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RLC交流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的教学探讨-4页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C、RLC交流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的教学探讨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项目(项目编号:2010BSJJ030)的研究成果。
因此,研究暂态过程的目的就是认识和掌握这种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的规律,在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暂态过程的特性,同时也必须预防它所产生的危害。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电路暂态特性的研究,不仅使学生对交流电路的暂态特性有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并且实验过程中会涉及到示波器的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示波器的认识和使用,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知识,由于部分学生利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欠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因此,指导老师需要针对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本文就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
一、实验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电压由一个值跳变到另一个值时称为“阶跃电压”。
在阶跃电压作用下,电阻、电容和自感线圈组成的电路的状态会由一个平衡态跳变到另一个平衡态,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暂态过程。
[1,2]在此期间电路中的电流及电容、自感线圈上的电压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称为电路的暂态特性。
这一过程主要由电容、自感线圈、电阻的特性所决定。
1.实验内容
本实验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RC串联电路开始研究其暂态特性,然后在RC电路的基础上进行RLC串联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是:(1)观测RC串联电路在不同的时间常数下的暂态过程曲线,分
析波形变化规律,理解时间常数τ的物理意义;(2)观测RLC串联电路不同阻尼状态的暂态过程的阻尼振荡规律,用示波器测量欠阻尼时的振荡周期和时间常数。
实验中选择方波作为信号源进行实验,以普通示波器进行观测。
2.实验步骤
(1)RC串联电路的实验步骤:1)RC串联电路的连接;2)交流方波电源幅值与频率调节;3)选择合适的R、C值,确定时间常数;4)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通过示波器观测RC电路不同时间常数下UC或UR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时间常数对波形的影响规律。
(2)RLC串联电路的实验步骤:1)RLC串联电路的连接;2)交流方波电源幅值与频率调节;3)选择合适的L、C值,确定临界参数,调节R 值大小,观察三种阻尼振荡时Uc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研究不同状态下波形的变化规律;4)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欠阻尼状态时的波形图,求出其振荡周期T和时间常数τ。
二、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RC、RLC交流电路的暂态特性研究”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1)不理解实验中为什么使用方波电源。
(2)交流电源的频率调节不合适,致使示波器上观测的波形图不完整,不能准确的得到实验结果。
(3)对RC电路,时间常数值选择不合理,导致观测的波形图变化不
大,得出错误的结论。
(4)对于RLC电路,对电路的几种阻尼状态理解不够深入,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的R、L、C值,进而得到相应状态的波形图。
(5)根据RLC电路的欠阻尼状态波形图,不能正确得到其欠阻尼时的振荡周期和时间常数,认为方波宽度就是欠阻尼状态的振荡周期(如图1所示,t1和t2之间的时间差)。
2.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RC、RLC交流电路的暂态特性的计算机模拟软件来辅助预习实验,熟悉仪器的操作,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实验操作之前需向学生做相关的介绍,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
(1)实验中输入方波讯号如图2所示。
方波(或称矩形波)讯号的周期为T,其电压变化的特点是:a~b电压为E,b~c电压为零,以后周而复始,形成阶跃式电压;该讯号电压变化的周期较短,在电路中相当于断续开关,使电路的变化过程是短暂的瞬态过程。
(2)根据时间常数τ,选择合适的方波频率f。
一般要求方波的周期T>10τ,这样能较完整地反映暂态过程,并且选用合适的示波器扫描速度,以完整地显示暂态过程。
(3)进行RC电路暂态过程实验时,时间常数值之间的差值要大些。
比如使两个相邻的时间常数相差10倍以上的关系,这样就能明显的看出时间常数的变化对波形的影响。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