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貌对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结构及分布的控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地貌对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结构及分布的控制作用
耿晓洁;林畅松;吴斌
【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
【年(卷),期】2018(030)004
【摘要】古地貌是控制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在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地层趋势外延法对鹰山组沉积之后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划分出岩溶地貌单元,并对不同地貌单元的岩溶剖面进行了解剖.结果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的岩溶结构具有表层洞穴发育型、隔层-渗流带发育型和渗流带-潜流带发育型等3种类型.岩溶古地貌单元的分布受区域构造带控制作用明显.其中,塔中10号断裂构造带是主要的岩溶高地,该构造带作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发育有大型溶蚀洞穴,这些溶蚀洞穴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串珠状"反射.塔中10号断裂带与塔中Ⅰ号断裂带之间为岩溶斜坡区,该构造带作为地下水体的侧向补给区,水流方向从垂向渗流为主变为水平潜流为主,是潜流带洞穴和裂缝最为发育的地区.古地貌的低洼地带是岩溶洼地的主要分布区,岩溶洼地几乎没有岩溶储层发育.这种从岩溶高地到岩溶斜坡再到岩溶洼地的古地貌格局,可以促进溶蚀性流体从高势区向低势区的自然运移,为岩溶储层的连片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
【总页数】10页(P46-55)
【作者】耿晓洁;林畅松;吴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务处,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
【相关文献】
1.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J], 谢欣睿;毛健;王振宇
2.塔中地区西北部鹰山组成岩早期岩溶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J], 张恒;蔡忠贤;漆立新;云露
3.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表生岩溶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J], 和虎;冯海霞;蔡忠贤
4.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 [J], 邓兴梁;张庆玉;梁彬;淡永;李景瑞;郝彦珍
5.塔中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表征与古地貌识别——基于电成像测井的解析 [J], 杨柳;李忠;吕修祥;刘嘉庆;于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