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理综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月考理综试题
物理(共11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3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同时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授课.已知对接前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一前一后飞行,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前,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动能一定相同
B.对接前,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一定相同
C.太空舱的水滴可以飘在空中并不落下,说明水滴不受到地球引力
D.由于在太空舱中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在太空舱中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
2.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
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
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
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
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的方向应该: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
C.向下适当偏后D.向下适当偏前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恒定且不可忽略.初始时刻,电
路中的电流等于I0,且观察到电动机正常转动;现
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为I0的一
半,观察到电动机仍在转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
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热功率减为初始时的一半
B.变阻器的功率减为初始时的一半
C.电动机的热功率减为初始时的一半
D.电路的总功率减为初始时的一半
4.把手掌伸平,将托在手掌中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向
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刚好要脱离手掌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B.手掌的瞬时速度为零
C.物体的瞬时加速度方向向上
D.手掌的瞬时加速度等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5.如图所示为缓慢关门时(图中箭头方向)门锁的示意图,锁舌尖角为
37°,此时弹簧弹力为24 N,锁舌表面较光滑,摩擦不计(sin37°=0.6,
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门过程中锁壳对锁舌的弹力逐渐减小 B.关门过程中锁壳对锁舌的弹力保持不变
C.此时锁壳对锁舌的弹力为40 N D.此时锁壳对锁舌的弹力为30 N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
6.(1)一兴趣实验小组做“用感应起电机给电容器充电”的研究性学习实验.实验时将一个电容器的两极分别和一个静电计的金属球和外壳相连,然后给电容器充电,充电时间越长,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容器带电量越大时,两极板的电势差就越________(填“大”或“小”).为了定量的研究电容器所带电量和两极电势差之间的关系,该小组用一个能够给电路提供5mA恒定电流的电源给一个电容器充电,用精密的电子计时器记录充电时间.充电后测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势差,
测出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由此可得实验中所用的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μF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小明同学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上边标称功率值为0.75W ,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测得该灯泡的电阻约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他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设计一个电路进行测量.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3kΩ)
B .电流表A 1(量程5mA ,内阻约40Ω)
C .电流表A 2(量程0.5A ,内阻约0.8Ω)
D .滑线变阻器R 1(0-5Ω)
E .滑线变阻器R 2(0-1000Ω)
F .电源E (电动势3.0V ,内阻很小)
G .开关S 和导线若干 小明根据仪器,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电路.
①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电流表选择 (填A 1或A 2);滑线变阻器选择 (填R 1或R 2)
②小明接通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将不同电压下小灯泡中的电流记入在表中.他发现当电压达到1.23V 时,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V 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了开关.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 )的方格纸内作出小灯泡的I —U 图线
③从图线上分析该灯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 ;这一结果
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开始的计算结果,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悬挂在长为L 的细线下端,将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 =60°的位置后自由释放.当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恰好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 =2m 能的91.已的木块相碰,碰后小球速度反向且动能是碰前动
知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
,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碰前瞬间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图(a ) 图(b ) 0.1 0.2 0.3
8.近期,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国海军进行了登陆演练.如图所示,假设一艘战舰因吨位大吃水太深,只能停锚在离海岸登陆点s =1km 处.登陆队员需要从较高的军舰甲板上,利用绳索下滑到登陆快艇上再行登陆接近目标,若绳索两端固定好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甲板到快艇的竖直高度H =24m .队员下滑时,先从静止开始匀加速
滑到某最大速度,再握紧绳索增大摩擦匀减速滑至
快艇,速度刚好为零,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cos37°=0.6,问:
(1)若登陆队员在绳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t 1=4s ,
且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请指
出队员滑到何处速度最大,并求出最大速度的值和
加速度大小.
(2)若快艇额定功率为5 kW ,载人后连同装备总质量为103 kg ,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功率向登陆点
加速靠近,到达岸边时刚好能达到最大速度10 m/s ,快艇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恒定,求快艇运动的时间t 2.
9.一束很细的圆柱形的电子束由速度为v 0的匀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电子在电子束中均匀分布,沿电子束轴线每单位长度包含n 个电子,每个电子的电荷量为(0)e e ->,质量为m .如图,该电子束从远处沿垂直于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的方向射向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的A 、B 两个极板上各开一个小孔,使电子束可以不受阻碍地经由小孔穿过电容器.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很小,电子穿过电容器所需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电子间相互影响及重力.
(1)在两极板上加上恒定的电压206AB mv U e
=,则: ①一个电子经过电容器之后,速度将变为多大?
②若电子束的长度为L 0,则通过电容器之后,其长度将变为L 0的多少倍?
(2)在两极板A 、B 之间加上如图所示的周期性变
化的电压AB U (图中只画出了一个周期的图线),
正向电压和负向电压的绝对值均为206mv e ,周期为T .若以τ表示每个周期中电压处于正向的时间间
隔,则电压处于反向值的时间间隔为T -τ.一束
长度为0v T 的电子束恰好在t =0时到达电容器,在t =T 时全部通过电容器.已知τ的值恰好能使这些
电子于某一时刻t 1在电容器右侧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电子束.求:
①T τ和1t T
的值; ②在电容器右侧距电容器035
x v T =处取一个垂直于电子运动方向的截面,则在t T =时,通过此截面的瞬时电流强度是多少?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U AB
0 τ T
t
10.(1)如图,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秤下端,让玻璃板水平的接触水面,现缓慢向上拉弹簧秤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则在玻璃板刚要离开水面时:
A .弹簧秤示数大于玻璃板重力
B .弹簧秤示数小于玻璃板重力
C .弹簧秤示数等于玻璃板重力
D .无法确定弹簧秤示数玻璃板重力之间的关系
(2)一个薄壁气球内封闭有压强为p 0,体积为V 0的气体.用双手慢慢挤压气球,使其体积减小了ΔV .若气球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挤压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挤压前后此气球内气体压强的变化量.
11.略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1.下列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将NO 2通入到FeSO 4溶液中
B .将CO 2通入到CaCl 2溶液中
C .将NH 3通入到AlCl 3溶液中
D .将SO 2通入到酸化的Ba(NO 3)2溶液中
2.常温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Na 2CO 3 ②NaHSO 4 ③CH 3COOH ④NaHCO 3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3.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利用萃取分液操作分离汽油和CCl 4
B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润湿的pH 试纸上测定其pH
C .用NaOH 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 .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溶液变浑浊:CO 32—+CO 2+H 2O=2HCO 3
— B .实验室制备NH 3:NH 4+ + OH —= NH 3 ↑+ H 2O
C .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5SO 2+2MnO 4—+2H 2O=5SO 42—+2Mn 2++4H +
D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K (H 2CO 3)>K (H 2S )>K(HCO 3—),则Na 2CO 3+H 2S==Na 2S +H 2O +CO 2
5.已知25 ℃时,电离常数K a (HF)=3.6×10-4 mol·L -1,溶度积常数K sp (CaF 2)=1.46×10-10。

现向1
L 浓度均为 0.2 mol·L -1 的HF 和NaF 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 -1 CaCl 2溶液(忽略体积变化),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 ℃时,0.1 mol·L -1 HF 溶液中pH =1
B .K sp (CaF 2)随温度和固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C .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
D .在原HF 和NaF 混合液中,2c(Na +)=c(F —)+c(HF)
6.NM-3和D-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
关于NM-3和D-58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且等量时消耗的NaOH 相同
O
O OH O
O
HO
NM -3 O O OH
OH OH
HO D -58
B.都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完全相同
D.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完全相同
7.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s)和Cl2(g)一步直接生成1 mol PCl5(g) 的△H小于△H1+△H2
B.PCl 5(g)PCl3(g)+Cl2(g)加入催化剂,达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减小;
C.生成PCl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s) + 3Cl2(g) = 2PCl3(g) △H = - 306 KJ/mol
D.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降温后,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这样有助于提高产率
8.(14分)己知
温度/℃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 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2mol B,10min后,B为0.5mol时, V(B)= ,此时V(正) V(逆)(选填:“>”、“<”或“=”);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若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 B,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温度、容积不变时,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A的物质的量相等
9.(12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C,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D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

E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

E被足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无色溶液F。

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

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A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和B分别形成简单离子时的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
(3).E的电子式为,H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4).E的熔沸点比同族上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低,是因为
(5).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将标况下2.24L的G气体通入到100ml 1mol/L的NaOH溶液中,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 c(H+) = c(HSO3—) + c(OH—) + 2c(SO32—)
B.c(Na+) = c(HSO3—) + 2c(SO32—) + c(H2SO3)
C.c(Na+) > c(HSO3—) > c(OH—) > c(H+)
D.c(Na+) > c(HSO3—) > c(SO32—) > c(H2SO3)
10.(17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xH2O表示,两个学习小组为研究其性质,实验过程如下: ( 1 ) .甲组: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按接口顺序a-b-c-d-e-f-g-h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装置C的作用是;E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

②.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乙组:为了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称取12.6g草酸晶体,配成1000mL水溶液;量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0.1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所发生的反应为如下,试回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①.实验中除以下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有、(填名称)。

a.托盘天平(带砝码,镊子)
b.滴定管
c.量筒
d.烧杯
e.锥形瓶
f.玻璃棒
g.药匙
②.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的判据是:
③.以下操作会使所测得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清洗完滴定管后即装入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
B.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
C.用容量瓶配置草酸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
④.在滴定过程中若用0.1mol·L-1的KMnO4溶液10.00mL,由此可计算x的值是。

11.(15分)Mg-H2O2电池是一种新型的海水电池。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结构如下图一所示。

(1).该电池工作时,Mg电极作极,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池工作时,(填离子符号)会穿过阴离子交换膜
向极移动
(2).臭氧(O3)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可由臭氧发生器电解稀硫酸制得。

结构如下图二所示。

①.图中阴极为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
②.若C处通入O 2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
③.若用Mg-H2O2电池做电解电源,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26.88L和有11.2L气体(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 3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忽略O 3 的分解);此时,通过电池中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生物(共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核酸、ATP都含有P和S元素
B.激素、抗体、RNA聚合酶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C.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D.葡萄糖是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2.右图为某动物(AABbD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细胞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
B. 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该动物高度特化的皮肤细胞的染色体数与图示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D. 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B基因或2个b基因
3、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并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B.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C. 效应T细胞攻击某些细胞
D. B细胞的核糖体活动增强
4、花椰菜易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抗黑腐病基因。

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

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

流程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处理,过程②需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B. 愈伤组织代谢旺盛,有部分细胞含叶绿体
C. 杂种植株自交后代都能抗黑腐病
D. 鉴定抗黑腐病杂种植株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黑腐病菌
5、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玉米种子匀浆样液,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蒸馏水,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部分试管实验结果相同
B. 3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C. 2、4、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D. 5号试管内呈紫色
6、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GA20的增长量与IAA的增长量呈正相关
B. 去掉豌豆幼苗的顶芽后,较正常植株长得高
C. 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D. 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适量的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7、(18分)下图甲曲线表示黑藻在恒温30℃条件下O2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黑藻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
(1)黑藻细胞在图甲曲线b处表现为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该植物光反应产生的氧气总量为 umol/m2.s,黑藻叶绿体中C3的消耗速率比在200Lx条件下。

(2)图乙装置探究的是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观察到图乙装置的玻璃瓶中有产生和红色小液滴移动。

当光照强度为100 Lx时,液滴的移动情况是。

(3)如果黑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后,图甲曲线中a点将向移,b点将向移。

(4)若实验中每隔15min改变一次广口瓶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与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8、(20分)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由(显性、隐性)基因控制。

(2)如果Ⅱ-4含有致病基因,则Ⅲ-2和Ⅲ-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3)如果Ⅱ-4不含致病基因,则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Ⅲ-3与正常男子婚配,生育患病儿子的几率为;生育一个女儿,患病的几率为。

(4)调查小组通过医学检查,证实了Ⅰ-1患有血友病,并推断Ⅰ-1患病原因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他们记录了血友病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

(注:起始
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①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链为模板合成mRNA。

若“↑”处一个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个氨基酸。

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检测Ⅲ-3个体是否携带血友病基因,可以采用技术大量获取Ⅲ-3个体的基因样本,然后利用技术检测。

③如果Ⅲ-3携带血友病基因,与正常男子婚配后,建议他们生育。

9、(16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肌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流计M和N。


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流计M和N指针偏转,
出现屈肌反射。

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反射弧结构,Y处所在神经是,其释放的
乙酰胆碱(兴奋类递质)与骨骼肌膜上的受体结合时,结合
处肌膜外侧的电位为。

(2)神经兴奋在Z处的传导速度比X处,这是因为
神经兴奋传导至Z处时产生了新的传导信号。

这种信号是一种化学物质,传递它的内环境是。

(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M指针偏转,N指针未偏转,左后肢未出现屈肌反射。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4)若刺激处,观察到N指针偏转和左后肢屈腿,M指针,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5)用针扎骨骼肌,N指针不发生偏转,这说明骨骼肌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其根本原因是。

物理参考解答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5 BADDC
二.非选择题(共68分)
6.(19分)
(1) 大 (2分) 5μF(3分)
(2)①A 2(2分) R 1(2分)
②图像略(3分)
③2.5 (3分) 大于(2分)
原因: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和常温下的电阻比较有明显变化(2分)
7.(15分)
解:(1)设小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有
202
1)60cos 1(mv mgL =-(2分) 设小球与木块碰撞前瞬间所受拉力为T ,有: 2
v T mg m L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mg T 2= (2分)
(2)设小球与木块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为v 1,木块的速度为v 2,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依动量守恒定律有:12mv Mv mv -= (3分)
依题意知: 9
12121221⨯=mv mv (2分) 设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x ,依动能定理有:
22102Mgx Mv μ-=-⨯ (2分) 联立解得 (2分)
8.(16分)
(1)运动员滑到绳索中点处速度最大 (2分)
设运动员沿绳索滑行最大速度为v m ,加速度大小为a

12cos m v H
t θ
=
(2分) 解得:v m =15m/s (1分) 1
2
m at v = (2分) 解得:a =7.5m/s (1分) (2)加速度过程有:2
212
Pt fs Mv -= (3分)
加到最大速度v =10m/s 时,P fv = (3分)
解得:2
2 1.110t s =⨯ (2分)
9.(18分)
(1)①设电子通过电容器后速度变为v 1,则:
22
101122
AB mv mv U e -=- (2分)
解得:10v =(1分) ②设长度为L 0的粒子束通过电容器后长度变为L ,则有:
10
L L v v = (3分)
解得:
03
L L =
(1分) (2)①电压为反向时,电子通过后速度将增大,设为v 2,则:
2
220
2011226mv mv mv e e
-=g (1分)
20v = 0t =至t τ=期间通过的电子束将变得密集,t τ=至t T =期间通过的电子束将变得稀疏.要
使空间中在某一时刻能出现分布完全均匀的一段电子束,需要使稀疏电子束的长度和密集电子束的
长度相同:
12()v v T ττ=- (2分)
解得:
2T
τ
=
=(1分) 该t 1时刻需满足,稀疏电子束刚好追赶上密集的电子束:
1121()v t v t τ=- (2分) 解得:
1
2t T
= (1分) ②t =T
时,密集段电子束的前端位于电容器右侧1003
5
x T v T =
>
处,末端位于电容器右侧20003
()5
x T T v T τ=
-=<,所以密集段电子束正通过电容器右侧距电容器03
5
x v T =处的截面;
稀疏段电子束的前端位于电容器右侧1003
()5
x T v T τ=
-<处; 上述判断可得此时刻只有密集段电子束通过该截面(3分)
所以,通过该处电流0I nev = (1分) 10.选做题(共12分) (1)A (6分)
(2)由玻意耳定律:000()p V p V V =-∆ (3分) 压强变化量0p p p ∆=- (1分) 代入得:000000p V p V
p p V V V V
∆∆=
-=-∆-∆ (2分)
化学试题 答案
选择题:1.B 2.B 3.D 4.C 5.D 6.A 7.D 8.(14分、2分/空)
(1)K = C(C)·C(D) / C 2
(B) △H < 0
(2) 0.03mol/(L·min) < 6.7% 不变 (3) BD 9.(12分)
(1)第三周期 第VIA 族(1分) (2) r (S 2—
)> r (Al 3+
) (1分) (3) H S H •••

••
•• (2分)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2分) (4)H 2O 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5)SO 2 + 2ClO 3—
= SO 42—
+ 2ClO 2 (2分) (6) AD (2分) 10.(17分)
(1)①CO 2;(2分) 除尽CO 2;(2分) CO (2分) ②H 2C 2O 4·xH 2O CO↑ + CO 2 ↑+ (1+x)H 2O (2分) (2)① 10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分)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③ AC (2分) ④ x=2 (3分) 11.(15分)
(1)负极(1分) H 2O 2 +2e —
= 2OH —
(2分)
OH —
(1分) 负(Mg )(1分)
(2)① A (2分) 2H +
+ 2e —
= H 2↑ (2分)
② 4H +
+4e —
+ O 2 = 2H 2O (2分) ③ 40%(2分) 2.4mol (2分)

生物参考答案
1-6 BCADBC
7、(18分)
(1)等于;23;高;
(2)光照强度;气泡;左移;
(3)上;左
(4)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减弱,氧气产生量减少
8、(20分)
(1)隐性
(2)5/9
(3)X ;1/8 ;0
(4)①乙;4 ;②PCR ;DNA分子杂交;③女孩
9、(16分)
(1)传出神经;负电位
(2)慢;组织液
(3)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或阻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4)Y ;不偏转
(5)控制神经递质合成的基因不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