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名校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酒精会影响肝细胞的代谢功能,例如蛋白质的降解。
据此推测,肝细胞中功能直接受到酒精影响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高尔基体C.光面内质网D.线粒体
2.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逐渐提高青霉素浓度,可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B.全部抗药性基因构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
C.青霉素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基因不断突变加强
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
3.下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应是2/3
C.Ⅰ1与Ⅲ3为携带者的概率相同D.据图分析可知a的值应是9
4.某遗传家系图如下,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均不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人群中甲病的患病概率为12%。
以下仅针对这两种遗传病而言,家系中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交换发生,II-1无致病基因,II-2为纯合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II-3与II-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8
C.III-2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I-1遗传下来的
D.III4的基因型与II-3不相同的概率为5/6
5.进行实验探究时,为减小误差、增加可信度,常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6.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其携带的“癌症蛋白”能促进新生血管异常产生,并使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内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
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
D.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据报道,某地农业示范园里,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引发人们的关注,初步调查发现西瓜的炸裂可能与使用膨大剂有关。
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CPPU),是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都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_______(至少2点)等优点。
(2)科学家以3H-CPPU处理植物,结果发现在豌豆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出现较强的放射性,提取分离具有放射性的物质,经鉴定发现是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受体),这一事实说明,CPPU是____________(选填“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也给人们带来疑虑,即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请以生长情况相同的幼龄小鼠肝细胞悬液为材料,以动物细胞培养液、CPPU可溶性液剂等作
为试剂,设计实验探究CPPU能否抑制动物细胞的增殖,请简述实验思路__________。
8.(10分)治疗性克隆是把患者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囊胚,再利用囊胚建立胚胎干细胞(ES细胞),然后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如皮肤、软骨、心脏、肝脏、肾脏等),再将组织或器官移植到病人身上。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治疗性克隆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选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ES细胞除了来自早期胚胎如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外,还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
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性)。
(3)目前生殖性克隆涉及伦理问题被各国所禁止,但治疗性克隆已获得不少国家的默许,请列举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的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
治疗性克隆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0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某研究人员用泡菜滤液为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
已知培养基由于添加碳酸钙而呈现乳白色,乳酸能溶解碳酸钙。
请回答问题:
(1)在培养乳酸菌的过程中除了满足乳酸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还必须提供_____________环境。
在纯化、分离时,应该挑选出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初筛菌种。
(2)研究人员取11mL泡菜滤液稀释114倍,然后分别取1.1mL涂布在3个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菌落的数目分别为131、136和121,则每1mL该泡菜滤液中活菌数为_______个。
此外____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利用固定化技术生产乳酸可以提高乳酸产率,固定化细胞常选用_____________法,此方法常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溶解海藻酸钠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加热;固定化酶时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0.(10分)某多年生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分别控制红色素和蓝色素合成,B基因的表达受到A基因抑制,存在AA时开红花,存在Aa时开粉红花,将纯合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1全是粉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粉红花:蓝花:白花=4:8:1:1。
回答下列问题: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2中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分析F2的表现型和比例,推知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该推论进行验证,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若用F1与某植株杂交进行验证,则可用于验证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②若用F1与蓝花植株杂交进行验证,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3)让F2中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4)请写出杂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
11.(15分)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
(1)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_______。
从功能上讲,步骤③中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培养基。
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计时。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
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失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
(3)同学乙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C,平板中部分菌落越来越稀少,因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酒精会影响肝细胞的蛋白质的降解等代谢功能,而蛋白质降解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密不可分,可见,肝细胞中功能直接受到酒精影响的细胞器是溶酶体,A正确,B、C、D均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所以其抗药性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突变,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最终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
【详解】
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染色体,A错误;
B、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包括其含有的抗药性基因在内的所有基因,B错误;
C、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产生的抗药性基因进行选择,C错误;
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系谱图:Ⅱ3患病且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
该病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说明bb=1/a,b=
【详解】
A、分析系谱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等于男性,A错误;
B、Ⅱ1与Ⅱ2婚配,Ⅱ1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因为a未知,不能计算出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B错误;
C、Ⅱ3患病,基因型为bb,其父母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其后代不患病个体基因型为Bb,所以Ⅰ1与Ⅲ3均为携带者,概率相同,C正确;
D、据图分析,Ⅱ3患病概率为1/4。
在随机人群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a一般较低,题干信息不能推算出随机人群发病率,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推断遗传病的类型并判断出图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
4、D
【解析】
题意显示乙病为伴性遗传,根据乙病患者的性状表现可知不可能是伴Y遗传,题中显示相关基因不位于X、Y的同源区,因此确定乙病的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II-5患乙病,其母亲、女儿均患乙病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根据II-1无致病基因,II-2为纯合子可以排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和常染色体显性的可能,又根据I-2的女儿不都患甲病可知,该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可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A、由分析可知,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故控制两病的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若控制甲病、乙病的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则II-3的基因型为X AB X ab,II-4的基因型为X Ab Y,则二者婚配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4,B错误;
C、III-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I-2,且II-2是纯合子,其致病基因来自于I-1和I-2,由于II-2两个致病基因是随机传递给下一代某个个体的,故III-2的致病基因可能是I-1遗传下来的,C错误;
D、II-3的基因型为X AB X ab,II-5的基因型为X AB Y,II-6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由于人群中甲病的患病概率为12%假设甲病致病基因X a的基因频率为q,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列出如下方程式:q2/2+q/2=0.12,计算结果为q=0.2,则X A的基因频率为0.8,据此可知X A X A的基因型频率为0.32,X A X a的基因型频率为0.16,据此可知II-6的基因型为X Ab X ab的概率为0.16/(0.16+0.32)=1/3,由此可以计算出III4的基因型为X AB X ab的概率为1/3×1/2=1/6,因此可知III4的基因型与II-3不相同的概率为5/6,D正确。
故选D
【点睛】
能根据遗传系谱图正确判断遗传病的致病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前提!能够正确利用发病率计算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是解答本题的难点。
5、D
【解析】
计算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长,为减小误差,增加结果可信度,可多选取几个视野,统计各时期细胞数;确定某表现型的基因型实验时,应进行多组杂交实验,以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调查某遗传病应选在家系进行,为避免误差,应多选取几个患者家庭,并绘制遗传系谱图便于分析;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应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详解】
A、计算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长,为减小误差,增加结果可信度,可多选取几个视野,统计各时期细胞数,A正确;
B、确定栗色公马(BB/Bb)的基因型时,应与多匹白马(bb)杂交,尽可能地避免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理论上样本容量越大越接近真实值,B正确;
C、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多选取几个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并绘制遗传系谱图进行分析,C正确;
D、调查发酵罐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应重复实验,而不是重复计数,D错误。
故选D。
6、B
【解析】
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②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③获得无限增值的能力。
A、肿瘤细胞发生了多个基因的突变,细胞出现无限增殖,A正确;
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错误;
C、异常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会无限增殖,细胞周期会缩短,C正确;
D、癌细胞代谢旺盛,异常新生血管形成后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生长发育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细胞分裂素取两份等量的小鼠肝脏细胞悬液,分别向其中加入含一定量CPPU可溶性液剂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和等量的普通动物细胞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种培养液中的细胞数目
【解析】
(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一样,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2)植物细胞中,只有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说明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含有3H-CPPU,可以确定3H-CPPU 是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3)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等,欲探究CPPU是否抑制动物细胞的增殖,自变量是CPPU可溶性液剂,培养液中的细胞数目是因变量,作为衡量CPPU是否抑制动物细胞增殖的指标。
【详解】
(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一样,是一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都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因为植物体内没有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酶,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2)分析题干可知,植物细胞中,经鉴定只有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含有放射性,说明细胞分裂素结合蛋白含有
3H-CPPU,根据受体与激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以确定3H-CPPU是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3)欲探究CPPU是否抑制动物细胞的增殖,自变量是CPPU可溶性液剂,培养液中的细胞数目是因变量,作为衡量CPPU是否抑制动物细胞增殖的指标,因此以生长情况相同的幼龄小鼠肝细胞悬液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CPPU是否抑制动物细胞的增殖,简单实验思路是取两份等量的小鼠肝脏细胞悬液,分别向其中加入含一定量CPPU可溶性液剂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和等量的普通动物细胞培养液,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液中的细胞数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8、核移植卵母细胞中含有诱导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或卵母细胞的全能性大于体细胞)原始性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发育的全能性治疗性克隆的终点是组织器官,目的是用于替代治疗,而生殖性克隆的终点是个体,目的是用于繁殖后代解决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
【解析】
细胞核移植是把体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形成重组细胞,卵母细胞要用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
【详解】
(1)治疗性克隆是把患者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应用了核移植技术;去核卵母细胞中因为含有诱导核基因表达的物质(或卵母细胞的全能性大于体细胞)可以作为受体细胞。
(2)ES细胞是从原始性腺和早期胚胎中获取;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等特性;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3)治疗性克隆用于治疗疾病,它的的终点是组织器官,目的是用于替代治疗,而生殖性克隆的终点是个体,目的是用于繁殖后代;治疗性克隆可以解决同种异体器官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排斥反应,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来源不足的问题。
【点睛】
本题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要对课本知识掌握准确。
9、无氧周围有透明圈2.29×227显微镜直接计数包埋小火或间断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
2、微生物的营养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2、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详解】
(2)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所以在培养乳酸菌的过程中除了满足乳酸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还必须提供无氧的环境,由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碳酸钙,在培养基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所以应该挑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初筛菌种。
(2)活菌数计数公式:C
m
V
⨯,所以活菌数目=47
130136121
10
30.
9
1
1210
++
⨯⨯
=
⨯
.个/mL;还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测定微生物数量。
(3)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溶解海藻酸钠需要小火或间断;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一般不用包埋法。
【点睛】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知识,(2)题中该培养基实质是鉴别培养基,需要考生理解鉴别的原理。
10、AaBb 3 aaBb 5 粉红花:蓝花=2:1 1/10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植物花色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__,粉红花基因型为Aa__,蓝花基因型aaB_,白花基因型为aabb;将纯合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杂交,F₁全是粉红花,其自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花色,说明F₁粉红花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二代理论上红花(AA__):粉红花(Aa__):蓝花(aaB_):白花(aabb)=4: 8: 3: 1,而实际上的比例为4: 8: 1: 1,说明蓝花中有2份杂合子aaBb不能成活。
【详解】
(1)据分析可知,F₁粉红花基因型为AaBb,F₂中红花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是AABB、AABb、AAbb。
(2)以上分析可知,致死基因是aaBb。
①若用F1与某植株杂交进行验证致死基因型是aaBb,只需选出的基因型与F1杂交的后代会出现aaBb即可,则这样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
②F1与蓝花植株(aaBB)杂交,理论上产生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但是aaBb 致死,因此后代的表现型是粉红花:蓝花=2:1。
(3)F₂中粉红花(1/4AaBB、1/2AaBb、1/4Aabb) 自交,后代中白花占(1/2×1/16+1/4×1/4) ÷(1-1/2×2/16) =1/10。
(4)杂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杂交图解如下: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子二代的表现型判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并能根据子二代特殊性状分离比判断不能成活的基因型种类。
11、石油为唯一碳源选择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不均匀划线过程接种环
上的菌种逐渐减少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
【解析】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
筛选菌株的过程要使用选择培养基,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详解】
(1)为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所以石油是唯一碳源。
从功能上讲,步骤③中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低温常压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故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应该从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开始计时。
(2)接种细菌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图B中该同学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出现图B 的结果可能是操作过程中涂布不均匀导致的。
(3)根据图示:同学乙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C,平板中部分菌落越来越稀少,因为是划线过程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随划线次数的增加接种环上的菌种逐渐减少,最后形成分散成单个菌,进而繁殖成菌落。
(4)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进一步操作是为筛选出分解石油能力最好的细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与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意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