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标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
将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注意连接时,拿内袋外面,然后用胶带轻轻固定内袋口)
敲门→携用物至床旁(治疗车与床位呈45°角)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拉床帘(保护患者隐私);
在管道连接处下,铺上治疗巾→嘱患者咳嗽、深呼吸(排出胸膜内的空气和引流液);
双向夹闭引流管,在连接处下放置弯盘(注意弯口朝下);
消毒:
上端环形消毒→向下四面消毒→向上四面消毒;
胸腔闭式引流标准操作流程
项目
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瓶、棉签、碘伏、普通剪刀、无菌剪、弯盘、2把卵圆钳、胶带、0.9%生理盐水500ml、治疗巾、手套、纱布、医嘱单
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
环境口述
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
护士准备
洗手、戴口罩
操
作
流
程
操
作
流
程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双人核对医嘱单
敲门→核对床尾、头卡→询问姓名→手腕带(注意此时可将手放在枕头上,方便后面核对)→解释(目的)→评估(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戴手套,手持纱布光滑的一面,撤下引流管;
将废弃的引流瓶放置床尾(注意要用纱布包裹管端,防止污染床单);
二次消毒:管道内侧面→横截面→上端四面(注意管道往上提一点,防止污染);
拿出胸腔闭式引流瓶→解开胶带(注意不要让胶带粘到手套上)→手持纱布,连接引流管→放置床下(注意在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cm);
松开卵圆钳→嘱患者咳嗽(口述:水柱上下波动4~6cm,水柱波动良好)→处理废弃瓶(口述:引流液=现有液体➖500ml);
脱手套→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人文关怀;
健康宣教:
1.翻身时,注意不要折叠、挤压引流管;
2.不要随意太高瓶子;
处理物品;
洗手→脱口罩→记录
注意事项:
1.引流管水管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面下3~4厘米;
回去准备用物:
洗手:七步洗手法;
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有效期、有无漏气)→打开外包装(用普通剪刀)→打开内包装(用无菌剪)→取出漏斗并放在短管上(注意不能直接用手)→取出引流瓶,将内袋用卵圆钳夹闭(防止污染内袋里面的引流管)
检查溶液:
溶液名称、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无松动)、瓶身瓶底(无裂缝)→对光检查(无沉淀、无絮状物)→瓶口消毒→冲洗瓶口→倾倒溶液(贴标签,注明时间,溶液名称,剂量,操作人)
2.更换引流管时必须双相假币避免气体或液体进入;
3.更换引流瓶必须保持无菌;
4.注意观察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5.保持引流管长度合适,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将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注意连接时,拿内袋外面,然后用胶带轻轻固定内袋口)
敲门→携用物至床旁(治疗车与床位呈45°角)
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拉床帘(保护患者隐私);
在管道连接处下,铺上治疗巾→嘱患者咳嗽、深呼吸(排出胸膜内的空气和引流液);
双向夹闭引流管,在连接处下放置弯盘(注意弯口朝下);
消毒:
上端环形消毒→向下四面消毒→向上四面消毒;
胸腔闭式引流标准操作流程
项目
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
胸腔闭式引流瓶、棉签、碘伏、普通剪刀、无菌剪、弯盘、2把卵圆钳、胶带、0.9%生理盐水500ml、治疗巾、手套、纱布、医嘱单
自身准备
着装整洁,指甲已修剪
环境口述
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
护士准备
洗手、戴口罩
操
作
流
程
操
作
流
程
胸
腔
闭
式
引
流
双人核对医嘱单
敲门→核对床尾、头卡→询问姓名→手腕带(注意此时可将手放在枕头上,方便后面核对)→解释(目的)→评估(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戴手套,手持纱布光滑的一面,撤下引流管;
将废弃的引流瓶放置床尾(注意要用纱布包裹管端,防止污染床单);
二次消毒:管道内侧面→横截面→上端四面(注意管道往上提一点,防止污染);
拿出胸腔闭式引流瓶→解开胶带(注意不要让胶带粘到手套上)→手持纱布,连接引流管→放置床下(注意在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cm);
松开卵圆钳→嘱患者咳嗽(口述:水柱上下波动4~6cm,水柱波动良好)→处理废弃瓶(口述:引流液=现有液体➖500ml);
脱手套→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人文关怀;
健康宣教:
1.翻身时,注意不要折叠、挤压引流管;
2.不要随意太高瓶子;
处理物品;
洗手→脱口罩→记录
注意事项:
1.引流管水管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面下3~4厘米;
回去准备用物:
洗手:七步洗手法;
检查胸腔闭式引流瓶(有效期、有无漏气)→打开外包装(用普通剪刀)→打开内包装(用无菌剪)→取出漏斗并放在短管上(注意不能直接用手)→取出引流瓶,将内袋用卵圆钳夹闭(防止污染内袋里面的引流管)
检查溶液:
溶液名称、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检查瓶口(无松动)、瓶身瓶底(无裂缝)→对光检查(无沉淀、无絮状物)→瓶口消毒→冲洗瓶口→倾倒溶液(贴标签,注明时间,溶液名称,剂量,操作人)
2.更换引流管时必须双相假币避免气体或液体进入;
3.更换引流瓶必须保持无菌;
4.注意观察并保持引流管通畅;
5.保持引流管长度合适,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