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更加出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更加出彩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
课程。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呢?《课标》中虽然对评价作出了解释,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注意了评价这一环节,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也感到不知如何处理,但教学评价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组织能力面临新的考验。
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评价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教学评价要求真务实
在外出学习或看录像课时,经常有老师用这样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你真不愧是班级的
小博士!”“你的研究很有价值,可以获得‘牛津奖’了!”“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我认为“小博士、牛津奖”这些带有浓重的荣誉色彩的高帽子还是慎用为好!此类评
价给人一种虚无飘渺、脚不着地的感觉。
再则“表现出色”——学生如果乐于为了使老师满意
而去“表现”自己,就会努力去揣测老师的意思,而忽视了事物的真相,他们的言行就难免有
失真实的时候。
其实,学生在真实的探究情境中几乎是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孩子的言行
状态是真实流露的,而不是有目的的“表现”。
教师应用这样的评价用语,不仅滞后于学生学
习状态,而且还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产生误导。
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学
生为了什么而学?是为了老师的欣赏而学习的吗?有些孩子从幼儿园时不知红花为何物,而
到五年级时没有点物质奖励好像就没力气做事,似乎学习的快乐不是求知而是求得奖励。
我
们在科学课上应引导学生经历的是为了探求事实、追求真理而努力的情感,千万不要再要求
学生为了老师的表扬而努力了。
而真诚、客观、平和的评价用语则是比较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和健康心理的形成的。
在小学
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更多的时候还是通过教师的追问、反问来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
如:是吗?你是怎发现的?你是怎样想的?这真的是你观察发现的吗?……追问不仅是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求证意识的良好途径,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
修正。
二、课堂教学评价要及时
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上课时间,我们应及时抓住课堂教学时间与学生交流。
科学评价
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显
得重要。
我们科学教师要学会鼓励,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以鼓励为主,很多学生都有进步的
愿望,只是表现在行动上有所差别而已。
尤其是一些学习稍有困难的同学,本身自信心比较差,教师要细心观察,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评价。
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表现中抓住一些蛛丝马迹。
如:他们是否经常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他们是否经常会在上课前准备好该堂课必需的实
验材料?他们是否认真完成了一些书本的基础练习?他们是否经常有意识地收集一些相关的
资料或进行相关的记录?……这些“是”与“否”的判断,对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应该对
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
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他们的学习结果记录下来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新的科学课程教材所
编写的练习内容,练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科学方面的图画、实验记录、调查报告、
活动成果,还可以是学生的各类小制作等。
如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探究“种子发芽实验”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把研究结果用实验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后,我
发现,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记录:一般的同学只能比较简单地描述种子发芽
的阶段且表述较为简单;能力强的同学不仅能描述出种子发芽的阶段性变化,而且表述非常
有条理性,个别学生还从种子发芽的过程中发现了种子发芽的条件。
他们有的是采用表格式的,有的是文字式的,还有的配上插图说明。
在发现这样的结果时,我便用适当的文字加以
点评,或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他的探究的评价,促进他更
努力地学习。
四、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创意
近几年听了许多省、市科学课观摩课,有时总会听到几句自认为有价值的话,细细回味觉得
很有创意。
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在学生观察之前,教师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对观察特别认真
的小组老师要奖励放大镜。
”这句话对学生观察的态度肯定会起重要作用,实际上暗示了观察的要求。
学生用肉眼观察到的岩石肯定不会很全面,在学生经历用肉眼、手等感官观察到了
岩石的颜色、粗糙、轻重等信息时,教师看到各个小组观察认真、兴趣很浓,根据小组表现
及时提供了放大镜等观察工具(每组都发放)。
利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是本课观察的一个内容,教师如果不说这句话,也要给每组发放大镜。
所以,学生的观察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励,
采用何种方式,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实践证明,这句话对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岩石
起的作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