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2024陈功香 石建军《中学生心理辅导》教案01第一章 心理辅导的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2023〜2023学年第1学期
主讲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中学生心理辅导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6
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制
二。
二三年三月
《中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教案
①含义
学校心理辅导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②功能
发展性功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成熟度,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其全面、主动地适应社会。
预防性功能: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这一特点而提供的防患于未然的心理辅导。
矫治性功能:针对学生已经产生的问题而提供的具体的心理辅导。
它重在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
③原则
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心理辅导活动,都必须符合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遵循心理学的基本观念与技术。
心理辅导工作要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这才是心理辅导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的原则:重在预防和发展。
心理辅导要未雨绸缪,在学校教育的早期阶段就开始进行,在初中和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进行。
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面向全体并不意味着忽视个别。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知、自觉、自助。
同时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系统性和全员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要从整体、全局、多方位的角度进行,要协调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善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种因素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