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班级管理策略在培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化班级管理策略在培智中职学生职
业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摘要:企业访谈及调查显示,由于培智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地下,企业对培智
学生就业接纳度较低。

本校在培智中职学生教育教学中,运用企业化管理策略实
施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养成职业能力的校内实践生态系统,加速学生职业觉醒,引导学生遵守职场规则,习得并内化职业素养,逐步成为一名适应职场生活的合
格员工,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

关键词:企业化管理;培智学生;职业素养
企业访谈及调查显示,企业对培智学生就业接纳度整体较低,绝大部分爱心
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肢体残疾、语言障碍、聋生等残疾人实习或者就业,对培智
学生的就业印象不佳,培智学生就业接纳度相对较低。

究其原因,在于培智学生
综合职业素养低下,具体表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人际交往、质量管理、出勤习惯、卫生习惯、仪容仪表、职业人格、职业道德等方面与企业实际要求不相匹配【1】;再者,培智学生职业觉醒不足,就业内驱力不足,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职场表现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这给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困扰。

为破解以上现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就业形象,培智中等职业
教育学校应针对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精准化的培养,提升培智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培智职业教育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企业化班级管理策略,为学生营造养成职业能力的校内实践生态系统,加速学生职业觉醒,引导学
生遵守职场规则,习得并内化职业素养,逐步成为一名适应职场生活的合格员工,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有效改善企业对培智学生实训及就业
的接纳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构建企业化实践情境。

学校成立了“一心哥物业公司”,面向学校老
师及其家属“接单”,将卫生间、操场、食堂、学校健身房、康复功能室、办公
室等场所的日常保洁转换为保洁工作岗位;依托中餐实训室成立“一心哥早餐厅”,面向家长和学校老师营业,将洗碗、面点制作、洗菜、传菜、服务、保洁等工作开发为早餐厅的工作岗位;依托生活实训室成立“一心哥超市”,面向师生、家长营业,将货物上架、货架整理、收银等工作开发为超市工作岗位。

通过以上策略将学校常规任务转换为工作岗位,同时创建更多非常规工作岗位,将学校转变为职场环境,为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为学生体验职业生活营造必要的情境基础。

(二)实施企业化组织管理。

公司组织统一的招聘活动,学生需要提交简历表、身份证、残疾证复印件“应聘”,参加公司组织的面试活动,面试合格后签订“劳动协议”,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用,试用合格方能上岗。

老师转变为公司管理人员,如“一心哥物业公司经理”、“一心哥超市经理”等,学生作为公司员工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

学生完成自己的岗位且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可以获得相应的岗位工资。

表现优异的员工可以晋升为企业主管,辅助经理进行企业的管理工作【2】,并且能够获得相应的领导岗位津贴。

通过家校合作,为学生创设工作挣钱的刚性需求:家长不再自动给学生提供早餐、文具、个人生活用品等,要求学生自己上班挣钱获取工资,自行管理使用工资。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管理制度,如有违反,如上班迟到、串岗、顶撞领导等且屡教不改者,会面临批评、扣工资等处罚,严重者会要求其从现任岗位上离职。

通过以上组织管理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金钱,发展金钱管理能力,加速职业觉醒,孵化就业技巧,培养争取晋升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个人从“学生”身份到“员工”身份进行转变。

(三)实施企业化学生评价。

教师围绕相关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制定了“公司员工评量细则”,将岗位素养要求和班级常规管理要求糅合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职业素养化考评。

员工守则包括安全管理、人际交往、质量管理、出勤习惯、卫生习惯、职业人格、工作体能等十个领域共计五十九条指标。

例如,“出勤习惯”领域包括:1、认真出勤,不随意请假,出勤率95%以上;2、按时上下班,提前到岗,及时打卡;3、不能按时到岗或暂时离岗会按规定主动请假;4、暂离岗位后能按时返岗;5、工作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聊天、走神)。

再如,“安全管理”领域包括:1、有安全防范意识,知道工作中常见
的安全隐患;2、遵守安全操作规定,有防范危险的意识和行为;3、会及时处理
安全问题或发现的安全隐患,处理不了的会及时求助。

班主任老师、职业指导课程老师通过班会课、早自习时间将考评制度和考评
指标宣讲到位,引导、鼓励学生遵守员工守则。

同时,将学生个人考评表悬挂于
实训室、工作岗位或教室,“经理”依据学生具体表现,在考评表上进行即时性
的勾选点评,并注明加分或者扣分的原因。

每周末,由班主任汇总学生考评分数。

学生考评所得分数直接对应员工工资。

岗位管理人员可以给予表现特别优异的“员工”一定数额的奖金,激励学生持续向好发展。

无论是发奖金或扣发工资,管理人员均会向员工详细阐明原因,激励员工修正不足,正向努力,持续进步。

通过素养化考评,进一步促进学生有意识有目标的遵守职场行为规则,激活学生养成职业素养的内驱力。

(四)组织企业化主题活动。

仿照企业内部比赛激励机制,依托主题班会、主题德育活动、学科展示活动等契机,打造一系列内部专业竞赛活动,如一心哥公司职业礼仪比赛、一心哥公司职业技能比赛等,围绕具体岗位要求制定详细的评比细则,提前公布、宣讲评比细则,让相关评比细则深深刻画在学生内心。

比赛前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筹备时间,让学生在筹备比赛的过程中强化、内化自我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正式比赛过程中,学生参与、观摩比赛,评委严格按照职场要求进行评比打分,对于扣分项目评委老师会与学生一对一进行沟通,让学生明晰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给予表现拔尖的学生颁发“一心哥”形象大使、一心哥职业礼仪大使、一心哥职业技能之星,一心哥明星员工等荣誉,并颁发一定数额的现金奖励,为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标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激励学生进一步巩固、发展自我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依据企业用工需求,遵循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及企业素养
要求进行班级管理,为学生营造养成职业能力的校内实践生态系统,培养学生逐
步成为一名适应职场生活的合格员工,实现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身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学校办学经验得到同行认可,多次在各级师资培训会上做交流发言;学生职业能力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多名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食其
力,首届毕业生已经稳定持续工作三年有余,实习实践合作企业数量持续提升。

学校将在此基础上加深校企合作,加快产教融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坤.智障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审视及对策[J].现代特殊教育,2016(3):24-26
[2]陈双江.职业素养培育视角下中职班级管理模式变革研[J].产业科技创新,2019(18):12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