装卸等待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由于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牵引车将挂车甩下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这样牵引车就不用与挂车一起等待装卸,节约了大量的装卸时间,加速了牵引车的周转,提高了运输效率。

3)降低物流成本。

①可以提高牵引车的工作效率和挂车的吨位利用率,在较大程度上节约能源消耗。

②通过科学高效生产组织,可以大大提高货物的流转速度,创造出更高的时间价值。

③挂车待装待卸时的仓储功能可以相对减少库房面积、节省资金投入、节省建筑材料、减少土地占用。

④现行一主一挂的运输生产组织模式中的装卸时间变成了甩挂运输的运行时间,可以大大提高驾驶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不同站场装卸效率的差异,为开展限时运输服务提供了条件。

4)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提高道路货运的集约化水平,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和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大幅度降低全行业的单位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粗略测算,如果全国道路货运业能将甩挂运输周转量比重提高到10%,则可每年节省燃油折合300-4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850万吨[47]。

4制约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瓶颈
甩挂运输是提高道路货运和物流效率的重要手段,其早已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主流运输方式。

但在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一直步履艰难。

2007年我国营运货运汽车的保有量为684万辆,牵引车18万辆,挂车22万辆,拖车与挂车的比例为1:1.22,而在北美、欧洲等公路网络比较发达的国家,以牵引车拖带挂车组成的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量占到总运输量的近80%,拖车与挂车的比例基本都在1:2.5以上[3]。

制约我国甩挂运输发展的瓶颈主要有:
1)制度障碍并未完全消除。

包括不适宜的挂车交强险制度,挂车监测制度和报废制度,拖挂车牌证管理制度,集装箱海关监管制度等,其一定程度抑制了需求的释放和甩挂运输优势的发挥。

例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于2006年7月实施后,每台挂车都要投保交强险,交强险费率高保额低,每万元保额需要支付的保费是“商业三责险”的9.4倍,集装箱牵引车、挂车都要投保却不累加赔付[5]。

2)技术性制约亟待解决。

甩挂运输要“甩”起来,需要牵引车和挂车之间频繁摘挂组合,这对车辆标准化要求很高。

目前,我国牵引车和挂车的车型比较复杂,且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链接和匹配缺乏技术标准规范,导致出现“挂不上,拖不了”制约了大范围的甩挂作业。

3)设施设备跟不上。

甩挂运输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包括:(1)需要甩挂作业站场为其提供摘挂,停车,理货,装卸等生产流程服务。

(2)需要牵引车和挂车之间实施“一拖”配“多挂”的运力优化。

(3)需要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实现车辆管
理,车辆监控与调度,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装卸理货管理,企业综合管理等功能。

而目前,我国货运站场建设整体落后,已有设施条件差,缺乏可满足甩挂作业的足够场地,标准化月台及配送系统,全国营运牵引车与挂车保有量不足,拖挂配比偏低,企业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

4)甩挂运输市场不够成熟。

企业对经营风险颇有顾虑,加之我国现阶段道路货运集约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促进甩挂运输需要系统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5对促进甩挂运输发展的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支持鼓励甩挂运输发展
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让运输企业了解甩挂运输的优势所在,引导鼓励运输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促进甩挂运输的有序发展。

降低挂车的购置税征收标准,降低企业发展甩挂运输中因挂车数量多而产生较大成本支出;选择优秀的,有创新意识的,骨干运输企业进行试点示范,相关企业可享有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与补贴;对甩挂车辆在规费征收政策上制定优惠措施,统一确定征收标准和计量标准,并鼓励运输企业使用推荐的车型,促进运力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甩挂运输的发展。

2)标准化车辆装备技术
车辆装备技术的标准化是发展甩挂运输的必备条件,要组织制定和推广应用牵引车、挂车联接的相关技术标准,引导制造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生产牵引车和挂车,为发展甩挂运输提供技术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枢纽站场设施
站场设施是发展甩挂运输的重要条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应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大对站场建设的投资力度,按照甩挂运输作业的技术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对传统货运站场进行升级改造,逐步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站场节点体系,支撑甩挂运输的发展。

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公铁、公水等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