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胸痛的鉴别诊断-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膜腔:胸膜炎, 胸膜间皮瘤
ppt课件
血管源性:胸主 动脉夹层,主动 脉缩窄
纵隔源性:淋巴 瘤等
消化系统源性:反流 性食管炎,膈下脓肿 等
2
病因
胸内结构病变
心源性胸痛
非心源性胸痛 大血管病变 呼吸系统疾病 纵隔和膈肌的疾病 食管疾病
ppt课件
3
病因
胸壁组织疾病 皮肤及皮下组织
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
并存病
心脏超声:疑其它心脏病、肺栓塞、AMI待定、AD
动脉血气 D-dimer:疑PpEpt课件
16
病史
年龄 疼痛的部位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时间及影响因素、缓解因素 疼痛的伴随症状 既往史
ppt课件
17
胸痛的部位
许多疾病引起的胸痛常有一定的部 位,部分尚有固定的放射区
胸壁疾病多于固定部位,局部压痛 带状疱疹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
织炎、肋骨损伤、颈椎病变等
ppt课件
15
胸痛诊断流程
1.详细询问病史:性质、诱因、部位、放射、持续时
间、缓解方法、与既往异同、年龄、CAD危险
因素、其它病史
2.体检:心肺 胸廓 上腹部为重点
3.ECG
4.怀疑心肌缺血:TnI/TnT
5.疑及其它疾病时选择辅助检查:
胸片:疑AD、食管病、肺疾患、胸廓病、
对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夹层诊断意义较大 帮助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血管造影 放射性核素
ppt课件
10
急性胸痛诊断思路
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ECG、胸片、酶学等) 区分胸痛来源:心源性(冠状动脉)或
非心源性 判断危险度
ppt课件
11
胸痛的危险分类
高危胸痛:指可能迅速危急及病人生命的胸痛 低危胸痛:指慢性胸痛或不会立即威胁生命的胸痛
ppt课件
37
肺栓塞(1)
体循环静脉或右心内血栓栓子脱落进入肺循 环,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称肺栓塞;
由于肺栓塞或肺血栓形成,引起肺组织缺氧 坏死者称肺梗死 ;
常见诱因:心脏病、职业、长期卧床、新近 手术或外伤。
ppt课件
38
肺栓塞(2)
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和疼痛,发生率≥80% ; 胸膜性疼痛:邻近胸膜纤维素炎症;膈胸膜受累
急性心包炎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主动脉窦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
肺动脉疾病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症、肺动脉瘤
ppt课件
5
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血胸、血气胸
气管与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
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道裂孔疝、食道肿瘤、食管憩室
胸腺疾病
ppt课件
6
病因
纵隔疾病
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
ppt课件
22
影响胸痛的因素
胸膜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自发性气胸: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胸壁疾病:局部压迫或胸廓活动时加剧 食管疾病:吞咽食物时发作或加剧 脊神经后根疾病:转身时加剧
ppt课件
23
胸痛的伴随症状
咳嗽和咯血:呼吸道疾病所致 吞咽困难:食管、纵隔疾病所致 有特定体位缓解:
心包炎:坐位及前倾位 食管裂孔疝:立位
ppt课件
28
胸部X线
胸部X线片可在床旁快速进行,对急诊胸 痛病人应常规进行检查
对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均有很高的 特异性
对胸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性胸痛病人也能早 期发现间接征象
ppt课件
29
超声心动图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胸痛中评价危重患者有无法估量 的重要价值
在急诊胸痛中主要用于诊断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主动 脉夹层、心脏压塞等
3.发热:约40%患者低-中等度发热,少数早期高热。
ppt课件
40
肺栓塞诊断(4-1)
病史:长期卧床、下肢/盆腔手术、下肢静脉炎、 在用避孕药
临床特点:起病突然、胸膜胸痛、呼吸困难、咯 血、HR↑、RR↑、紫绀、晕厥、 休克
辅助检查:血气、D-dimer、胸片、心电图 特殊检查: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
共同临床特征:
疼痛持续
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胸壁局部无压痛,部位较局限,但可沿神经 分布向肩背或上腹部传导
多伴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常伴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胸部体检与X 线检查常可发现病变
ppt课件
27
食道病变之胸痛特点
可导致胸痛的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食管憩室 食管癌 食管痉挛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破裂
肺CTPA 、MR
ppt课件
41
肺栓塞诊断(4-2)
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图形,电轴右偏,可见肺型P波及右束支传 导阻滞图形;
X线楔状阴影;
动脉血气: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D-Dimer>500µg/L;
多排强化CT可确诊!
D-Dimer 对急诊排除肺栓塞有帮助,短期2次测定均低< 500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肺动脉栓塞;
ppt课件
31
ACS之AMI(2)
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束 支阻滞
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右束 支阻滞
ppt课件
32
ACS之AMI(3)
Ⅰ、Ⅱ、aVF、 V4-V6 ST段压低
ST段无压低,V1-V4 T 波倒置
ppt课件
33
ACS之AMI(4)
心肌酶
肌红蛋白:2h升高,12h高峰,1-2d正常 cTnI:3-4h升高,12-24h高峰,7-10d正常 cTnT:3-4h升高,24-48h高峰,10-14d正常 CK-MB:4h升高,16-24h高峰,3-4d正常
ppt课件
20
胸痛持续时间
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持续1-5min 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长,且不易缓解 炎症、肿瘤、栓塞或梗塞:疼痛呈持续性 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疼痛为阵发性
ppt课件
21
影响胸痛的因素
心绞痛:
诱发:用力或精神紧张时 缓解:含服硝酸甘油片
心肌梗死: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心脏神经官能症:运动时反而好转 心包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急诊超声是致命性、非缺血性胸痛诊断的必要手段
ppt课件
30
ACS之AMI(1)
临床表现
先兆、胸痛、全身症状、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心电图改变
STEMI:病理性Q波:坏死区;ST段抬高:损伤 区;T波倒置:缺血区
NSTEMI:普遍导联ST段压低≥0.1mV,aVR导联 ST段抬高,对称性T波倒置; 仅有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 心肌核素扫描
ppt课件
34
ACS之AMI(5)
不典型心绞痛
胸外疼痛、胃肠道症状 意识障碍、精神改变、虚弱、焦虑 乏力、眩晕、晕厥 心悸、心衰、休克、心律失常 脑梗死、肢体动脉栓塞 无症状
脐以上部位痛均要ppt课常件 规行心电图检查 35
ACS之AMI(6)
胸痛症状持续、怀疑急性心梗,但心电图为非诊断性,应 每隔5-10min重复检查18导联心电图
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及静脉怒张则提示 致命性胸痛(心包压塞、急性心梗、巨大肺 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
ppt课件
24
既往史
有无类似胸痛发作史 其他系统病史
ppt课件
25
胸壁疾病之胸痛特点
临床特征: 胸痛常固定于病变所在的部位,且此处有明显压痛 胸廓活动时胸痛加剧
ppt课件
26
呼吸系统病变之胸痛特点
高危非心源性疼痛: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 急性心包压塞 食管破裂
ppt课件
14
低危胸痛
肺部疾病: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间皮瘤等 纵隔病变:纵隔炎、纵隔气肿等 心包疾病:心包炎等 消化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或食道溃疡、
胆囊炎等 颈或胸壁组织病变:带状疱疹、肋软骨炎、蜂窝
51
主动脉夹层
Ⅰ型
Ⅱ型
Ⅲa型
ppt课件
Ⅲb型
52
主动脉夹层
腹部脏器疾病
膈下脓肿、肝脓肿、肝癌、消化性溃疡穿孔、 肝胆道疾病、脾梗死
ppt课件
7
实验室检查
初始ECG:有助于确定中-高危的ACS患者 血常规检查:感染 肌钙蛋白和心肌酶学:心肌损害
应用肌钙蛋白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早期血运重建
D-二聚体:急性肺栓塞 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
ppt课件
8
心肌损伤标记物
神经系统病变
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多发性硬化
肌肉病变
外伤、肌炎、皮肌炎
骨骼及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结核性胸椎炎、化脓性骨髓炎、骨肿 瘤、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4
病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状动脉与心肌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梗阻型心肌病
心瓣膜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病
二尖瓣膜病、主动脉瓣膜病、法乐氏四联症
>500μg/L不能确诊肺栓塞,其它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 栓形成时D-Dimer也升高。
ppt课件
42
肺血栓栓塞症
SIQIIITIII:I导联深大S波,III导联病理性Q 波及倒置T波
ppt课件
43
肺血栓栓塞症
ppt课件
44
主动脉夹层(1)
概念:指各种原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 主动脉内血流从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 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扩展, 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
急性下壁心梗应立即加做右胸导联,因为V4R导联ST段抬高 约半数在起病10h后消失,易导致右心梗漏诊
ppt课件
36
ACS之AMI(7)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或急性心梗形成过程中,部分病人的胸 痛症状断断续续,不能凭借胸痛缓解期“正常”心电图 而放弃高危胸痛的警惕性,放病人回家,应留院观察
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演变缓慢且不明显,一定要细 心、慎重,以免漏诊
可向肩或腹部放射;胸骨后疼痛似心肌梗死; 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焦虑,可能为疼痛或低
氧血症所致; 晕厥: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ppt课件
39
肺栓塞(3)
1.呼吸系统体征:
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啰音或哮鸣音;肺野偶可 闻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
2.循环系统体征:
心动过速;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 休克;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P2亢进或分裂;三 尖瓣收缩期杂音及急慢性肺心病相应表现 ;
概念
发生胸部范围内的疼痛感受 任何原因所导致的解剖学胸部范围内的任何不适 包括由于胸部疾患可能表现为其他部位的疼痛
ppt课件
1
胸痛病因
肺源性:肺栓塞,COPD, 自发性气胸,肺部炎症性 病变,肿瘤,外伤性气胸, 支气管扩张
心源性:ACS,稳定型心 绞痛,心肌病,心肌炎, 二尖瓣脱垂,急性心包炎
胸廓:外伤骨折, 肋骨软骨炎,肋间 神经痛(带状疱疹)
ppt课件
12
高危胸痛识别
持续性胸痛伴呼吸困难,出冷汗,胸部重压感, 放射至上腹、咽、肩背部,复发性胸痛
神志差 R >24次/分,严重呼吸困难 HR<40 次/分或>100次/分,肢端发冷,颈静
脉怒张 ECG :ST段抬高或压低,严重心律失常 SatO2<90%
ppt课件
13
急诊常见的高危胸痛
高危心源性疼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UAP、AMI)
ppt课件
47
主动脉夹层(2)
有以下表现患者应考虑有无急性主动脉夹层:
疼痛:胸痛、背痛、腹痛,突发、剧烈、持续, 部位提示裂口
晕厥、休克、虚脱 灌注不足(CNS、肠系膜、心肌、肢体缺血) 血压变化(增高、降低、两侧不对称)
ppt课件
48
主动脉夹层(3)
注意 发病的突然性
早期症状和体征的波动性(包括神经症状)
疼痛的持续性和移行性
重视 病史和认真查体—早期识别关键
特别是周围血管的检查—
放宽
包括腹部听诊 影像学检查—胸片 ECG -常规
CTA TEBiblioteka —需放宽ppt课件49
胸片情况
ppt课件
50
主动脉夹层诊断(4)
X线见上纵隔或主动脉影增宽 UCG CT、核磁(MRI) 主动脉造影诊断的准确率95%
ppt课件
注意时间特征 肌钙蛋白T ( TnT ) 肌钙蛋白 I ( Tn I ) 肌红蛋白(3-6hr除外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及CK-MB(>7hr阴性预测性高,TnT与TnI对诊断AMI的特异性与敏感 性高)
ppt课件
9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胸部CT、CTA、MRI 超声心动图
中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 促发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 死亡率高
ppt课件
45
主动脉夹层
中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 促发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 症状:复杂、多样
ppt课件
46
主动脉夹层
各种压迫症状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心梗、心脏压塞 脑、脊髓神经系统症状,喉返神经(声嘶) 破入胸、腹腔、气管、支气管、食道 肠系膜动脉引起急腹症 肾动脉引起腰痛、血尿、肾衰、肾性高血压 髂动脉引起下肢缺血、坏死
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 感
ppt课件
18
胸痛的部位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或心前区,且放射到 左肩和左上臂内侧
食管疾患、隔疝、纵隔肿瘤: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栓塞:患侧剧烈胸痛
ppt课件
19
胸痛的性质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压榨样痛,伴压迫感或窒息感 主动脉夹层:侵蚀胸壁时呈剧烈撕裂样痛 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胸部闷痛 肋间神经痛: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肌痛:酸痛 骨痛:酸痛或锥痛 食管炎、膈疝:灼痛或灼热感
ppt课件
血管源性:胸主 动脉夹层,主动 脉缩窄
纵隔源性:淋巴 瘤等
消化系统源性:反流 性食管炎,膈下脓肿 等
2
病因
胸内结构病变
心源性胸痛
非心源性胸痛 大血管病变 呼吸系统疾病 纵隔和膈肌的疾病 食管疾病
ppt课件
3
病因
胸壁组织疾病 皮肤及皮下组织
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
并存病
心脏超声:疑其它心脏病、肺栓塞、AMI待定、AD
动脉血气 D-dimer:疑PpEpt课件
16
病史
年龄 疼痛的部位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时间及影响因素、缓解因素 疼痛的伴随症状 既往史
ppt课件
17
胸痛的部位
许多疾病引起的胸痛常有一定的部 位,部分尚有固定的放射区
胸壁疾病多于固定部位,局部压痛 带状疱疹呈多数小水疱群,沿神经
织炎、肋骨损伤、颈椎病变等
ppt课件
15
胸痛诊断流程
1.详细询问病史:性质、诱因、部位、放射、持续时
间、缓解方法、与既往异同、年龄、CAD危险
因素、其它病史
2.体检:心肺 胸廓 上腹部为重点
3.ECG
4.怀疑心肌缺血:TnI/TnT
5.疑及其它疾病时选择辅助检查:
胸片:疑AD、食管病、肺疾患、胸廓病、
对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夹层诊断意义较大 帮助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血管造影 放射性核素
ppt课件
10
急性胸痛诊断思路
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ECG、胸片、酶学等) 区分胸痛来源:心源性(冠状动脉)或
非心源性 判断危险度
ppt课件
11
胸痛的危险分类
高危胸痛:指可能迅速危急及病人生命的胸痛 低危胸痛:指慢性胸痛或不会立即威胁生命的胸痛
ppt课件
37
肺栓塞(1)
体循环静脉或右心内血栓栓子脱落进入肺循 环,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称肺栓塞;
由于肺栓塞或肺血栓形成,引起肺组织缺氧 坏死者称肺梗死 ;
常见诱因:心脏病、职业、长期卧床、新近 手术或外伤。
ppt课件
38
肺栓塞(2)
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突然死亡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和疼痛,发生率≥80% ; 胸膜性疼痛:邻近胸膜纤维素炎症;膈胸膜受累
急性心包炎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主动脉窦动脉瘤、夹层主动脉瘤
肺动脉疾病
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症、肺动脉瘤
ppt课件
5
病因
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疾病
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血胸、血气胸
气管与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
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道裂孔疝、食道肿瘤、食管憩室
胸腺疾病
ppt课件
6
病因
纵隔疾病
纵隔炎、纵隔肿瘤、纵隔气肿
ppt课件
22
影响胸痛的因素
胸膜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自发性气胸: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胸壁疾病:局部压迫或胸廓活动时加剧 食管疾病:吞咽食物时发作或加剧 脊神经后根疾病:转身时加剧
ppt课件
23
胸痛的伴随症状
咳嗽和咯血:呼吸道疾病所致 吞咽困难:食管、纵隔疾病所致 有特定体位缓解:
心包炎:坐位及前倾位 食管裂孔疝:立位
ppt课件
28
胸部X线
胸部X线片可在床旁快速进行,对急诊胸 痛病人应常规进行检查
对气胸、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均有很高的 特异性
对胸主动脉夹层等致命性胸痛病人也能早 期发现间接征象
ppt课件
29
超声心动图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胸痛中评价危重患者有无法估量 的重要价值
在急诊胸痛中主要用于诊断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主动 脉夹层、心脏压塞等
3.发热:约40%患者低-中等度发热,少数早期高热。
ppt课件
40
肺栓塞诊断(4-1)
病史:长期卧床、下肢/盆腔手术、下肢静脉炎、 在用避孕药
临床特点:起病突然、胸膜胸痛、呼吸困难、咯 血、HR↑、RR↑、紫绀、晕厥、 休克
辅助检查:血气、D-dimer、胸片、心电图 特殊检查: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
共同临床特征:
疼痛持续
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
胸壁局部无压痛,部位较局限,但可沿神经 分布向肩背或上腹部传导
多伴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常伴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胸部体检与X 线检查常可发现病变
ppt课件
27
食道病变之胸痛特点
可导致胸痛的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食管憩室 食管癌 食管痉挛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破裂
肺CTPA 、MR
ppt课件
41
肺栓塞诊断(4-2)
心电图呈SⅠQⅢTⅢ图形,电轴右偏,可见肺型P波及右束支传 导阻滞图形;
X线楔状阴影;
动脉血气: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D-Dimer>500µg/L;
多排强化CT可确诊!
D-Dimer 对急诊排除肺栓塞有帮助,短期2次测定均低< 500μg/L可基本排除急性肺动脉栓塞;
ppt课件
31
ACS之AMI(2)
急性下壁心梗合并右束 支阻滞
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右束 支阻滞
ppt课件
32
ACS之AMI(3)
Ⅰ、Ⅱ、aVF、 V4-V6 ST段压低
ST段无压低,V1-V4 T 波倒置
ppt课件
33
ACS之AMI(4)
心肌酶
肌红蛋白:2h升高,12h高峰,1-2d正常 cTnI:3-4h升高,12-24h高峰,7-10d正常 cTnT:3-4h升高,24-48h高峰,10-14d正常 CK-MB:4h升高,16-24h高峰,3-4d正常
ppt课件
20
胸痛持续时间
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持续1-5min 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长,且不易缓解 炎症、肿瘤、栓塞或梗塞:疼痛呈持续性 平滑肌痉挛或血管狭窄缺血:疼痛为阵发性
ppt课件
21
影响胸痛的因素
心绞痛:
诱发:用力或精神紧张时 缓解:含服硝酸甘油片
心肌梗死: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心脏神经官能症:运动时反而好转 心包炎: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
急诊超声是致命性、非缺血性胸痛诊断的必要手段
ppt课件
30
ACS之AMI(1)
临床表现
先兆、胸痛、全身症状、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心电图改变
STEMI:病理性Q波:坏死区;ST段抬高:损伤 区;T波倒置:缺血区
NSTEMI:普遍导联ST段压低≥0.1mV,aVR导联 ST段抬高,对称性T波倒置; 仅有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 心肌核素扫描
ppt课件
34
ACS之AMI(5)
不典型心绞痛
胸外疼痛、胃肠道症状 意识障碍、精神改变、虚弱、焦虑 乏力、眩晕、晕厥 心悸、心衰、休克、心律失常 脑梗死、肢体动脉栓塞 无症状
脐以上部位痛均要ppt课常件 规行心电图检查 35
ACS之AMI(6)
胸痛症状持续、怀疑急性心梗,但心电图为非诊断性,应 每隔5-10min重复检查18导联心电图
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及静脉怒张则提示 致命性胸痛(心包压塞、急性心梗、巨大肺 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
ppt课件
24
既往史
有无类似胸痛发作史 其他系统病史
ppt课件
25
胸壁疾病之胸痛特点
临床特征: 胸痛常固定于病变所在的部位,且此处有明显压痛 胸廓活动时胸痛加剧
ppt课件
26
呼吸系统病变之胸痛特点
高危非心源性疼痛: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 急性心包压塞 食管破裂
ppt课件
14
低危胸痛
肺部疾病: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胸膜疾病:胸膜炎、胸膜间皮瘤等 纵隔病变:纵隔炎、纵隔气肿等 心包疾病:心包炎等 消化道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或食道溃疡、
胆囊炎等 颈或胸壁组织病变:带状疱疹、肋软骨炎、蜂窝
51
主动脉夹层
Ⅰ型
Ⅱ型
Ⅲa型
ppt课件
Ⅲb型
52
主动脉夹层
腹部脏器疾病
膈下脓肿、肝脓肿、肝癌、消化性溃疡穿孔、 肝胆道疾病、脾梗死
ppt课件
7
实验室检查
初始ECG:有助于确定中-高危的ACS患者 血常规检查:感染 肌钙蛋白和心肌酶学:心肌损害
应用肌钙蛋白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早期血运重建
D-二聚体:急性肺栓塞 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
ppt课件
8
心肌损伤标记物
神经系统病变
肋间神经炎、神经根痛、多发性硬化
肌肉病变
外伤、肌炎、皮肌炎
骨骼及关节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结核性胸椎炎、化脓性骨髓炎、骨肿 瘤、急性白血病
ppt课件
4
病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状动脉与心肌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梗阻型心肌病
心瓣膜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病
二尖瓣膜病、主动脉瓣膜病、法乐氏四联症
>500μg/L不能确诊肺栓塞,其它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 栓形成时D-Dimer也升高。
ppt课件
42
肺血栓栓塞症
SIQIIITIII:I导联深大S波,III导联病理性Q 波及倒置T波
ppt课件
43
肺血栓栓塞症
ppt课件
44
主动脉夹层(1)
概念:指各种原因造成主动脉壁内膜破裂, 主动脉内血流从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 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扩展, 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
急性下壁心梗应立即加做右胸导联,因为V4R导联ST段抬高 约半数在起病10h后消失,易导致右心梗漏诊
ppt课件
36
ACS之AMI(7)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或急性心梗形成过程中,部分病人的胸 痛症状断断续续,不能凭借胸痛缓解期“正常”心电图 而放弃高危胸痛的警惕性,放病人回家,应留院观察
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演变缓慢且不明显,一定要细 心、慎重,以免漏诊
可向肩或腹部放射;胸骨后疼痛似心肌梗死; 慢性肺梗塞:可有咯血、焦虑,可能为疼痛或低
氧血症所致; 晕厥:常是肺梗塞的征兆!
ppt课件
39
肺栓塞(3)
1.呼吸系统体征:
呼吸增快;紫绀;肺部湿啰音或哮鸣音;肺野偶可 闻肺血管杂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
2.循环系统体征:
心动过速;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 休克;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P2亢进或分裂;三 尖瓣收缩期杂音及急慢性肺心病相应表现 ;
概念
发生胸部范围内的疼痛感受 任何原因所导致的解剖学胸部范围内的任何不适 包括由于胸部疾患可能表现为其他部位的疼痛
ppt课件
1
胸痛病因
肺源性:肺栓塞,COPD, 自发性气胸,肺部炎症性 病变,肿瘤,外伤性气胸, 支气管扩张
心源性:ACS,稳定型心 绞痛,心肌病,心肌炎, 二尖瓣脱垂,急性心包炎
胸廓:外伤骨折, 肋骨软骨炎,肋间 神经痛(带状疱疹)
ppt课件
12
高危胸痛识别
持续性胸痛伴呼吸困难,出冷汗,胸部重压感, 放射至上腹、咽、肩背部,复发性胸痛
神志差 R >24次/分,严重呼吸困难 HR<40 次/分或>100次/分,肢端发冷,颈静
脉怒张 ECG :ST段抬高或压低,严重心律失常 SatO2<90%
ppt课件
13
急诊常见的高危胸痛
高危心源性疼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UAP、AMI)
ppt课件
47
主动脉夹层(2)
有以下表现患者应考虑有无急性主动脉夹层:
疼痛:胸痛、背痛、腹痛,突发、剧烈、持续, 部位提示裂口
晕厥、休克、虚脱 灌注不足(CNS、肠系膜、心肌、肢体缺血) 血压变化(增高、降低、两侧不对称)
ppt课件
48
主动脉夹层(3)
注意 发病的突然性
早期症状和体征的波动性(包括神经症状)
疼痛的持续性和移行性
重视 病史和认真查体—早期识别关键
特别是周围血管的检查—
放宽
包括腹部听诊 影像学检查—胸片 ECG -常规
CTA TEBiblioteka —需放宽ppt课件49
胸片情况
ppt课件
50
主动脉夹层诊断(4)
X线见上纵隔或主动脉影增宽 UCG CT、核磁(MRI) 主动脉造影诊断的准确率95%
ppt课件
注意时间特征 肌钙蛋白T ( TnT ) 肌钙蛋白 I ( Tn I ) 肌红蛋白(3-6hr除外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
肌钙蛋白及CK-MB(>7hr阴性预测性高,TnT与TnI对诊断AMI的特异性与敏感 性高)
ppt课件
9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 胸部CT、CTA、MRI 超声心动图
中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 促发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 死亡率高
ppt课件
45
主动脉夹层
中动脉中层囊样退行性变 促发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增龄 症状:复杂、多样
ppt课件
46
主动脉夹层
各种压迫症状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心梗、心脏压塞 脑、脊髓神经系统症状,喉返神经(声嘶) 破入胸、腹腔、气管、支气管、食道 肠系膜动脉引起急腹症 肾动脉引起腰痛、血尿、肾衰、肾性高血压 髂动脉引起下肢缺血、坏死
分布,不越过中线,有明显的痛 感
ppt课件
18
胸痛的部位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或心前区,且放射到 左肩和左上臂内侧
食管疾患、隔疝、纵隔肿瘤: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栓塞:患侧剧烈胸痛
ppt课件
19
胸痛的性质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压榨样痛,伴压迫感或窒息感 主动脉夹层:侵蚀胸壁时呈剧烈撕裂样痛 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胸部闷痛 肋间神经痛: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肌痛:酸痛 骨痛:酸痛或锥痛 食管炎、膈疝:灼痛或灼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