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抗感汤灌肠治疗小儿感冒高热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具 体用药方案为:静脉滴注 10mg/kg 利巴韦 林注射液加入 10% 葡萄糖注射液并加入 1~2g 维生素 C,1 天 1 次。观察组使用清 热抗感汤治疗,具体措施为:柴胡、葛根、 川贝、板蓝根、金银花、沙参各 20g,生 石 膏 40g, 钩 藤、 浙 贝 母 各 15g, 黄 苓、 羌活各 10g,炙甘草 6g。咽喉痛的患儿可 以加入僵蚕、炒牛蒡子各 10g;咳嗽、痰 多的患儿可加入全瓜萎、浙贝母各 15g; 暑邪入侵患儿可加入香蕾、滑石各 10g; 头 痛 患 儿 可 加 入 川 穹、 蔓 荆 子、 白 芷 各 15g。制药方法:清水浸泡药材 30min 后大 火烧开,急煎 15~20min, 再加入钩藤,等 待 3min,将药液滤出 120mL 进行灌肠。 患者根据年龄每次灌入药液 20~40mL,1 天 2 次。体温高于 39 摄氏度患儿,可以加入 乙酰氨基酚片,避免高热引起惊厥。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X2 值
P值
显效 42(70.0) 35(58.3)
4.241 0.052
临床疗效
有效
无效
15(25.0)
3(5.0)
7(11.7)
18(30.0)
5.321
4.251
0.056
0.058
治疗有效率(%) 95.0 70.0 6.352 0.057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 [3] 制定:显效:患儿高热及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出现咳嗽、痰多等 现象;有效:患儿的高热及临床症状得打 显著改善,但偶尔出现咳嗽等症状;无效: 患儿高热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 连 深 , 源自 传 兰 , 马 志 良 等 . 鱼 腥
草注射液配合安痛定注射液灌肠治疗 小 儿 感 冒 发 热 54 例 [J]. 吉 林 中 医 药 ,2011,21(3):37. [2] 周 浩 本 . 中 药 灌 肠 治 疗 小 儿 感 冒 夹 滞 证 所 致 发 热 [J]. 医 药 产 业 资 讯 ,2015,2(8):126. [3] 颜 志 清 . 中 药 保 留 灌 肠 治 疗 小 儿 感 冒 发 热 的 效 果 观 察 [J]. 全 科 护 理 ,2013,08(22):2008-2009.
3 讨论
小儿感冒高热在中医学中属于急症的 范畴,通常是由于气温变化显著而没有做 好保暖准备所导致的,而小儿身体各方面 机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 响,导致病毒从皮肤、口腔、鼻腔进入, 致使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引发患 儿出现高热症状。小儿感冒通常表现为“外 寒内热”,即手脚发冷而躯干发热的现象。 中药灌肠疗法为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
了一个新途径。中药的味道较大且较苦, 许多儿童都不喜欢服用中药,因此,临床 中多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或口服西药等方 面,知识中药治疗儿科疾病受到了限制。 中药灌肠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医 学中将肺与大肠相表里,认为将药物灌入 大肠后通过经脉能够作用于肺部,再通过 肺的宣发功能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较好 的治疗效果。文章所采用的清热抗感汤采 用了金银花、连翘、川贝 = 板蓝根扥中草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喉等功效,能够有 效降低患儿的体温。文章通过选取 120 例 小儿感冒高热患儿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发现,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清 热抗感汤在小儿感冒高热中具有较好的应 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儿预后情况,提升患儿对临床治疗 的接受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临床经验
清热抗感汤灌肠治疗小儿感冒高热的效果分析
高发志 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儿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
【摘 要】目的:分析清热抗感汤灌肠治疗小儿感冒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120 例 医院收诊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使用清热抗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 57 例,治疗有效率为 95.0%,对照组有效治疗 42 例,治疗有效率为 7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抗感汤灌肠治疗小儿感冒高热 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临床资料 性别(男 / 女)
年龄(岁) 病程(h) 体温(℃)
表 1: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 36/24 4.6±1.8 12.6±0.5 38.5±0.3
对照组 41/19 5.0±1.0 12.1±0.7 38.4±0.4
X2 值 /t 值 0.362 0.162 0.584 0.241
P值 0.524 0.352 0.268 0.12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差异、 组内差异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 检验 ,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治疗 57 例,治疗有效率为 95.0%,对照组有效治疗 42 例,治疗有效 率为 7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2。
1 资料与方法
表 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n(%)]
1.1 临床资料
选 取 2014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 120 例医院收诊上呼吸道感染导致高热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60 例。所 有患儿均出现高热、流鼻涕、咽喉痛、头 痛、干咳等表现,体检可观察到热病容、 鼻腔分泌物增多、扁桃体肿大或充血、伴 或不伴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双肺干湿鸣 锣音;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 降低、淋巴细胞增多,确诊为上呼吸道感 染 [2]。本次研究观察排除严重肝肾功能衰 竭、肺炎、肠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高热。两组患儿的家属 均对此次实验知情并且能够配合随访调查,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大, 见表 1。
【关键词】清热抗感汤;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
高热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并发症状, 部分患儿在注射抗生素后出现高烧不退或 反复高热的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 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1]。为了 提高提高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患儿的临 床疗效,文章通过选取 120 例患儿进行研 究观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报道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