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垃圾处置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回收技术薄弱回收率低。
我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各类电子垃圾,但真正得到专业机构企业回收的比例很低,多半被当做普通垃圾一样进行简单的填埋或焚烧处理,大量金属资源被白白浪费。
同时,我国企业通常是机械粉碎、与化学溶液反应等简单的手段回收电子垃圾,不但回收率低,而且由于环保工艺和设备比较落后,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是回收体系不健全。
回收是电子垃圾处理的一个源头性环节,但目前一方面是消费者对电子垃圾回收认识度不够,由于回收的价格过低,一些电子垃圾在家中被长时间闲置,大多数混杂在其他垃圾中随意丢弃;另一方面缺少专业性的回收企业定点收购,仍然以传统收各类废品的小贩为主,很大一部分电子垃圾最终流向小型工厂,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是相关法规不完善宣传不到位。
虽然国家已先后出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条例,积极推动电子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但是这项工作涉及到工信、商务、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存在工作交叉、责任不清等诸多问题,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此外,法规中的一些措施也过于空泛、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相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解释的覆盖面小、频次低,普通群众对电子垃圾回收的价值认识不强,对相关法律知之甚少。
二、建议
一是提升回收专业化水平。
对于具有专业电子废弃物回收资质、工艺流程较为先进的企业,政府层面可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通过设备补贴、环保奖励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处理设备,促使企业回收工艺的进一步提档升级,在最小污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有用金属资源,建立起电子垃圾产生、收集、储存、处理以及再利用的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科学体系。
二是构建完善回收体系。
政府或企业可以在居民聚集区设立专门的回收渠道或回收点,通过开通上门回收服务、积分兑换、以旧换新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意愿。
同时,此举也便于企业的集中回收处理电子垃圾,减少回收成本以及规避小企业高污染、低效率处置风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既保护环境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完善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电子回收的重要性,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回收领域发展现状,适时修改完善配套法律法规,理清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明确相关激励措施,促进行业的有规可循和健康发展。
同时,要通过宣传栏、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回收电子垃圾循环利用的意识,为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