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元日》公开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姓名×××
单位
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语文年级/

三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名

古诗三首《元日》
难点名称通过“屠苏”、“旧符”等词语,理解古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
分析为什么

理解古诗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并要达到以今释古的效果,
具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角度
分析为什么

这首诗中浓厚的春节氛围与现今社会逐渐淡化的过
年氛围具有一定差异性。

而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
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要以想象的画面对古诗进
行释义,对于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的三年级学生具有一
定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1.通过诵读,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过年的快乐、热闹和西
芹、喜庆,体会诗人在除旧迎新时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2.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气氛,将想
象的画面进一步转换为现实,从而加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练习。

教学环

教学过程
导入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视频,请大家跟我一起先来看一看吧!等看完这个视频,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就知道我们今天要上的是哪一课了。

(播放视频)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知作者
今天咱们要认识的这位诗人,他就专门为元日写了一首诗,他就是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他当宰相的时候主张废除旧政实施新政,正巧碰上了过新年,王安石看见家家户户忙着过节,联想到他自己的变法也如同新年一样充满了新气象,便写下了这首诗元日。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每句诗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孩子们,你发现每行诗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了吗?跟着老师再来看看吧。

四、再读古诗,探究诗意
1.学习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理解诗句意思
(1)理解诗句中“爆竹”的意思。

第一行描写了事物“爆竹”,古时候过春节人们用火烧竹子,发出爆破的声音,用来驱驱逐年兽和瘟神。

(2)通过“爆竹”理解第一句古诗。

①学生讨论诗意,PPT出示第一句古诗及诗意。

②孩子们,听着这喜庆的鞭炮声,人们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啊,多么开心、欢快呀,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播放鞭炮声)
2.学习第二句古诗“春风送暖入屠苏”,理解诗意
(1)理解诗句中“屠苏”的意思。

①诗中的第二行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种酒,这是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这也象征着全家团圆,一起吃饭、喝酒。

②孩子们,请你们思考一下这个“屠”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而这个“苏”字虽然看似简单,却容易读错,一定要注意它是平舌的,来跟着老师一起读一下这个词吧!
(2)通过“屠苏”理解第二句古诗。

①学生讨论诗意,PPT出示第一句古诗及诗意。

②自打入秋以来,万物凋零,寒冬中许多小动物都失去了踪迹,而新年到了,天气渐渐变暖,春风送来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春天的气息,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再一次感受一下春天到来,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喜迎春天的气氛吧。

3.学习第三、四句古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三句诗句中“曈曈”的意思
诗中的第三行虽没有具体的事物,却能给我们带来画面感。

你真会发现就是“曈曈”,形容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和太阳有关系,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字是“日”字旁,可千万别写成“目”字旁啦!
(2)理解第四句诗句中“新桃旧符”的意思
①诗中的第四行,紧接着第三行同样是大年初一的这一天,每家每户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换桃符”。

桃符:用桃木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

小朋友们请注意,这里的“新桃旧符”其实是新的桃符和旧的桃符,为了诗中的韵律,才各自省去了一个字。

②小朋友们一定听过或看过长辈们贴春联吧,在大年初一的早晨,趁着红日照向千家万户的时候,跟着长辈们将旧的春联换下来贴成新的春联,这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呀!来,让我们带着开心的语
气一起读一读诗的三四行吧。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五、课堂练习
学了这首诗相信你对这首诗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这道题吧!
这个“元”字在字典中有六种意思,根据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你认为应该是哪一种呢?
小结六、总结拓展
元日,这首诗虽然很简短,却给我们呈现一幅大年初一热闹、开心、喜庆的画面,请大家想一想,王安石是怎样做到的呢?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就会发现每一行都描绘了一副生活中的场景,放炮竹、饮屠苏酒、迎接太阳、换桃符。

原来呀,诗人是抓住春节的一个个具体示例,再加以修饰,才把春节热闹的气氛写得活灵活现,大家也都已经接触作文了,假如让你写端午节、中秋节,你会抓住哪些事情来描写呢?课后思考一下,再分享给你的家人或同学吧!
好啦,小朋友们,最后请大家跟着音乐视频一起朗诵这首古诗,再次感受王安石的《元日》给我们带来的喜庆吧!
七、作业布置
上了这堂课我想给小朋友们以下两个小任务,你们能做到吗?
1.背诵古诗《元日》。

2.选一个传统节日,查找资料,说一说这个节日在什么时间,有什么习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小朋友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