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古诗词阅读之七上附录后4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 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云层,也激 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 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 雨景,吟成了此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回去,我还没确定, 巴蜀之地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涨满 了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一起剪那 西窗的烛花,那时再告诉你,巴山今 夜下着雨时,我心里的情思。
理解型默写 1.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 古人不同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2.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 是: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3.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两句诗是诗人爱秋的“证据”。
2.“巴山夜雨涨秋池”的作用。 (1)巴山秋夜,大雨忽至,水涨秋池。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地 点以及环境,遥远惨淡。 (2)渲染凄凉伤感的气氛,衬托羁旅之愁,不得归之苦,思乡 之苦。 (3)引出下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代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人 。
本诗通过写巴山夜雨的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诗词赏析
1.“君问归期未有期”赏析。
(1)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无法确定归期。 (2)友人在问,游子在答,一问一答,感情真挚。天各 一方,超越时间空间。 (3)表达羁旅之愁,不得归之苦,思乡之苦。
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 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 (情景交融),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 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
默写自测
记忆型默写
1.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4.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具体描绘明丽秋景的诗句 是: 晴空一鹤排云上 。
迁移扩展
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 。
秋词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同: 二者立意相似,都是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独特的美 ,颂秋。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异: 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 ,咏秋色以颂情操清 白。
拓展积累
关于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4.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不遵守规则的背后,是道德素质的低下,文化教养的缺失。所以说,尊重和 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种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写成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选取素材时,要做到新颖、独特、真实 且具有说服力;写成记叙文,主旨鲜明,叙事完整,细节传神,表达真情实感。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有 “ 诗豪 ”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 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 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 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 有《刘梦得文集》40卷。 《秋词(其一)》选自《刘禹锡集》 卷二十六,此题下共有诗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夜雨寄北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 襟抱未尝开”,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裕) 的朋党之争中。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 在那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因而对夫妻 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诗词赏析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 ”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这个动词形象地 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 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 么?
参考: 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
秋词(其一) 刘禹锡
前两句: 古:悲秋
我:赞秋
议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两句: 晴空一鹤 描写
便引诗情 抒情
奋发向上、乐观豁达
《秋词》是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朗州后所作。可 贵的是,刘禹锡在遭受严重的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转而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 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 怀。
中考专项复习:古诗词阅读之 七年级上册 附录后四首
【主题界定】
隐瞒疫情害人害己,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公 民“规则”意识的缺失。生活处处有规则,规则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 规则虽说是特定的,但遵守规则主要依靠的是社会成员内心对规则的尊重。遵 守规则给我们每人都会带来好处。比如,人们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每个人的 生命安全就有了保障。写作时可以从遵守规则的好处和不遵守规则的严重后果 正反两方面来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