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
目录
1.背景 2. 冈特·兰堡简介 3.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4. 结语
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 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 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 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现 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 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 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它反对所有传 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 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 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 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 纵观冈特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 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 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 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 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 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 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 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人联 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 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他执着地用理 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 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 的作品中。
• 图中的书被手握住, 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 体,书似乎悬浮在空 中并投下阴影,营造 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 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 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 计理念。
• 图中书上的手有只笔, 这只笔将书的一维空间 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 转化,自然而有力。笔 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 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 生。这种视觉的空间转 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 视线开始流动最终定格 在下面的字母上。
•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 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土豆削 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 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 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 起。图中的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 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 高纯度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
冈特·兰堡简介
• 冈特·兰堡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1958年 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年广告代理机构的艺术总监,设 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在此期间,他创建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1968年 迁到法兰克福,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平面设计 专业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冈特·兰 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 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 设计师"。
•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 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 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 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 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 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 面效果的突破。
• 在兰堡的作品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 那就是兰堡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通过元 素的密集获得张力凸显效果是兰堡尝试的又一 种方法。下列图片中的社会文化招贴就是兰堡 运用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感知这些画 面不动的式样时,又感受到了一种运动的具有 倾向性的张力。
• 图中密密麻麻的人头让 人感觉压抑,人群似乎 在由远而近地蠕动,并 有向纸边涌出的运动趋 势。这种“不动之动”具有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一 幅静止的平面作品的运 动感往往和构成平面作 品本身的骨架有关,它 的运动方向基本上和构 造骨架的主轴方向一致。
• 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 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 完善。土豆与黑色背景在色 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 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 体性更强。通过轮廓线和色 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 体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纵深 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 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 是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 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 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 和色相上的差异。
•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他往往把 平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在兰堡眼中,书 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每年至少为S·费 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 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 兰堡借助一个元素,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 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 式样或者三个式样。如以下作品中,背景是第 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 和灯泡构成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 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 空间,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 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 图中基本元素的环形 聚集,构成了画面中 螺旋的空洞,这种圆 形构成具有的运动特 征就是以圆心为中心 向外呈发射状运动。
• 图中锥形聚集的运动特 征则是从顶点向等腰三 角形的底边方向呈发射 状运动。因为具备了这 种运动的倾向性,平面 中的画面不再单调,反 而凸显出一种具有倾向 性的张力。如此,人们 的视觉锁定在元素的聚 集点,疏密得当的安排 使得画面的聚集发散效 果更加强烈。
冈特·兰堡作品探析
•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 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 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 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 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 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 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 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堡 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 冈特·兰堡的每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 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 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其 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 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
班级:包设0510班 指导:罗咸辉
成员:王文杰 唐雅娟 梁小欧
作品赏析
岗特·兰堡为基尔市剧院设计的招贴
岗特·兰堡为德国汉堡市青年剧院设计的招贴
结语
• 之所以喜欢冈特·兰堡,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多存在于生 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创作元 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
• 他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素都 让位于视觉功能。在形式手法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 方法来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无论是空间的创造、式 样的转换,还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兰堡 追求的是平面视觉效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 自由化。
• 图中亦有异曲同工之 妙。这种视觉引导式 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 难忘。
下图是将光线巧妙地运用在书籍的投影上,似乎书籍由内向 外透着一股亮光。书上的窗户和灯泡都是将书从平面转换到 空间的一个过渡,这些过渡让人们更想探寻亮光后面的另一
个空间。
• 图中的文化招贴中两 本书直接交叉,纯粹 的制造出一种强烈的 立体空间感。这是兰 堡最直白的表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