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森林植被破坏与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YaIlbi∞,D0ng chenz-lo“g。suMao嚣朗,etdch—
im
子的DR过程时,内壳层电子激发的贡献必须考虑。
参考文献: [1]
董晨钟,符彦飙[J].物理学报,20(J6,55(11):1712一
1718.
Phys.ktL
2008,25(3):927蚴.
Ma咿n。et aL
Ph—
多年砍伐,舟曲县森林资源基本枯竭,多为残败次生
林、疏林、灌木林、灌丛等,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林 地面积22.05万hm2,占总面积73.3%,其中森林只 有13.35万hm2,占总面积44.38%。森林覆盖率 低,导致森林植被对降雨的缓冲能力、根系固持土壤 能力和对径流的调节(延缓产流、削减洪峰)能力大 幅下降。
受降水大小、强度、林冠结构特征、林分密度等因素
的影响。还有部分降水通过林冠间隙直接落到林地
上,它们合称为林内雨,林内雨随郁闭度的增加而减
少。树干径流可将水流直接导向根系周围的土壤, 有助于植物吸收利用。穿过林冠或从林冠上滴落下 来的雨水,一部分与林冠下层植被接触,被下层植被 截留。
万方数据
第7期
张国鼎等:类钯xe8+离子DR速率系数的理论计算
山采矿、采石弃渣等,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 源。 2.3集中降水量大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 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 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舟曲泥 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集中降雨。 20lO年“8・8”当日瞬时降雨达88mm之多,形成大
[1】李树德,岳升阳.徐海鹏.森林植被与泥石流活动 [J].水土保持研究,200l,8(2):14.16. [2] 谭万沛.泥石流沟的临界雨量线分布特征[J].水土 保持通报,1989。9(11):18119. [3]谭炳炎,泥石流沟严重程度的数量化综合评判[J]. 水土保持通报,1986。6(2):25.26.
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其影响因 素众多,森林植被的破坏促进了泥石流的形成和爆 发,同时,森林植被在加强水土保持,对泥石流防止
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 场所。
县域内海拔1173—4505m。加之沟道狭窄、比降
大,土层浅薄,母质为沙砾、卵石,而三眼峪上部正好 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的沟系,河谷海拔
皱带,山高坡陡,大部分属于炭灰夹杂的土质,岩性
松软、比较破碎,风化程度也很厉害,非常容易形成 地质灾害,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 多发区。
2泥石流的成因分析
2.1地形条件复杂 泥石流爆发的地形条件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 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从地貌看,舟曲山高沟深,地
量洪水,是当地有记录以来最大强降雨,形成冲刷能
最终爆发泥石流,森林植被的破坏促进了泥石流的
形成和爆发。可见,森林植被的破坏不仅使森林资 源减少,也是产生泥石流、洪水的一大原因。 3.1对松散物质来源的影响
树木、低矮灌木、地面草木、菌类植物共存,可减
少阳光、雨水、风蚀等对岩石分化、破碎、崩塌,森林 植物,尤其是树木的根系,网状般交织,能固结土壤, 防止滑落面的形成。加固斜坡和固定陡坡,极大地增 强了土壤的抗蚀强度,减少滑坡、泥石流和山洪的发 生。据研究,在成熟林中树木各径级根系总长度在
R凹.Seri∞,2006,7:245.
[7]song
M Y,KalD
T.Jo哪dl
of
Physi∞:confe陀nce se.
ri酷.2007.72:012019.
[8]
sollg M Y,Kato T,Kato D.et aL S0ciety of
Jolm|al 0f tIIe Physical
MiIlg
Fe“辱ne
பைடு நூலகம்
ne舶le
8t伽1ic codc[J].
[3]高城,沈云峰,曾交龙[J].物理学报,2008,15(7):40-
J-P}lyB.2008,86(5):675舶9.
(上接第154页)
4.3耕作措施 禁止毁林开荒和顺坡耕作;25。以上坡耕地退耕 还林,经济林果坡改梯,修建水平带、排水沟;实行等 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种植、垄种、草田轮作; 推广少耕、免耕、覆盖耕作等保土耕作措施。 4.4工程措施 4.5强化预防 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思想,政府投资协助居 住在泥石流沟口冲积扇、堆积扇和泥石流沟坡角的 居民点,迁移至安全地带,躲避为先.防患于未然;对 于其他特殊地段,应积极采取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修渠排洪、打坝拦石等措施。积极防范,把泥石流的 危害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478.1480.
从基组态4s24p64dm经过中间双激发态 (4s24p64dlo)~,l如“厅’=4—15)的DR过程,计算了
[6]1址∞lli K,Kats帅obu
N,AI【im s,et aL
J.Pla8眦F岫i∞
电子温度在O.1一1650eV范围内4d、和和4s电子
激发到可和5£壳层的DR速率系数,比较了4d、4p 和4s壳层电子激发的DR速率系数,结果表明:4d,
又有其重要作用。森林植被破坏引起泥石流爆发,
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造成。表现 为人与林争地,毁林开荒,超量砍伐,过度放牧或森 林火灾等,造成自然森林植被大量破坏,自然生态环
1340m,雷古山主峰海拔4154m,这些地形也为泥石 流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发育条件。
2.2松散物质堆积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
是不同的。对于原始森林来说,结构立体性好,截蓄
能力高。而对速生林和经济林来说,林木结构单一,
对降水的调节作用较小。据《舟曲县志》记载:
“19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峰峦叠嶂,山清水 秀,空气清新湿润,环境幽雅。生态平衡。以后由于 大面积开荒、毁林,水土流失严重”。“两江一水”流 域森林植被覆盖率20世纪50年代为50%,80年代 降为29%,河谷地带大面积沦为荒地。通过20世 纪50年代末的航空影像资料与2008年的遥感影像 资料判读对比分析表明,植被的破坏与泥石流的危
害紧密相关。植被破坏越多,泥石流越严重、危害越
大。 综合上述,森林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 和发达的根系,具有减少地表径流、延缓产流和削减 洪峰的作用,同时能锚固土体、增强土体稳定性、蓄 水保土、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3333hm2森 林的蓄水量约有loo万m3。因此,森林的复杂立体 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使降水再分配,调节径流。 起到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发生 的重要作用。 (下转第57页)
力很强的山洪,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巨大动力支撑. 冲蚀沟道松散堆积物,发生罕见泥石流。 2.4植被破坏严重 舟曲县天然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后武坪乡、插 岗、拱坝、博峪乡和曲告纳乡的铁坝沟、勿依簇沟和 瓜子沟;以及曲瓦沟、大峪沟、磨沟、庙沟、黑峪沟海
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上
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
土中的密度可达每公顷数千至上万公里,干重最高
可达20∥h抒。可见林木具有提高土体抗剪强度, 增强土体抗冲刷能力的巨大作用。林木下庞大的根 系网可锚固石砾、土体,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石 流的重要因素。 3.2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进入森林生态系统.最初的截留就是林冠 层,降水的一部分落在树冠的枝、叶、干表面,被植物 体吸收,大部分蒸发返回大气中。林冠的截留能力
4p和4s壳层电子至4厂壳层的DR速率系数占主要
贡献,但是激发至5Z壳层的贡献也不能忽略;在中 低温时,4d电子激发的DR速率数最大;内壳层4p 电子激发对总DR速率系数的贡献随着温度的增加 逐渐增加,最大占总DR速率系数的47%左右;4s 电子激发的贡献最大能到9%。所以在研究‰“离
[11] [10] [9]
第28卷第7期 2012年4月
甘肃科技
纠.28胁.7
Gansu Science and T色chnolo胛—弘2012
舟曲县森林植被破坏与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王了德
(甘肃省舟曲县林业局,甘肃舟曲746300) 摘要:舟曲县山高坡陡、地势复杂,山体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属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在广泛开展现状嗣查的基 础上,从森林植被破坏及泥石流成因分析人手,找出了主要问题,并分别不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治理对策措 施。 关键词:森林植被;滑坡;泥石流;成因分析;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
覆盖于地表的枯枝落叶层具有极强的吸水能
力,通常可以吸收自身重量2—4倍的水分,它不仅
可以覆盖地表,使雨滴不直接冲击土壤,以减低流 速,更重要的是为降水下渗赢得了时间,通过地被层 对雨水和地表径流的截持,有效地减弱了对地表土 层的侵蚀。因此,森林枯枝落叶层通过对地表径流 的滞缓、过滤和分散作用,可减轻地表径流对表土的 冲刷和侵蚀强度。能防止各种面蚀及沟蚀的进一步 发展。 3.3森林对径流量的影响 林冠截留降水,可减轻对地表的冲涮,林木根系 往往更深,比灌木和草本植物更容易获得深层土壤 水分,蒸散发量也高;根据流域水量平衡,在降水量 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蒸发量增加,径流量相应减少。 流域内的枯水径流取决于林地蒸散发与土壤人渗率 的综合作用。在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的蒸散发较强, 降低地表水径流,相反森林被砍后,蒸散发的作用被 削弱,可能会使地表水径流增加。森林土壤的稳定 入渗率通常是农耕地的3一12倍,可使地表径流最 大限度地转变为地下径流,尽可能减少地表径流量 及其流速。 森林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的树种、森林类型、层 次结构、生长状况及经营管理方式等对水文的影响
【12]
Fu
YMbi舯,Do“g chenzll“g.su
y吼R巩九20ll,83:062708.
[13]张义钊,符彦飙,董晨钟,等.强激光与粒子束[J].
2011。23(4):131l,
[2]陈波,郑志坚,朱正和[J].强激光与粒子柬,1999,1l
(4):0455D460.
[14]
Gu CarL
59.
57
3小结
利用基于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理沦的Fkxi-
ble Ato耐c
[4]
Bori舯v V
M,日tsov A
V。I咖ov
A S,et aL
J.Ph强D:
AppL [5]
Phys.2004,37:32540265。
code程序包,细致研究了类钯Xe”离子
churilov
S,J∞lli Y N,Reader J.0ptic8 LetIe珥,20Q3,28:
境恶化,大大降低土石表层蓄水、保水功能,加剧土
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最终爆发泥石流。 l
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三眼峪、罗
概述
舟曲县地处甘肃南部,位于自龙江上游,全县面
家峪山体植被差.岩石裸露,经长期的分化,地表岩
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这些
物质堆积在沟道内。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固体物
Japm 2008,77:O“31)2.
Y.J.Phy屯B:
saf÷onava u I,BisIa R,BnIch R,R丑Ichebko AL MoL OpL Phys.2009,42:015001.
Bad鹏u N R,fhter A,G棚日n D c,et aL J.Phy‰B:
札MoL
0pL
Phys,201l,44:1352叭.
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
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 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 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
万方数据
154
甘肃科技
第28卷
拔1700m以上地带的偏僻山区,主要树种为冷杉、 云杉、油松、桦、栎类以及少量的华山松、圆柏等。经
3森林植被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森林植被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 达的根系,具有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延缓产流 和削减洪峰的作用;同时,具有锚固土体、增强土体 稳定性、蓄水保土、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自然森林 植被大量被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大大降低土石 表层蓄水、保水功能,加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通过20纪50年代末的航空影像资料与2008年的遥感影像资料判读对比分析表明植被的破坏与泥石流的危害紧密相关植被破坏越多泥石流越严重危害越综合上述森林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具有减少地表径流延缓产流和削减洪峰的作用同时能锚固土体增强土体稳定性蓄水保土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3333hm因此森林的复杂立体结构能对降水层层截持使降水再分配调节径流起到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重要作用
积3010km2.辖19个乡镇、2lo个行政村,总人口
14.3万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和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820元和224l元。 舟曲县是典型山区,地质构造属秦岭西部的褶
质来源;另外,“5・12”地震也使岩层结构松散、软
弱、易于风化,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加
之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