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地球的圈层结构1.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开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开释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取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2021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21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

据此回答2—3题。

2.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紧密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3.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专门大阻碍。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紧密,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查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A.由东向西逐步增大B.由北向南逐步增大
C.由西向东逐步增大D.由南向北逐步增大
6.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
7.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B.C.
D.
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

8.阻碍图示火山灰厚度空间变化的要紧因素是
A.陆地分布B.火山高度C.植被覆盖率
D.东南信风
9.该火山要紧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
A.上地幔顶部B.岩石圈上部C.内核
D.地壳内部
10.该火山爆发后
①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②阻碍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
③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④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能够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读图回答11—1 2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12.图中的X处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完成3—4题。

1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觉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逝,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专门大的差异参考答案
【答案】1.AC
【答案】2.C 3.B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答案】4.A
【答案】5.A 6.C 7.A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
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答案】8.D 9.A 10.C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答案】11.B 12.B
【答案】1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