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句式:整散句、长短句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 ;整散句式的搭配;长短句式的运用。
•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的运用和结合。
• 5语言风格:豪放--柔婉 直露--含蓄 质朴--华丽 诙谐 富有哲理性 有丰富的意蕴
庄重--
• 简练生动 有地域特色 乡土气息 口语化(质朴自然 )
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 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 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短歌行(其一)
曹操 p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j衿īn ,悠悠我心。但w为è君i 故,沉吟至今。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自己建功立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盼
贤才择主 搜揽人才
【表现手法】
1.设问,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2.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3.引用。引《子衿》《鹿鸣》的诗句,表达求贤若渴 的心情。 4.比兴(比喻,起兴)。用“朝露”来比喻人生的短 暂。用“明月”比喻贤才。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比喻贤才投主。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自己渴 望多纳贤才。 5.用典。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 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 也属古体诗。“歌”和“行”分开都可以看做是“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 物的名称。
例如: 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1.南国 正十年。(《梅岭三章》)
高山不满足高峻,大海不满足深邃。
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礼待
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前四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 何去何从。
后四句先用比兴用典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然后以周公自 比,说3、自周己公也吐有哺周,公天那下样归的心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 下的人才“都周心公悦吐诚哺服”地—归一顺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什么是“比兴”?
作用:托物引喻,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耐 人寻味。
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欲写所思之女,先言雎鸠起兴。 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是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 河边采荇之女。
一、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2、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视频, 体会本诗情感,并在诗歌中把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 词语划出来。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 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 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 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 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54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发余 此《短歌行》。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多少。好比晨 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 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饮酒方可解
脱。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并没有消沉 ,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轰轰烈烈的 大事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1、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 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2、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 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 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 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3、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 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修辞手法有六七十种之多,常用的有十 几种。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 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 也就有一定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
(155 —220)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建安文学
三国时期,曹操广纳贤才,组成了以曹氏三父子为首的文化集团。 开创全新的文化局面——建安文学, 形成全新的文化风格——建安风骨。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慷 慨悲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诗歌中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就是建安风骨。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 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 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
呦yō呦u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du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m度ò 阡,枉用相存。q契iè阔谈y讌à,n 心念旧恩。
zā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b哺ǔ,天下归心。
什么是“用典”?
定义: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 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等。
第四层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鸦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 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何为“借代“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 底,揭不开 。(《榆钱 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 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⑥以结果代原因 例如:令人 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 指“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⑦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 ,西边的一个是 。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
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
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
面。
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第二层
青青子 衿,悠悠我心。 但 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的有学识的人哟,你们令我朝夕 思慕。
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思念倾慕你们。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呼唤同伴共食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此外还有:谣、辞、操、 弄、咏等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知人论世, 识英雄其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 作为政治家: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定都许昌, “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王。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 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 作为文学家: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 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风格苍劲悲凉,作品 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他招募文人学士,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作用:用典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 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什么是“比兴”?
定义:宋代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一般用于诗歌的开头,《诗经》民歌中借以起兴的物象大 都是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兴的 妙处在于借以起兴的物象和下文之间有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关联, 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
题 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诗句都是四
字句,被称为“短歌”。一般说,长歌比较热
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
解 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行”是古代诗 歌的一种体裁,乐府旧题。本诗是曹操按旧题
写的新词,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诗歌从体裁上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第二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主要是先言他物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鹿,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引起下文所咏的内容——嘉宾,是比兴。
那穿着青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的有学识的人哟,你们令我朝夕思 慕。
只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思念倾慕你们。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呼唤同伴共食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 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
姑娘思念爱人 曹操思念贤才
你为什么不主动寄给我回音?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小雅·鹿鸣》
表现天子宴请群臣佳宾的盛况,后来也用于贵族宴请宾客。 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 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第一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酒→忧
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 对人生的思考。
②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 华易失的感慨。
③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 突出,引人联想。
忧功业未就, 光阴易逝。
何为“借代“
定义: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 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短 歌 行曹
操
教学目标:
1.掌握 建安文学风格及代表作家,乐府诗的体裁 2.重点识记《短歌行》中的实词,理解诗歌的内 容 3.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和手法。
• 语言特点
• 1用词: 口头语、书面语、方言、文言色彩的词语,
• 格调典雅 用词上使用了对比、叠词、运用叠词;精炼的动词 、形容词。
• 2修辞: 排比 引用 比喻
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二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
我的忧愁来自心中,至今不能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问候我。
彼此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心中惦念着往日的情谊。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 大军南下,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 饮至半夜,忽闻鸦往南 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 而持槊歌此《短歌 行》。此诗格调高远, 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 世界的真实写照。
第一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忧
人生短暂,功业未就
思
思慕贤才 宴饮嘉宾 盼望与贤才相聚
迎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忧思不绝 宴待贤士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希望贤才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