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雨无正》原文、翻译及鉴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雨无正》原文、翻译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诗经《雨无正》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浩浩昊天,悠悠苍天高远,不骏其德。

①不能永施德泽。

降丧饥馑,竟降丧乱饥馑。

斩伐四国。

战伐起自四国。

旻天疾威,②苍天也太暴虐,弗虑弗图。

竟无深谋远图。

舍彼有罪,如
浩浩昊天,悠悠苍天高远,不骏其德。

①不能永施德泽。

降丧饥馑,竟降丧乱饥馑。

斩伐四国。

战伐起自四国。

旻天疾威,②苍天也太暴虐,弗虑弗图。

竟无深谋远图。

舍彼有罪,如何放跑罪犯,既伏其辜;更将罪责隐伏;若此无罪,至若良善无辜,沦胥以铺。

③反而陷入苦毒。

周宗既灭,我周即或殄灭,靡所止戾。

我辈将何棲宿。

正大夫离居,长官大夫离居,莫知我勩。

④谁又知我劳碌。

三事大夫,三事大夫在朝,莫肯夙夜;却不日夜推毂。

邦君诸侯,邦畿君侯环列,莫肯朝夕。

谁又尽心宗祖。

庶曰式臧,指望天子自强,覆出为恶。

⑤他偏权杖乱舞。

如何昊天,苍天呀悠悠苍天,辟言不信。

一切乱了法度。

如彼行迈,譬如驾车远行,则靡所臻。

前程一片糢糊。

凡百君子,诸位大人君子,各敬尔身。

惟请严肃自处。

胡不相畏,乱世更宜谨慎,不畏于天?天道十分清楚!戎成不退,战祸连绵不断,饥成不遂。

⑥饥荒不肯杀威。

曾我暬御,唯我区区侍御,憯憯日瘁。


还在日夜忧虑。

凡百君子,诸位大人君子,莫肯用讯。

⑧有话实难面说。

听言则答,何况谀者高升,谮言则退。

⑨直言屡遭斥废。

哀哉不能言!可悲呀我还能再说什么!匪舌是出,并非是嘴笨舌僵,维躬是瘁。

⑩是忧患重压着我。

哿矣能言!快乐属于巧言者,巧言如流,花言巧语象水流,俾躬处休!(11) 他们处处享福优!维曰于仕,如果说继续做官,孔棘且殆:(12) 仕途急迫艰难:云不可使,若主张不施暴政,得罪于天子,周天子决不会喜欢;亦云可使,若是曲意奉承,怨及朋友。

定招致朋友的不满。

谓尔迁于王都,我只是劝你们迁回王都,曰予未有室家。

你们或许会推说没住处。

鼠思泣血,(13) 我忧虑重重带着血泪,无言不疾。

请相信我的至诚和痛苦。

昔尔出居,先前你们离开京城,谁从尔作室?那时又有谁给兴建宫府?【注】①浩浩: 广大貌。

昊 (hao) : 大。

骏: 常也。

②旻 (min) 天疾威:天公暴虐。

旻天:泛指天。

一说系“昊天”之误。

疾威:暴虐。

③伏: 藏也;隐也(用王引之的解释)。

胥: 相,皆。

铺(pu):“痡”的假借字,痛苦。

④勚(yi): 这里是贤劳。

⑤庶(shu):希冀之词。

曰: 语中助词。

式: 用。

臧:善,此指良将贤臣。

覆: 反。

出: 指教令。

为恶: 行暴政。

⑥遂: 进也。

⑦曾 (zen): 竟。

暬 (xie):亲近。

暬御: 左右亲近之人。

憯憯:《唐石经》作“惨惨” (can can): 忧伤,悲痛。

瘁: 或作“悴”(cui),忧病。

⑧讯: 《鲁诗》作“谇” (sui) ,谏诤,告也。

⑨听: 顺。

谮言: 诤言。

⑩出: 拙的借字。

说㽾,病也。

维:犹而。

躬:
自身。

是: 语助词。

(11)哿 (ge) : 可,乐。

俾:使。

处:居。

休:福气。

(12)仕: 做官。

于:这里相当于去。

维:发语词。

孔: 大。

棘: 急,迫迮。

殆: 危殆。

(13)鼠: 通癙,忧、病。

思,语气词。

泣血: 流着血泪。

此诗首先令人注意的,是它的题目跟正文对不上号。

为什么用上这么个题目呢?《小序》强为解说,以为“雨,自上下者也。

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

这个解说当然很牵强,朱熹引欧阳公的意见加以反驳,不过也没有讲出个所以然来。

也有人说《韩诗》有《雨无极》篇,篇首较之《毛诗》多了“雨无其极,伤我稼穑”两句,因而认定本篇应题作《雨无极》才对。

言之虽然凿凿,奈何《毛诗》早佚,“死”无对证,所以姚际恒、方玉润等主张“不必强论”。

今人袁梅则疑“雨”是“周”之讹误,本篇以意取名,犹《巷伯》之类 (参见《诗经译注》) ,可惜根据并不充分。

《雨无正》就叫《雨无正》吧,且不过多纠缠这个问题。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本诗的题旨究竟是什么,也一直聚讼纷纭。

有一种意见断它为平王东迁以前之所作,目的在于刺幽王,如《小序》、方玉润、陈启源、马瑞辰等就是这个主张。

另一种意见却不同,认为此诗是东迁洛阳后痛定思痛的作品,大要在于总结历史教训,以为后来的执政者鉴戒,如朱熹,吴闿生等即持此种观点。

也有人认为它是刺厉王的。

我们认为,断为西都陷落前夕的篇章,比较切合作品的实际情况。

细玩诗意,《雨无正》很可能是周天子的执御之臣劝说凡百君子重回王都的诗简,用的是私人名义和非正式文告,而目的是要稳定局势。

一场特大自然灾害发生了,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国祚日浅这已经成为谁也无
法否认的事实。

表现之一是“斩伐四国”,宗祖国同分封国之间的矛盾闹到了动不动就打仗的地步,可见形势非常紧张。

其二,众叛而亲离,连正大夫也已离居,更不消说凡百君子之离散京都了。

其三,周天子现在仍然被一帮尸位便佞之徒所包围,火都烧到眉毛尖了,他还不知道迁善图强。

因此,这位忧祖忧国的亲近之臣便站出来打通渠道(或说是回答凡百君子向他发出的某种试探,也可以讲通),以诗代简,在正视现状的前提下劝告昔日的袍泽们以道义自重,重新回到京都来。

全诗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含诗的一、二两章,总写当前形势的危殆。

诗人向大家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周宗既灭,靡所止戾。

”周宗,按照昭十六年《左传》的称引,《毛氏传笺通释》认为是“宗周”的误写。

“周宗”系指周的同姓者,而“周宗”则指宗国。

“既灭”就是“即灭”,“既”可训为“即”,即表即或之意 (参看王引之《经传释词》) 。

两句意谓周国即或灭亡,大家也必将无处安定。

虽然天不长施德惠,遍降丧乱、战祸、灾荒,可是周天子仍外事征伐而内乱法度,弄得亲近离散却仍不愿改弦更张,这就更加令人忧虑焦灼了。

第三章为第二部分,呼吁离开了京都的凡百君子在此动乱关头,各宜敬身畏天。

言外之意是不可踩虚了脚招致万世羞。

一个“敬”字,两个“畏”字,既庄重又沉重,分量端的不轻。

第三部分共包含四、五、六三章,专就自身的处境与态度用墨,可谓情理兼擅。

先说兵祸与灾荒迄未断绝,要走的走了,从此不问王事,个别留下来的却又不堪谋国,唯有自己还在岗位上辛苦着,成天忧虑着。

继而说周天子执迷不悟,便佞巧言之辈受到擢拔,重用,这就使自己越
发忧虑重重。

进而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更是左右为难: 继续做官,不是得罪天子就是致怨于朋友,仕途也太可怕了。

这一切全由篇首生发出来,其态度之坦诚,情辞之真切,忧患之深沉,足以动人。

末章为第四部分,诗人“鼠思泣血”地吁请外出者“迁于王都”。

至于回到王都来做什么呢?他一不用廉价的乐观去开支票,二不用豪言壮语来煽动情绪,什么也不说,戛然而止,把思考推给了凡百君子,也推给了三千年来的读者。

周代的奴隶主统治者们,长期来受到以“畏天命”为基本特征的天命观的制约,又基于以血缘关系为根柢的世卿世禄制度,早就养成了怀土重迁的心理和情感。

诗人明知局势已不可逆转,他仍然向凡百君子反复陈词,奉劝他们回到京都,他确实是抓到了一个心理上、情感上的突破口,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他是宗周的正统派人物,纵然“覆��”在即,还是要为协调奴隶主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而竭尽愚忱。

“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独任其难的勇毅精神,赋予全诗以庄肃之气,典重之中时见悲怆。

也唯其如此,《雨无正》所贡献给我们的东西,其认识价值之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