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1变化的世界》word教案 (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变化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觉察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说出两种以上记录某一种物体变化的方法。

2.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3.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变化;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4.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

材料准备:
各种各样变化的图片、录像资料、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教学过程:
一、我知道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察觉到周围的物体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2.能从察觉到的物体变化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观察到的各种物体变化的现象。

4.能举例或用自己的话说明变化的含义,并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观察到的变化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
1.此活动分成四步进行:列举变化的事实、分析各种变化的异同、概括变化的类型和总结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把握好这四步的关系:
列举变化的事实,是后面三步的基础,在有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找出各种变化的异同。

2.列举变化事实的教学,采用个人思考、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

活动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寻找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②描述变化的过程。

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变化现象。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各组向全班汇报。

3.分析各种变化异同的教学是由小鼠标的问话引出的。

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寻找各种变化的异同,为归总分类做好准备。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各组找到的异同进行交流,完善小组的讨论结果。

4.概括变化类别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建立自己认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分类的标准,按自己制定的标准对各种变化现象进行分类。

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活动时间,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将自己知道的变化进行分类。

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通过要领概念或其他形式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

5.总结变化规律的教学:教材中的讨论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变化的基本规律:变化是事物每时每刻都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6.在讨论中,可以让学生在辩论中最后统一认识。

如果意见不统一,就留待以后的学习中去解决。

二、记录物体的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够用图画和科学术语综合描述变化的特点。

2.能坚持对一种选定的物体进行长期的观察,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记录下来。

实施过程:
此教学活动分为三步进行:
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使用过的各种记录表。

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以前学生用过的记录表制成课件展示。

提出思考问题;在观察家里种植的花的生长时,你是怎样记录的?通过讨论,学生最好能总结出:
记录的过程为:
记录——观察——统计
记录的内容为:
时间、数量、观察到的新现象
记录结果的利用:
制作统计图——对统计图的分析——预测发展趋势
2.教师讲述记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学生对以前所做的记录表垢回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讲述,讲述的要点应包括:
(1)教学设计变化时段应包括: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记录。

(2)教学设计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变化现象、变化的数量。

(3)教学设计记录的方法可用:日记的方法、表格的方法、统计图记录的方法、图画、照片、录像等形象记录的方法。

(4)教学设计要根据所观察的不同变化,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

3.设计一种记录表,对自己感兴趣的变化进行记录。

教师应提示学生选择变化时间在一天或两天的变化现象进行记录。

由于本册主要研究“变化”,包括天气的变化,生物的
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等到,因此帮助学生学习,认识到使用不同的记录变化的方法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