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铸件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用铸件原则
选用铸件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材料性能:根据铸件的用途和性能要求,选择具有相应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铸造材料。

例如,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震性能,适用于轴承、齿轮等零件;铸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重型机械零件等。

2.工艺性能:选择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材料,以便于顺利浇注、凝固和清理。

例如,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用于生产复杂结构的铸件;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适用于生产电气、电子行业的零件。

3.成本效益: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

铸件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包括模具、能耗等)和质量控制成本组成。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以降低整体成本。

4.环境友好:选用绿色、环保的铸造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采用废旧金属再生铸造材料,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创新性:关注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积极应用于铸件生产。

例如,高强度钢、轻质合金、复合材料等,可以提高铸件的性能和降低重量。

6.加工性能:考虑铸件的加工难度和成本,选择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材料。

例如,铸铁件的加工性能较差,但铸钢件、铝合金
件等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7.市场供应:选择市场上较为成熟和供应稳定的铸造材料,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

8.技术支持:选择具有良好技术支持的材料和供应商,以便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解决。

9.互换性:对于需要更换的零件,选择具有较高互换性的材料和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0.法规要求: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选择符合环保、能耗等要求的铸造材料。


综上所述,选用铸件原则主要包括材料性能、工艺性能、成本效益、环境友好、创新性、加工性能、市场供应、技术支持、互换性和法规要求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用合适的铸造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