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综合征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1章引言
重症监护室,是救治各种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24小时密切治疗的单元,拥有多种先进的治疗仪器及急救设备,拥有反应敏捷、专业技术全面、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连续、科学的监测与护理并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降低死亡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不断研发以及危重症疾病救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特殊的治疗与护理环境,入住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严密监护条件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出现某种心理或精神障碍综合征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因80表现为谵妄,最初也被称之为谵妄或精神病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日本文献统计综合征发生率达30~60;加拿大学者研究通过医师初步诊断,精神科专家用谵妄筛查表,确诊,综合征发生率为192;另一位加拿大学者用意识模糊评估法,-对764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综合征发生率318;美国学者用-对198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评估,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也得出此结果。
国内学者杨霞等2019年对患者进行研究,综合征发生率26954201;李凤玲等研究显示综合征发生率56182324;熊涧秋等对患者430例回顾性分析显示,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16393430。
以上国内外学者均指出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综合征不仅是疾病自身的临床症状表现,亦可能是疾病发展恶化的先兆。
出现综合征的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率是没有出现者的3倍,发生医源性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0倍,同时使得患者意外拔管、呼吸机脱机困难等发生率增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达31,病死率增高,甚至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加重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研究表明综合征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等人研究认为,对综合征早期进行诊断和预防治疗有可能会改善预后。
只有了解了影响发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才能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预防或减少综合征的发生情况。
黄洁等分析得出酗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镇静剂的使用等均是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治疗因素机械通气、腹部手术、胸部手术是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应激能力及认知程度、环境因素噪音、光线刺激等、滞留时间、睡眠情况、呼吸机治疗、镇静药物的使用等、酗酒、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均是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指出,在预防及治疗综合征中护理人员起关键作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有效的能够使机体在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四个方面达到极其愉快的状态,并消除或缩短机体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模式。
医护人员在了解综合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的个体特征、疾病状况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了解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综合征的发生现状,分析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综合征的发生率,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第2章文献综述
重症监护室患者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医疗护理活动中患者的心理变化。
主要收治急危重症或大手术后的患者,患者病情变化快,因此需24小时严密监视;同时会使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和心理体验,甚至发生综合征。
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以非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50,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率则高达60~80综合征致使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治疗费用增加以及家庭负担加重等不良影响。
因此调查了解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可有效降低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已发生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综合征发生现状、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等方面作一综述。
21综合征概述
211综合征的定义
综合征是指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并伴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80表现为谵妄,初期也称为谵妄或精神病
综合征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是1966年学者对因监护引起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了汇报而第一次提出的之后在1985年,日本研究者黑泽选取来自79所大学附属医院的及精神科医生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有关问卷调查,对综合征进行了新的定义入住治疗的患者在意识恢复清醒2天~3天之后出现出现幻觉或错觉、行为动作异常等症状,且患者转出后3天~4天这些症状表现仍未消失,即称之为综合征1987年黑泽尚对日本某大学附属医院在综合治疗部工作的护士和医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综合征定义进行了修改综合征是指患者入住进行治疗后,因受到的特殊环境以及患者疾病本身等导致其产生精神异常症状,最初症状是失眠,其次是谵妄与焦虑,如定向障碍、妄想、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知觉障碍等综合征的持续时间最短仅为24小时~48小时,平均持续时间为147天212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各式各样,并且疾病轻重程度不一样,主要以精神障碍为主,并兼有其他临床症状。
1谵妄最为常见,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明显下降,超过80的患者烦躁不安、言语障碍、幻听、感觉或看到有人在空中飘浮等错觉或幻觉体验等症状。
2思维紊乱是另一个重要症状,可通过言语或行为动作展现出来,一是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散漫、奔逸或断裂、病理性赘述、简述等;二是思维内容障碍,即妄想,如抑郁妄想、被害妄想等;三是思维逻辑性结构障碍,如破裂性思维、象征性思维等。
3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比较分散、记忆困难、所答非所问,对刚发生的事情记忆不清,判断力下降等。
4定向力障碍对事件、地点以及人物等定向力和辨别力障碍。
5行为动作异常胡乱叫喊、拒绝治疗、撕毁衣物、对人有打骂的行为等,常伴有幻觉或妄想的恐惧,表现为逃避或对抗等行为。
6情感障碍大多表现为消沉、抑郁、淡漠,乃至恐惧不安,有厌世自杀的念头;少数表现为情感高涨、欣快、喃喃自语等。
7其他症状失眠、腰痛、便秘、腹泻、皮肤感觉异常等,老年患者出现痴呆等症状。
22综合征的发生率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综合征的发生现状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报道结果不一,结果均显示综合征的发生处于较高的水平。
221国外研究情况
早期日本研究者研究表明收治的患者中有大约30~60发生综合征等人对日本东京某综合医院454例呼吸内科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来诊断,综合征发生率为94743454。
加拿大等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对年龄超过18岁入住时间超过24小时并且存活至少24小时的综合内外科19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由医师初步诊断,精神科专家用确诊,综合征发生率为19238198。
加拿大另一位学者等2019年12月至2019年8月期间对年龄超过18岁,入住时间超过24小时,存活超过24小时的内外科患者7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对其进行评估,综合征发生率为318243764。
土耳其等1996年1月至1997年对入住818例普外科患者排除严重痴呆或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由研究者每日对患者进行结构访谈,精神科医师用-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诊断,综合征发生率为1190818。
美国学者等人2000年12月至2019年7月对入住年龄超过65岁,排除因失语症或老年痴呆症或不会英文而无法进行交流者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诊断谵妄,患者转出后随访一周-,老年患者综合征发生率为70383118。
另一位美国学者等2000年2月至2019年5月对年龄超过18岁,排除有可混淆评估的神经疾病,入住的机械通气患者1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诊断,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与、研究结果一致。
而等人另一项用-对38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873338患者出现综合征。
222国内研究情况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杨霞等2019年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征发生率26954201。
王秀敏等对内科重症监护室,282例患者进行研究,综合征发生率为19956282。
方圆等对收治的154例患者进行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综合征发生率为4233378,非机械通气患者综合征发生率为1971576。
机械通气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较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从而综合征较易发生李凤玲等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征发生率56182324。
其他如韩铮英425183431、何利2214660、周燕飞29270240等。
熊涧秋等选择体外循环术后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生率216393430。
23综合征的测量工具
231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52年开始制定,先后制定了5个版本-1952年、-1986年、-1980年、--1987年、-1994年。
其中1994年出版的-被认为是国内外通用的诊断谵妄的金标准,内容包括①意识障碍即对周围环境认识不清,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更换目标的能力降低;②认知的改1来解释;③短期发生通常是几小时或几天并在一天内发生波动;④从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显示,是个体直接生理性后果
对判断病情诊断标准分析,必须经过专业的精神知识训练,所以对精神科专家来说是一个最可靠的诊断谵妄研究工具,不适合一般的医护人员;而且此标准需要精神科医师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患者常伴有意识水平降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借助呼吸机进行通气以及需要使用镇静药镇静治疗,因为大多无法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不适合用于综合症的评估。
232意识模糊量表,。
是1992年由[57]教授为护士评估谵妄而研制的,1999年被改编为评估谵妄的工具。
此量表088,评分者间信度为060,敏感性87~97,特异性88~95,评价者间信度为096,重测信度为096,评估时间为8~10共有9个项目,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信息处理的能力,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得分0分~14分;第二类行为,
包括外观、语言、动作,得分为0分~10分;第三类生理条件,包括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大小便失禁,得分0分~6分。
该量表不仅用来评估患者谵妄是否发生,亦可依据得分情况分为无谵妄、有发生谵妄的危险、轻度或早期谵妄、中重度谵妄4个类别。
该量表总分30分,评分27分~30分为无谵妄,25分~26分即有发生的危险,20分~24分即有轻度或早期谵妄,小于20分则为中、重度谵妄。
适合用于护士早期诊断谵妄,但由于该量表要求患者具有言语交流能力并且能够遵从指令,因此不适用的危重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且包含项目较多,评估时间较长。
233谵妄筛查表
是等人在2019年基于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手册-中的八个条目以及谵妄的特征,研制的专门由医生和护士使用的谵妄评估量表,该量表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分或者0分,总分8分,得分≥4分提示存在谵妄。
8个条目①意识水平的改变;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定向力障碍;④幻觉或妄想;⑤精神运动性激动或迟钝;⑥不恰当的言语或心情;⑦睡眠觉醒周期紊乱;
⑧症状波动。
等人2019年对加拿大96名患者进行研究,护士每8个小时用对患者进行评估,精神科专家用-进行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表明量表的敏感性是99,特异性是64,下曲线面积为0902的优点是简单、快捷;不足之处是特异度低,为64,导致误诊率高,且评价指标中需要患者一定的配合,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34意识模糊评估法-
美国精神学家在1990年依据-中对谵妄的诊断要求研制出适合非精神病学专业的人员比如医生或护士,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患者是否发生谵妄进行评估的一种工具--但此量表要求患者清醒并具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而患者大多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昏迷以及药物镇静等不能说话,存在一定的缺陷。
等研究者于2019年结合-和,制定了专门适合非精神科医护人员评估中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无法语言交流的患者是否发生谵妄的工具,称为意识模糊评估法-,具有应用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并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适合用于护士和医生对患者进行谵妄评估[15、49]
-评价包括4个方面①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波动每天用昏迷量表,[63]和躁动-镇静量表,[64]评估患者24小时内是否存在意识状态急性改变或波动,若出现即为阳性;②注意力缺损包括图片法和字母法两种评估方法,受试对象因机械通气不能说话时选用图片法,当受试对象存在视力障碍或视物不清时选用字母法。
图片法评分满分为10分,若得分低于8分即为阳性,字母法出现10次或以上的错误为阳性;③思维紊乱对患者是否存在思维不连贯或思维障碍进行严密观察,评估方法包括提问法和指示法两种;④意识水平改变用量表评判意识状态变化的情况,除觉醒和安静状态之外得分不为0分表示为阳性。
谵妄阳性诊断标准①和②均为阳性,再加上③或者④为阳性,即可判断已发生谵妄。
-适用于危重患者及机械通气患者,敏感性为93~100,特异性为89~100,评分间信度为079~096[15、49]应用简单、准确、方便,评估时间平均为两分钟,只需要简单的培训易于被使用者掌握,是目前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诊断评估谵妄使用最广泛的工具,现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人们认为是诊断综合征的金标准[59] 综上所述,-量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于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对研究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快速、有效、可靠的诊断谵妄,专门用于对入住的患者进行评估,尤其适用于评估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而不能张口说话的患者。
24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治疗环境以及入住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易发生综合征,综合征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的康复并延长患者的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13、20、35、65],增加医疗费用[22],并对预后有极大的影响且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甚至死亡[31、66]等[12]对入住患者连续5个月的观察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征的发生会使患者自我拔管率明显增加;[35]研究显示滞留平均时间107±13956±29,平均住院时间156±16581±27;[13]研究显示综合征增加患者死亡率,死亡率197103、医院死亡率267214;[16]对机械通气患者研究,综合征死亡率636325,=0003,值为257,95可信区间为156-815。
国内研究者熊涧秋[19]以体外循环术后430例入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
生综合征的患者其病死率达到430,明显比未发生者059高。
综合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并增加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使部分患者家属对工作产生误解,因而发生医疗纠纷等[67]而综合征的患者,出院后在18个月~24个月之间会对滞留时的记忆力减退[4],甚至会影响患者的长期认知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家属的负担[27]
因此,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调查了解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综合征对患者的影响。
25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截止目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仍无法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在国内外大多研究学者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6]研究认为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因素,睡眠剥夺、噪音以及环境因素,如病房噪音、光刺激以及患者感觉孤独均使患者产生不安、焦虑、抑郁,甚至谵妄、临床症状表现;等[31]研究显示,重症监护室影响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性格、疾病的危重程度、心理应激的能力和意识、病房环境因素、滞留的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等;刘化侠[68]通过对134例内行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出现睡眠剥夺1天~2天后,患者会出现如焦虑多疑、定向力障碍、幻觉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出影响综合征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患者个体特征、疾病状况、环境因素、治疗因素及睡眠剥夺等。
251个体特征
2511年龄
研究显示[19、69、70、71、72、33],患者年龄影响综合征的发生,年龄越大的患者越容易发生综合征。
年龄越大,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对减退,抵抗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对疾病的应激能力以及外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在陌生的病房、与家属朋友分离以及周围陌生的监护仪器及不熟悉的医护人员等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孤独以及不安全感等负面情绪。
老年患者有较长时间的吸烟史以及肺功能不良均可造成脑细胞缺氧、低氧血
症从而引起精神异常[73];并且老年患者若有糖尿病,术后应激可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诱发糖尿病急性发作突然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定向力障碍等[74]杨霞等[17]对201例患者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的患者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小于30岁者发生率为182,30岁~60岁为95,大于60岁者为400;王彬等[75]报道年龄为65岁~75岁综合征发生率为14,76岁~85岁为20,85岁以上为40;等[27]对65岁以上的患者118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患者综合征发生率为70383118;周燕飞[54]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年龄≥60岁=348是影响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13]、[35]认为年龄不是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
2512性别
一些研究指出[17、34、70、71、72],性别影响综合征的发生,男性患者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女性,特别是性格偏内向的男性患者发生率更高,杨霞等[17]对201例入住的危重症患者研究显示,有26954201的患者发生综合征,其中男发生率为4032972,女19425129,男性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女性忍耐能力高于男性,男性不善于表达,而女性经常通过倾诉、哭泣来发泄情绪,对事情的承受力以及忍耐力较男性强。
而熊涧秋等[19]调查分析显示,性别是影响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女性患者综合征发生率为298076255,显著高于男性患者97117174,女性患者对机体抵抗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而在无陪护的病房内女性患者对家属的依赖性较强,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和其他消极的心理而诱导综合征的发生。
等人[35]2019年对818名男性386名,女性432名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生综合征组男性占633,女性为3672=105,=0001,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并不影响综合征的发生;汪颖[69]也认为性别不影响综合征的发生,出现不同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以及国内外人文差异的因素造成的。
2513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是否影响综合征的发生存在很大的争议。
研究报道[17、34、71],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病情变化的心理准备,入住后容易产生恐惧感、不安全感,从而导致综合征的发生。
燕纯叔等[76]对250例入住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较
高的176例患者中有124例不愿意入住,显著高于文化较低的患者,因为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将问题复杂化,使得情绪不稳定而易产生综合征。
而汪颖[69]、杨霞等人[17]认为文化程度不是影响综合征发生的因素。
2514经济收入
患者的经济基础不好,而住院治疗昂贵的医药费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甚至抗拒治疗,导致发生综合征。
杨霞等[17]研究发现家庭月收入越低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人均月收入≤500元者发生率为7242129、500元~1000元者20730145、>1000元者为111327;刘之超[77]也认为患者的经济收入与患者产生焦虑以及综合征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515医疗费用支付情况
研究报告显示[17、69]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情况影响综合征的发生,自费患者尤其那些经济基础差的患者,因为担心医疗费用而出现焦虑、不安放弃治疗,诱导发生综合征。
杨霞等人[17]研究结果显示报销比例越低综合发生率越高,报销比例≤30发生率为7123752、30~60为13215114、>60者为57235;周燕飞[54]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费医疗=234是影响综合征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熊涧秋等[19]选取体外循环术后入住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独立支付医药费的患者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64640243,显著低于借贷支付患者283453187;刘之超[77]也认为医药费的报销比例与患者产生焦虑以及综合征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516性格类型
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进取心大,敌对,总是把身边的人认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很强控制他人和环境的欲望,入住周围环境陌生、医护人员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综合征的发生。
杨霞等[17]研究显示,性格为型者综合征发生率为3535100,明显高于型者为18819101;等[31]研究显示,性格是综合医院监护室发生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而汪颖等人[69]认为性格类型不影响综合征的发生。
2517其他
吸烟史[12]、酗酒203,9512–32影响综合征的发生,黄洁等人通过分析得出,酒精滥用和精神活性物质是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使综合征发生的风险分别增加256倍和686倍。
酒精以及精神活性物质能够给脑细胞代谢功能造成伤害,降低细胞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能力,或者是细胞从飞皮质结构接受信息的能力遭到损害,从而发生综合征[78]
252疾病状况
2521既往史
结果显示,脑血管疾病史、精神疾病、脑外伤、安眠药中毒或者是长时间依附于某种药物的患者,入住接受治疗的时间段易导致综合征的发生。
、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史增加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188,9513–26;黄洁等通过分析得出,既往患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增加综合征发生的危险性,比如糖尿病使风险增加279倍;而国内学者汪颖研究认为既往病史并不是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2522现有疾病
有研究报道,一大部分急危重症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比如休克、肝昏迷前期、休克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容易发生综合征。
与内科患者相比,外科患者入住发生综合征的概率大,急诊入住比普通患者较易发生刘喜梅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入住期间比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综合征,多瓣膜置换患者比单瓣膜置换患者容易发生,并且心脏病越严重综合征发生率越高。
体外循环时间越久,对大脑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综合征;黄洁等通过分析得出,感染75795519-1103、呼吸系统疾病71695480-1067、高胆红素血症46495276-779、尿素氮升高33995208-552及低钠血症37295243-568是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患者感染或者发热时,使发生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757倍和1477倍;低血压、糖尿病、贫血以及可使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2019倍、279倍、540倍及323倍。
2523疾病严重程度
研究认为病情危重的患者综合征发生率高,病情越重,需要的医疗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