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天津市地理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天津市地理上册期末同步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一夜
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D.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答案:B
解析:
A.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而不是一天一夜,故A错
误。

B.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故B正确。

C.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也是自西向东,故C错误。

D.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约365.25天,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正圆轨道
B. 是一个椭圆轨道
C. 太阳位于公转轨道的中心
D.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B
解析:
A.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故A错误。

B.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故B正确。

C. 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而不是中心,故C错误。

D.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长轴和半短轴都是相对固定的,但公转轨道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即轨道半径)是变化的,故D错误。

3.郴州市位于北半球,关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C. 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不变
D.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答案:D
解析:
A. 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郴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故A错误。

B. 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郴州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B错误。

C.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至日达到最大,冬至日达到最小,春秋分时适中,故D正确。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北极点
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但不相交
答案:B
解析:
A.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错误。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与赤道平行,故B正确。

C.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即北极点和南极点,故C错误。

D.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且所有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故D错误。

5.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B.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地球绕地轴自转
D.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C
解析:
A.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是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而不是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故A错误。

B. 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但不导致昼夜交替,故B错误。

C. 地球绕地轴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即同一地点昼夜不断更替,故C正确。

D.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影响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但单独的自转即可导
致昼夜交替,故D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
答案:ABD
解析: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A正确;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B正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错误;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D正确。

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相同
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产生昼夜更替
D. 地球自转和公转都围绕太阳进行
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A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公转的周期约为365.25天,B错误;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C错误;地球自转围绕地轴进行,公转围绕太阳进行,
D错误。

3.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B.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D. 大气受热过程只与太阳辐射有关
答案:ABC
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如反射、散射和吸收,B正确;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减少地面热量损失,C正确;大气受热过程除了与太阳辐射有关外,还与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密切相关,D错误。

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B.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部分
C. 地幔是地球的固态外壳
D.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答案:ABD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A正确;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坚硬部分,B正确;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主要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错误;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和密度极大,D正确。

5.下列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B.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固结成岩
C.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D. 地质作用进行得非常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答案:AC
解析: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A正确;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固结成岩是外力作用的表现,B错误;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C正确;地质作用有的进行得非常缓慢,如风化作用,有的进行得非常迅速,如火山喷发,D错误。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并且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
答案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确实是自西向东,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2.地球表面的水域都是海水,没有淡水。

(×)
答案解析:地球表面的水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其中海洋中的水是海水,但湖泊、河流以及冰川中的水是淡水,所以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
答案解析: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确实是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4.岩石圈只包括地壳部分,不包括地幔。

(×)
答案解析:岩石圈包括了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所以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5.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而岩石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

(√)
答案解析: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而岩石则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基础,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6.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

(×)
答案解析: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变质岩是由已存在的岩石在地下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等作用形成的,因此不是所有岩石都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形成,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7.褶皱是岩层在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时,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

(√)
答案解析:褶皱是岩层在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时,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这个描述是正确的。

8.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
答案解析: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这个描述是地质学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是正确的。

9.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全部都是由内力作用引起的。

(×)
答案解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引起的,而非全部由内力作用引起,所以这个描述是错误的。

10.洋流是指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答案解析:洋流是指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个描述是准确的。

1.(3分)
填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自转周期约为______ 小时,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自西向东;24;昼夜更替(或时差)
2.(3分)
填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是______ ,移动规律是______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______ 运动。

答案:地球绕太阳公转;春分日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直射赤道,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往返
3.(3分)
填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由______ 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为______ 。

答案:赤道;0°
4.(3分)
填空:地球公转时,其轨道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为______ ,这个夹角几乎不变,使得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获得______ 的热量多,成为热带。

答案:66°34′(或黄赤交角);太阳辐射
5.(3分)
填空: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呈______ 的夹角,且北极始终指向______ 星附近。

答案:66°34′(或黄赤交角);北极(或北斗)
题目1(5分)
简述我国南北方地区在气候、地形、农业等方面的主要差异。

答案1:
气候方面,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地形方面,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北方地区多平原和高原,地势相对平坦。

农业方面,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茶叶、甘蔗等热带亚热带作物;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温带作物。

题目2(5分)
分析湖南省郴州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简述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答案2: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毗邻广东、广西两省,是湖南省的南大门,也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通枢纽。

郴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包括: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农业基础良好,农产品种类丰富;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题目3(5分)
简述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并提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答案3:
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空分布不均。

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减少水资源浪费;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污染;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如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但需注意防止过度开采导致的环境问题。

题目4(5分)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郴州市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4: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郴州市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对农业生产产生多方面影响。

气温升高可能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但同时也可能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

降水模式改变可能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

为了应对这些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推广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