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伦理思想传统(《伦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伦理思想传统的继承
▼(一) 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在有关对待伦理思想传统的观点中,有两种主要倾向必 须引起警惕: 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激进自由主义倾向, 另一种是“拒绝变革”的极端道德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前者迷恋于所谓先进的西方现代性,后者固执于所谓优 越的中国古代道德文明。
(五) 情感主义伦理学 情感主义是西方古典伦理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伦理思想
流派。它缘起于古希腊神话、史诗和早期的快乐主义,但 真正蔚然成为一个典型的流派则是17—18世纪英国伦 理学家沙甫慈伯利、休谟和亚当·斯密的功劳。 情感主义伦理学坚持认为,人的情感才是人类道德伦理的 第一来源,理性只能提供关于道德的知识和观念。
(六) 功利主义伦理学
功利主义伦理学是一个旗帜鲜明、影响巨大的伦理学 流派。
功利主义伦理学强调以行为的功利或效用为道德评价 乃至一般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同时又把功利或效用 化为“快乐”和“幸福”,并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 大幸福”,在充分确保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并充分 扩大公共福利。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主张简明实际, 影响巨大。
近代时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遭受批判和资产阶级伦理思 想艰难孕育与曲折发展的时期。
二、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一) 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是儒家各派伦理思想理论的总称。从
历史的发展线索上讲,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 和宋明新儒学三个发展阶段。 1.先秦儒家伦理思想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主要是指以孔、孟、荀为代表的 儒家伦理思想。
第三节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
一、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二、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三、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一、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依据西方社会文明演进与西方伦理思想史流变的内在规律 和关联,可以把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演进大致划分为古代、 中世纪、近代三个主要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具 体细分为若干时期:
(四) 理性主义伦理学 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要义在于:把理性或“实践理性”
作为伦理学理论构建的基础,突出道德价值观念或伦理理 念之于道德规范体系制定和道德伦理问题分析的基础性作 用,强调道德论证和道德推理的伦理学方法论意义。 理性主义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中源远流长,是西方伦理学 的主流之一。
2.两汉经学伦理思想
3.宋明新儒学伦理思想 宋明新儒学主要有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想 2.道教伦理思想 3.玄学伦理思想
(三) 墨家伦理思想
墨家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和基础,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宗旨,重功利、讲力行是其重要特点, 反 映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过程中小私有劳动者和平 民的利益。
(三) 神道主义伦理学 西方神道主义伦理学流派主要是指基督教及其衍生的宗
教神学分支的宗教伦理,广义的神道主义可以涵括所有 类型的宗教伦理学。其要义是: 首先,上帝或神高于人,后者只是前者的创造物。 其次,神道高于人道,后者不过是前者的世俗化。 再次,神道主义的先验伦理高于世俗伦理,故信仰高于 理性。
在当代中国,对伦理思想传统的“批判地继承”必须坚持 两个根本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科学原则,也就是坚持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般原理同中国 道德文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有 机结合起来。
三、伦理思想传统的发展
▼关于伦理思想传统的发展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古典传统; 其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并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发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华的中 国革命道德传统。 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
一、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二、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三、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义? 3.谈谈西方伦理思想中“两希传统” 的形成与
融合。 4.试比较中西伦理思想传统的基本特征。
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主要在于:
首先,把“西方现代性”当成了人类社会唯一可能的现代 性,看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其实可以有 多种可能和多种选择。
其次,对于道德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道德文化传统本身缺 乏深入了解,缺乏谦逊的文化学习和同情了解,更缺乏历 史和文化辩证法的把握。
再次,忽略了道德文化和伦理思想观念自身的特殊性。
(一)古希腊时期
(二) 中世纪时期 宗教神学盛行
(三) 近代时期 近代西方古典伦理思想多少还带有中世纪宗教伦理的残迹,
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代新古典伦理学的转型。
二、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派别
(一) 自然主义伦理学 广义的自然主义伦理学是西方伦理思想初生的基本形态,
狭义的自然主义是指那种以事物和行为的自然性质来定义 和解释其道德意义的伦理学说。 作为伦理学或伦理思想流派的自然主义,主要是就伦理学 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诉求、道德论证方法和基本学理特征而 论的,是它区别于其他伦理思想流派的基本学理特征和思 想价值取向之所在。
极端道德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错误在于:
首先,它同历史虚无主义一样误解了现代性。
其次,极端道德文化保守主义拒绝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 基本结构和任何形式的社会革命,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
再次,极端道德文化保守主义过度强调道德文化的社会 作用,甚至常常落入道德万能的错误结论。
伦理思想传统的形成源于这样几个基本因素:
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初步成熟和进步;
二是具有独立社会身份的古代学者群体的自由思想和理论 工作;
三是较为发达的早期社会文化风尚,如中国先秦诸子百家 及其理论争鸣、古希腊中期发达的哲学思想及诸家争鸣;
四是系统成熟的古代语言系统和记述方式,如孔子门生整 理的《论语》、柏拉图的《对话集》。
第一章 伦理思想传统
第一节 正确看待伦理思想传统
一、伦理思想传统的形成 二、伦理思想传统的继承 三、伦理思想传统的发展
一、伦理思想传统的形成
同其他古典人文思想传统一样,伦理思想传统的形成 源于人类的远古文明和原始文化。 早期社会的原始宗教礼仪和禁忌风俗无疑是伦理思想 传统形成的文化源头,但还不是伦理思想传统的真正 开端。 伦理思想传统的真正形成是随着人类对自身道德生活 、伦理关系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自觉意识与理性思考而 起步的。
▼(二) 坚持批判继承的方法和原则
所谓“批判地继承”,是基于历史辩证法原则,科学理性地 对待历史上一切传统伦理思想,批判地“扬弃” 糟粕, 理 性地继承精华,创造性地弘扬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伦理精神。
“批判地继承”不是简单地接受和传承民族的伦理思想传统, 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依据现实的社会道德文化建设需要,开 放地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阶段
萌生于远古、发端于殷周时期的中国伦理思 想,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每一个历史时期 都有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问题和伦理思想总 结,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不断趋时更新的伦 理思想体系。
先秦时期是中国伦理思想传统萌生孕育和形成时期。
秦汉至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演变、 发展、日益系统化并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
(二) 快乐主义伦理学
快乐主义是西方伦理学中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伦理思想流 派,古希腊早期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它的历史原型。
古希腊后期的伊壁鸠鲁学派、其后出现的各种形式的享乐 主义、17—18世纪的一些经验论和感觉论伦理学,都属 于快乐主义伦理学的范畴。
不过,需要注意两个区别:一是快乐主义与幸福伦理学之 间的区别,二是快乐主义与一般感性主义伦理学之间的区 别。
三、中国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除了连续性和绵延性的传承特点之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还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家国同构基础上的忠孝伦理 (二)公忠爱国的整体主义精神 (三)仁爱和谐的伦理情怀 (四)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追求 (五)修身为本的尊道贵德传统 ( 六)包容会通的伦理文化胸怀
三、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征
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相对照,西方伦理思想传统的主要特 征可以概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价值两分的张力结构 (二) 神人二元的伦理互竞 (三) 个人和权利优先 (四) 道义与目的两分
思考题
1.谈谈你对伦理思想传统的基本看法。 2.如何理解儒家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意
(四) 法家伦理思想
法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商鞅和韩非。反映在《管子》 中的齐法家的伦理思想,与商鞅和韩非的思想有所不同, 是法家伦理思想的一个分支。
(五) 佛教伦理思想
佛教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呈兴旺之 势,至隋唐两代达到鼎盛。
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在形而上的层面与玄学思 想合流之外,在伦理学的层面则逐渐与儒家思想靠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