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c9fbc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7.png)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电气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对保证生产安全和持续高效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电气设备的缺陷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管理电气设备的缺陷,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电气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提高缺陷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效率,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职责1. 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缺陷管理工作的实施。
2. 设备管理员:负责对电气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缺陷并上报处理。
3. 维修人员:负责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排除设备缺陷。
4.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使用电气设备,并严禁私自拆卸设备或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四、缺陷的发现和上报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上报给上级。
2. 设备管理员上报缺陷时应提供详细的缺陷描述、设备位置、发现时间等信息。
3. 上级收到缺陷上报后应及时处理,如果需要维修,应指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五、缺陷的处理1. 初步评估:维修人员接到缺陷上报后应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维修以及维修的紧急程度。
2. 维修计划制定:对于需要维修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包括维修的时间、地点、人员等。
3. 维修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对维修过程进行记录,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上级。
六、缺陷的验收1. 维修完成后,设备管理员应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维修效果符合要求。
2. 验收合格的设备可以重新投入使用,不合格的设备应重新进行维修。
七、缺陷的分析和改进1. 对于重复出现的缺陷,应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防止类似缺陷的再次发生。
2. 缺陷分析的结果应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以便大家共同加以改进。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5b3de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e.png)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缺陷管理目的及范围1. 目的本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配电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排除和修复设备缺陷,确保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配电室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配电盘、断路器、电源传输设备等各类设备的缺陷管理。
二、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1 设备巡视:每日由专人对配电室设备进行巡视,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登记。
1.2 用户反馈:用户发现设备异常时,可通过公司提供的投诉渠道及时反馈。
2. 缺陷登记2.1 缺陷统一登记:由专门设立的缺陷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设备缺陷情况。
2.2 登记要求:登记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缺陷描述、发现时间等,并及时进行分类标记。
3. 缺陷评估3.1 缺陷评估人员: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缺陷评估小组。
3.2 评估流程:评估小组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评估,并确定处理优先级。
4. 缺陷处理4.1 处理方式:缺陷处理应采取及时、安全、有效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修、更换、升级等。
4.2 处理记录:缺陷处理完成后,应记录处理结果、维修细节等相关信息,确保缺陷得到有效处理。
5. 缺陷验证5.1 验证流程:经过缺陷处理后,需由专门的验证人员进行设备运行测试和巡视,验证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2 验证标准:验证人员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设备功能和性能的核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
6. 缺陷监控6.1 监控责任:缺陷管理人员负责对处理后的设备进行持续监控和巡视,预防和发现潜在的故障和缺陷。
6.2 监控措施:采取自动监控系统、设备运行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缺陷管理要求1. 缺陷记录缺陷登记应详细、准确、及时,包括设备名称、缺陷描述、发现时间等必要信息,并按照缺陷分类进行标记和归类。
2. 缺陷处理对于存在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6a3926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6.png)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和及时处理配电设备的缺陷问题,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配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规范操作,加强巡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配电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1. 设备缺陷分类:a. 严重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重大风险的缺陷,应立即停用设备,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b. 一般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存在一定风险的缺陷,应及时整治,并记录。
c. 轻微缺陷:对电网运行安全影响较小的缺陷,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处理:a. 严重缺陷: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停电、维修和检修,并在修复后经过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运行。
b. 一般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和维修。
c. 轻微缺陷: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巡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维修。
三、配电设备巡查与维护1. 电网设备巡查:a. 巡查人员应定期巡视配电设备,注意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上报。
b. 巡查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声音等异常情况,并记录。
2. 电网设备维护:a. 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紧固、润滑、防腐等。
b. 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杜绝违规操作。
四、设备缺陷上报和处理流程1. 巡查、维护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收到设备缺陷报告后,应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并按照缺陷分类和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缺陷处理计划,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修复工作。
4. 维修和修复工作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进行验收,并记录维修和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和监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并落实相关责任人。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设备缺陷管理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3. 公司领导层应加强对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支持,确保制度执行。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4篇)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116dd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4.png)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是指组织机构或企业为了规范变配电室缺陷的处理流程、明确责任和义务,并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个示范的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范围- 目的:为了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变配电室缺陷,保障电力设备和用电安全。
- 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的变配电室缺陷处理。
2. 缺陷的定义- 缺陷是指对变配电室设备或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造成潜在或实际威胁的任何异常情况。
3. 缺陷的分类- 严重缺陷: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停电或人员伤亡的缺陷。
- 一般缺陷:可能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造成一定风险的缺陷。
- 一般问题:不影响设备运行或安全的一般问题。
4. 缺陷的流程- 发现:由巡检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发现缺陷。
- 报告:发现缺陷的人员需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填写缺陷报告。
- 记录:缺陷报告需在缺陷记录簿中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缺陷的性质、发现时间、处理人员等。
- 评估:由专业人员评估缺陷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 处理:按照评估结果制定的方案进行缺陷处理,涉及维修、更换部件、升级设备等。
- 验收:对处理后的缺陷进行验收,确保缺陷已得到解决。
- 汇总:定期对缺陷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5. 职责和义务- 巡检人员:负责巡检变配电室,发现并报告缺陷。
- 操作人员:负责变配电室设备的日常操作和维护,并发现并报告缺陷。
- 维护人员:负责缺陷的处理和维修工作。
- 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缺陷处理工作,并对缺陷管理制度进行监督。
- 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6. 处罚和奖励- 对发现和及时报告缺陷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 对疏忽、漏报或故意隐瞒缺陷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
7. 审查和更新- 对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其与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相适应。
- 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缺陷管理制度。
以上只是一个示范的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具体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44164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3.png)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导语】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6篇优秀的缺陷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第2篇】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妥善处理设备验收、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保证设备的质量,避免由于设备的缺陷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2.1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华电集团、华电国际及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范文(3篇)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de376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2.png)
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范文1. 简介本制度旨在规范变配电室缺陷的管理,确保变配电室设备运行安全,减少事故风险。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 定义2.1 变配电室缺陷:指影响变配电室设备正常运行、造成潜在安全风险的问题,包括设备故障、设备损坏、设备维护不及时等。
2.2 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指负责变配电室设备管理和缺陷处理的责任人。
2.3 变配电室使用人员:指变配电室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人员。
2.4 缺陷管理记录:指对变配电室缺陷进行记录的文件或电子记录。
3. 缺陷管理流程3.1 发现缺陷3.1.1 变配电室使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变配电室设备缺陷时,应立即上报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
3.1.2 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接收报告后,应以书面形式确认缺陷,并根据缺陷的等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3.2 缺陷处理3.2.1 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根据缺陷等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将方案上报相关部门审批。
3.2.2 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缺陷处理工作,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过程和技术标准进行处理。
3.3 缺陷整改3.3.1 缺陷处理完毕后,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应组织专业部门进行现场验收,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3.3.2 同时,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应对缺陷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4. 缺陷管理责任4.1 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负责制定变配电室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
4.2 变配电室使用人员负责及时上报变配电室设备缺陷,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缺陷处理。
4.3 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根据缺陷处理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缺陷处理。
4.4 相关部门负责对缺陷处理方案进行审批,并监督缺陷处理的过程和效果。
5. 缺陷管理记录5.1 变配电室管理责任人应建立缺陷管理记录,并对每一个缺陷进行编号、记录相关信息,以备日后分析和追溯。
5.2 缺陷管理记录应包括缺陷的描述、处理方案、处理结果、验收结果等内容。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14a1d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c.png)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配电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传输与分配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长期运行以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配电室设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风险。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的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第三条变配电室设备缺陷应按照“防范为主、整改为主”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涵盖设备巡视、检修、维护、故障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第五条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积极配合。
第二章设备巡视和检修第六条变配电室设备的巡视和检修应按照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周期制定计划,并进行记录。
第七条巡视应重点关注设备的外部环境、机械运行状态、温度、声音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八条检修工作应在设备停运后进行,确保工作安全。
检修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定期进行培训。
第九条检修内容应包括设备的绝缘、接地、开关动作、连接器等方面的检查和测试,并记录检修情况。
第三章设备维护第十条变配电室设备的维护应采取预防性维护为主的原则,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工作。
第十一条维护工作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手册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二条维护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方面,应由专业维护人员进行。
第十三条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维护的时间、内容和人员,以备需要时查阅。
第四章设备故障分析和处理第十四条变配电室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五条故障处理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处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第十六条故障分析应注重对故障原因的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a347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3.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是为了确保配电室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预防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一、缺陷发现和报告:
1.检修人员定期检查配电室设备,并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立即进行记录。
2.发现设备缺陷后,检修人员应立即上报给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
二、缺陷处理:
1.设备缺陷应根据缺陷的程度和影响,进行优先级分类。
优先处理重大缺陷,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2.设备缺陷的处理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修复质量和效果。
3.修复设备缺陷时,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修复过程的安全性。
三、缺陷记录和统计:
1.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应进行记录,并及时进行更新。
2.对设备缺陷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和频率,为设备维护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缺陷的预防和改进:
1.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
2.定期组织对配电室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可靠性。
五、培训和教育:
1.对配电室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其设备缺陷识别和处理的能力。
2.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操作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监督和评估:
1.对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对设备缺陷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改进和优化的方案。
以上是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7b0c9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9.png)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电气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记录和处理等工作,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确保电气设备缺陷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
二、缺陷发现与报告1. 巡检(1)每日巡检:各部门按照巡检计划,对所负责的电气设备进行巡检。
巡检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等。
(2)定期巡检:定期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全面巡检,发现缺陷及时记录并报告。
2. 操作过程中发现在操作电气设备过程中,如发现任何缺陷,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 员工反馈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对员工提供的设备缺陷信息,应及时记录并报告。
三、缺陷记录与分类1. 缺陷记录发现的电气设备缺陷应及时记录,包括设备名称、缺陷描述、发现时间、发现人员、设备位置等信息。
2. 缺陷分类对已记录的电气设备缺陷进行分类,按照缺陷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分类,以便进行优先处理。
(1)重大缺陷:对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正常进行重大影响的缺陷,如断电、短路等。
(2)一般缺陷:对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有一定影响的缺陷,如设备冷却不良、震动过大等。
(3)轻微缺陷:对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影响较小的缺陷,如设备外壳损坏、灯泡损坏等。
四、缺陷处理流程1. 缺陷报告发现电气设备缺陷后,应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并提供详细的缺陷报告,包括缺陷描述、发现时间、发现人员、设备位置等信息。
2. 缺陷评估相关部门接收到缺陷报告后,应对缺陷进行评估,判断缺陷的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3. 缺陷处理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缺陷处理方案,包括处理责任人、处理措施、处理时间等,并确保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4. 缺陷验证经过缺陷处理后,应进行缺陷验证,确认缺陷是否得到有效处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 缺陷记录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描述、处理措施、处理时间、处理责任人等信息。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a75b45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c.png)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确保设备缺陷及时被发现、记录、处理和跟踪,以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试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二、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损伤、边界超限等不符合正常运行要求的问题。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中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2)设备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中,发现设备故障或损伤,应立即上报设备缺陷。
(3)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如发现原始的设备缺陷,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设备维护部门。
2. 缺陷记录(1)设备缺陷应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设备缺陷的发现时间和地点等。
(2)设备缺陷记录应由专人进行管理,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缺陷处理(1)设备缺陷应由设备维护部门进行处理,处理包括设备维修、更换设备部件或进行其他适当的修复措施。
(2)设备缺陷处理应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进行分类,缺陷级别包括重大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等,不同级别的缺陷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缺陷跟踪(1)设备维护部门应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并在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
(2)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应及时向设备操作人员进行通报,告知设备缺陷已经得到处理。
五、责任与义务1. 设备操作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配合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3)在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进行设备巡检、测试或试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维护人员应:(1)认真负责地进行设备的巡检、维护、保养等工作,及时上报设备缺陷。
(2)根据设备缺陷的级别,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30731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7.png)
配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为及时合理的消除配电设备中存在的缺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缺陷分类:(1)一类缺陷。
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2)二类缺陷。
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运行。
(3)三类缺陷。
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缺陷处理(1)一类缺陷。
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予以消除。
(2)二类缺陷。
应在发现缺陷之后一个月内,安排检查计划消除,在消除缺陷前应加强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
(3)三类缺陷:运行管理单位可将缺陷列入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3.设备缺陷通知单的管理(1)设备缺陷通知单的填写:①运行维护人员填写下列各栏。
缺陷位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所需材料、发现日期、填单日期、缺陷简图、发现人意见、报单人签名。
②班长意见栏。
由运行班长填写。
③分局主管意见栏。
由分局主管运行专责工程师填写。
④送检日期、处理缺陷方法、返回日期三栏。
由分局主管检修专责工程师填写。
⑤接检日期、处理日期两栏。
由检修单位的检修负责人填写。
(2)缺陷通知单的传递:(1)缺陷发现人:①缺陷发现人应将缺陷所在的线路板、线路名称、具体或公用配电房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等填写在缺陷通知单上。
②在缺陷内容栏内必须填写缺陷的标准部位、缺陷状况及缺陷类别。
③在发现人意见栏内填写处理缺陷意见,并在缺陷简图栏内绘出缺陷位置简图、处理缺陷所需的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
④在发现日期栏内填写发现缺陷日期并在报单人栏内签字,最后将填写好的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送交运行班长。
(2)运行班长:①班长接到缺陷通知单后,认真审核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错误时,要求发现人重新核实、填写。
②审核缺陷通知单的内容无误后,在班长意见栏内注明处理缺陷的意见。
③在班长意见栏内签字并填写日期后将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返还给缺陷发现人,由发现人送交分局运行专责工程师。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fdae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1.png)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设备缺陷是电气设备试验区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对设备缺陷进行有效管理是保障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以电气设备试验区为例,探讨一套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文。
一、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和工作带来的影响,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设备缺陷管理的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设备缺陷管理以安全为首要考虑,任何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设备缺陷都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2. 预防为主原则:设备缺陷管理要注重预防,采取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和定期检修等预防措施,以减少设备缺陷的发生。
3. 故障反馈原则:任何设备故障都应及时反馈,以便及时处理,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4. 循环改进原则:设备缺陷管理要持续改进,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并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三、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分工1. 设备缺陷管理负责人:负责制定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间的合作,定期评估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和检验,并及时上报设备缺陷和故障。
3.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
4.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协调和监督,组织设备的定期检验和维护,并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故障。
四、设备缺陷管理的流程1. 缺陷发现与上报(1)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
(2)设备管理部门收到设备缺陷报告后,应及时进行初步确认,并做好记录。
2. 缺陷评估与处理(1)设备管理部门对上报的设备缺陷进行评估,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对于严重的设备缺陷,设备管理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一般的设备缺陷,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处理计划,并将计划上报给相关部门。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c63e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3.png)
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电气设备试验区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效率。
适用于电气设备试验区内的所有设备缺陷处理工作。
二、定义1. 设备缺陷: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破损、故障或异常等问题。
2. 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分析、记录、排除和预防的管理活动。
3.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指负责设备缺陷处理的专门人员或部门。
4. 缺陷报告: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并报告给缺陷处理人员的文件或记录。
5. 缺陷处理记录:指对设备缺陷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文件或记录。
三、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1.1 设备使用人员或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存在缺陷时,应立即向设备缺陷处理人员报告。
1.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及时接收并记录相关缺陷报告,并对缺陷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估。
2. 缺陷分析2.1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收到的缺陷报告进行详细分析,了解缺陷的性质、原因和影响。
2.2 基于缺陷分析的结果,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缺陷处理方案,并确定处理的优先级。
3. 缺陷处理3.1 根据制定的缺陷处理方案和优先级,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缺陷处理。
3.2 在进行缺陷处理过程中,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处理的情况和结果,并将记录归档。
4. 缺陷验证4.1 缺陷处理完成后,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4.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记录缺陷验证的过程和结果,并与缺陷处理记录进行关联。
5. 缺陷预防5.1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对缺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
5.2 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应将缺陷预防的措施纳入设备维护和管理计划中,并负责执行和监督。
四、缺陷报告和处理记录1. 缺陷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缺陷的发现时间、地点和发现人员;- 缺陷的具体描述和症状表现;- 缺陷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缺陷处理人员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d194a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4.png)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缺陷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障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
三、责任主体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的检查、记录、报告和处理等。
2.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及时报告设备缺陷,协助进行处理工作。
3. 维修部门: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严重缺陷: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
2. 一般缺陷:对设备运行没有直接影响,但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 轻微缺陷:对设备运行没有影响,可在设备停机时进行处理。
五、设备缺陷的管理流程1. 检查与发现: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生产部门。
2. 报告与处理:生产部门收到设备缺陷报告后,立即通知维修部门进行处理,维修部门根据不同缺陷的类型进行处理。
3. 维修与验收:维修部门对设备进行维修后,须进行验收,确认设备已经恢复正常运行。
4. 记录与归档: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归档保存。
六、设备缺陷的处理原则1. 安全第一:处理设备缺陷时,必须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2. 及时处理:发现设备缺陷后,必须及时报告并处理,以免影响生产进度。
3. 彻底解决:对于严重缺陷,必须彻底解决,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4. 预防为主:发现缺陷后,应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七、设备缺陷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 考核标准: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缺陷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2. 奖惩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违反制度规定的部门,给予批评和处罚。
八、设备缺陷管理的监督与检查1. 监督机制: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设备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908d73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e.png)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变配电室值班人员须全面掌握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消除设备隐患。
2.发现缺陷,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缺陷类型。
2.1严重缺陷:将可能导致人身...1.变配电室值班人员须全面掌握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消除设备隐患。
2.发现缺陷,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缺陷类型。
2.1严重缺陷:将可能导致人身死亡、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因情况危急,须立即处理。
2.2重要缺陷:已影响设备效率,不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或短期内将会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行。
因情况紧急,必须及时处理。
2.3一般缺陷:对安全运行造成局部影响,使设备带病工作,将会导致故障发生,必须尽快处理。
3发现缺陷后的汇报和处理要求。
3.1严重缺陷:值班人员发现严重缺陷后,应立即报告电气主管和工程部经理,并由工程部经理立即组织抢修。
3.2重要缺陷:值班人员发现重要缺陷后,应立即向电气主管和工程部经理汇报,并在强电主管组织下及时抢修。
3.3一般缺陷:值班人员及时向电气主管汇报,并在电气主管主持下尽快解决。
4.严重和重要缺陷在未修复前,应加强监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所有缺陷均由电气主管负责记入缺陷记录薄,作为重要技术资料存档。
篇2: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1.1为确保我公司变、配电室的用电安全,保障我公司生产用电需要,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包括变配电室岗位制度,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工作票制度,高低压配电室安全管理及维修保养制度,电气组日常报修管理制度,电气组巡回检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8项制度。
二.岗位责任制。
2.1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及有关工作制度。
严格按停送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2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熟悉变、配电系统及各供电回路的载荷情况,确保变、配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4055cd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3.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一、管理目的配电室设备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记录,实现设备缺陷的及时修复和管理。
二、管理责任1.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责任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分工如下:a. 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巡检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b. 负责设备缺陷的登记和记录,确保缺陷的修复情况得到有效记录;c. 协助相关部门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d. 提供设备缺陷修复的必要支持和配合。
2. 相关部门的责任:a. 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及时维修和处理;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监督和检查;c. 部门领导负责制定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设备缺陷的发现和报告1. 设备管理员在日常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立即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2. 员工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员或设备维修部门进行报告。
3. 设备维修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调查核实缺陷情况,并制定修复计划。
四、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1. 设备维修部门应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按照维修计划进行修复。
2. 设备缺陷修复时,应确保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3. 设备缺陷修复完成后,设备维修部门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并记录缺陷的修复情况。
五、设备缺陷的记录和归档1. 设备管理员应将设备缺陷的报告、处理和修复情况进行记录,并按照规定的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2. 设备缺陷的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a. 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和发现时间;b. 设备缺陷的处理和修复情况;c. 设备缺陷的验收结果。
六、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1.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缺陷的数量、类型和修复情况等。
2. 设备缺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应上报相关部门,供其参考改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4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b3d36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6.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前言配电室设备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有关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旨在建立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完善配电室设备缺陷的检查、报告、评估、处理等流程,提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缺陷定义及分类1. 缺陷定义:本文所指的缺陷是指配电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外观破损、零部件损坏、功能故障等问题,可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威胁的现象。
2. 缺陷分类:按照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缺陷分为三类:A 类缺陷(重大缺陷)、B类缺陷(一般缺陷)和C类缺陷(轻微缺陷)。
三、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检查:1.1 定期检查:定期对配电室设备进行检查,频率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运行情况确定。
检查人员应检查设备的外观状况、零部件完整性、电气连接等情况,记录检查结果。
1.2 非定期检查:除定期检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非定期检查,如设备发生异常情况、运行时间较长等。
2. 缺陷报告:2.1 缺陷报告义务:发现设备缺陷的人员应立即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的缺陷描述和相关信息。
2.2 缺陷报告内容:缺陷报告应包括设备名称、缺陷描述、缺陷发现时间、检查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等。
2.3 缺陷报告流程:设备管理部门接收到缺陷报告后,应核实缺陷情况,并将缺陷报告记录在档案中。
3. 缺陷评估:3.1 缺陷评估组成:设备管理部门应组成缺陷评估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缺陷进行评估。
3.2 缺陷评估方法:缺陷评估可以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缺陷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
3.3 缺陷评估结果:缺陷评估结果应以书面形式记录,并包括缺陷等级、评估依据、评估结论等。
4. 缺陷处理:4.1 缺陷处理决策: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缺陷处理决策,包括是否修复缺陷、修复时间和修复方式等。
4.2 缺陷处理执行: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缺陷处理决策进行缺陷处理,并记录缺陷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d011f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c.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配电室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供电安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维护设备的完好状态,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设备缺陷管理第二条配电室设备缺陷分为两类:一类为紧急缺陷,即需要立即处理的设备缺陷;另一类为一般缺陷,即可以进行定期维护的设备缺陷。
第三条配电室设备缺陷的管理责任由设备管理人负责。
第四条设备管理人应定期巡检配电室设备,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维修措施。
第五条设备管理人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工作。
第六条设备管理人应定期对配电室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编制维修保养记录。
第七条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并保存至少3年。
第八条设备管理人应建立设备缺陷处理台账,记录设备缺陷处理情况。
第九条设备缺陷处理台账应详细记录设备缺陷的起始时间、处理措施、处理人员、处理结果等信息,并保存至少3年。
第三章紧急缺陷处理第十条发现紧急缺陷后,设备管理人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停止受影响设备的供电;(二)通知相关人员,确保安全撤离;(三)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紧急维修;(四)记录紧急缺陷处理过程,包括时间、人员、处理方法等。
第四章一般缺陷处理第十一条设备管理人应定期进行一般缺陷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根据设备维护计划,预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二)设备维修时段内停电,确保维修安全;(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保养,并记录维修过程,包括时间、人员、维修方法等;(四)维修后恢复供电,并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检查;(五)记录维修保养内容,包括设备故障原因、维修内容、维修过程等。
第五章设备缺陷的记录与分析第十二条设备管理人应定期更新设备缺陷处理台账,保持台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人应根据设备缺陷处理台账,进行设备缺陷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四条设备缺陷分析应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并形成分析报告。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466313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3.png)
10KV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10KV变配电室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维护生产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建立完善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巡检、维护、养护、修理、停电、更换等相关工作流程,确保设备维护、维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制度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10KV变(配)电室设备及配电线路的巡检、维护、养护、修理、停电、更换等管理工作。
三、设备缺陷分类设备缺陷分为以下几类:1.一级缺陷: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可能导致停机。
2.二级缺陷:影响设备长期运行,但不影响设备立即运行。
3.三级缺陷:不影响设备运行,可以在下次计划维护过程中解决。
四、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巡检阶段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如发现设备故障,填写巡检记录表,并及时上报给主管或设备管理员。
2、报修阶段设备管理员收到报修信息后,应在1小时内进行回复,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若设备故障较为严重,可将设备停机。
3、维修阶段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自检,并且进行试运行,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行。
若设备故障无法立即解决,应及时提交设备缺陷报告给领导,经过审核后进行更换或修理。
4、停电阶段若设备故障严重,应及时进行停电处理,确保安全。
一般情况下,停电应与生产计划相配合,制定停电计划,进行设备停机作业。
5、更换阶段当设备经过多次维修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更换设备。
更换前,应制定更换计划,并进行设备更换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更换过程中的安全。
五、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及安全防护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进行设备保养及时记录,并及时上报到设备保养管理系统中。
六、设备维护设备维护包括对设备进行检修、调整、更换件等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及时记录维护情况。
七、设备更换设备经过多次修复无法解决故障时,应进行设备更换。
更换计划应经过领导审核后实施。
更换前,应进行设备清理、拆卸及备品备件准备等各项工作,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abb0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6.png)
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5篇】【导语】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5篇优秀的配电室设备缺陷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劣化、自然老化,或由于装置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情况。
二、按照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二类:1、紧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
三、发现缺陷的处理与汇报1、紧急缺陷从发现后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无法停电处理的应采取紧急措施(转移负荷或限制负荷)并立即通知电气负责人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紧急和重要缺陷未处理好前,应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成事故。
五、任何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簿内,对于在操作、检修、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
【第2篇】绿景物业辖区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物业辖区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变配电室值班人员须全面掌握设备正常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缺陷产生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消除设备隐患。
二.发现缺陷,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缺陷类型。
1.紧急缺陷:将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因情况危急,须立即处理。
2.重要缺陷:已影响设备效率,不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或短期内将会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行。
因情况紧急,必须及时处理。
3.一般缺陷:对安全运行造成局部影响,使设备带病工作,将会导致故障发生,必须尽快处理。
三.发现缺陷后的汇报和处理要求。
1.严重缺陷:值班人员发现严重缺陷后,应立即报告主管和部门经理,并由部门经理立即组织抢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FS-QG-31374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Equipment defect management system in distribution roo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的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劣化、自然老化,或由于装置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情况。
二、按照缺陷性质可分为以下二类:
1、紧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发生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一般缺陷,性质一般,情况轻微,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
三、发现缺陷的处理与汇报
1、紧急缺陷从发现后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无法停电处理的应采取紧急措施(转移负荷或限制负荷)并立即通知
电气负责人或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紧急和重要缺陷未处理好前,应加强监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展成事故。
五、任何缺陷均应记录在缺陷记录簿内,对于在操作、检修、试验等工作中发现的缺陷而未处理的均应登记。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