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与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鲁卡因与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麻醉中的效果比

王阳明; 左爱平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19(031)018
【总页数】3页(P30-31,34)
【关键词】咽反射敏感; 口腔修复; 丁卡因; 麻醉; 普鲁卡因; 安全性
【作者】王阳明; 左爱平
【作者单位】安福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江西吉安 34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05+4
口腔修复是当前临床治疗牙齿缺损、牙齿缺失的常用手段,通过口腔修复可有效改善口腔功能。

咽反射是防止吞咽异物的生理反应,属于正常保护性机制,当异物刺激舌根、咽后壁时,可导致患者出现咽肌收缩,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射症状。

咽反射敏感患者在口腔修复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恶心、呕吐,不仅会影响患者舒适度,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不配合治疗,影响修复效果[1]。

目前临床多通过口
咽部表面麻醉的方式来抑制咽反射,普鲁卡因、丁卡因是表面麻醉的常用药物[2]。

本文比较普鲁卡因、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福县妇幼保健院行口腔修复
治疗的60例咽反射敏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需实施口腔修复治疗;咽反射敏感,无法实施常规修复治疗;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患者或其家属对
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咽喉部及口腔黏膜溃疡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禁忌或过敏者;存在呼吸系统疾病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3±11.4)岁;牙缺失修复13例,牙缺损修复17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4岁,平均(40.4±11.2)岁;牙缺失修复14例,牙缺损修复16例。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在操作前2 h禁食水,做好术前准备。

对照组实施普鲁卡因口咽
部表面麻醉,喷头距患者口咽部1 cm,在内镜直视下对咽后壁、舌根、腭垂、软腭等部位喷洒1 g的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95,2 mL∶40 mg),在麻醉起效后实施治疗。

观察组实施丁卡因口咽部表面麻醉,在患者口咽部表面喷洒2 g的1%盐酸丁卡因胶浆(西安利君精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2993,5 g∶0.05 g),麻醉方法、
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以患者操作过程中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顺利完成治疗为麻醉效果优;以患者操作过程中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但未影响操作过程为麻醉效果良;以患者操作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呕吐症状,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影响操作过程为差[3]。

(2)比较操作中两组咽肌紧张情况。

(3)比
较两组治疗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的治疗满意度评价表评价,信度为0.821,评价内容涉及治疗感受和体会(包括舒适度、疼痛、不良症状、生理状态等)、修复体质量(包括修复效果、外观、功能、稳定性等)两方面,每方面分值范围0~100
分,评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80.0%(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组别优良差优良率对照组(n=30)22(73.3)2(6.7) 6(20.0) 24(80.0)观察组(n=30)27(90.0) 3(10.0) 0 30(100.0)χ2值 4.630 P值 0.010
2.2 两组咽肌紧张情况比较操作中观察组咽肌紧张发生率为1
3.3%(4/30),明
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

2.3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感受和体会、修复体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分,组别治疗感受和体会修复体质量对照组(n=30)89.3±5.4 92.2±2.5观察组(n=30)94.2±3.8 95.7±2.3 t值 4.065 5.643 P值0.000 0.000
2.4 两组麻醉安全性比较对照组出现轻微头晕 1例(
3.3%);观察组出现轻微头
晕2例(6.7%),未实施特殊处理,患者不良症状自行消失。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
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口腔修复需在口腔内实施一系列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刺激患者舌根、咽后壁、软腭等部位,而以上部位迷走神经较多,刺激时易导致患者出现咽反射,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咽反射敏感患者而言,操作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这些症状,这将直接影响操作过程,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降低咽反射敏感性是口腔
修复中的重点。

以往临床上大多是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安抚、加强操作的规范性、迅速操作、轻柔操作等来减轻对咽喉部的刺激,从而减少咽反射,但该手段对咽反射敏感患者效果不佳。

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麻醉安全性显著提升,口咽部表面麻醉在咽反射处理中的运用也逐渐增多。

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均是临床常用的局麻药物。

普鲁卡因是短效酯类局麻药,其不良反应较小,但亲脂效果不佳,对黏膜的渗透性较低。

丁卡因不良反应较普鲁卡因大,但其亲脂效果好,能穿透黏膜,可在1~3 min生效,起效快,并维持20~40 min[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操作中咽肌紧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丁卡因麻醉效果优于普鲁卡因。

原因是丁卡因可直接作用于外周神经,能有效抑制钠离子内流,促进细胞膜稳定,抑制神经冲动传导,不仅可发挥镇痛效果,还可减轻手术操作刺激引起的神经传导,促使咽肌放松,减少咽反射[6-7]。

观察组治疗感受和体会、修复体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使用丁卡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原因是丁卡因对咽反射控制效果更好,更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更容易配合治疗。

丁卡因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需严格控制适应证[8]。

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说明使用小剂量丁卡因表面麻醉安全性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与普鲁卡因相比,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更显著,可明显减轻咽肌紧张,有效减少咽反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且麻醉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孙宇鹏,王晓光,樊亚琴,等. 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咽部敏感患者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9):94-95.
[2] 周忠波. 盐酸丁卡因胶浆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16,29(4):691-693.
[3] 董海涛,崔婷婷,郭颖,等. 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8,19(5):262-265.
[4] 窦尉尉,岳从雷,张广德,等. 阻生齿拔除术中笑气吸入在咽反射敏感患者的临床应用[J]. 系统医学,2018,3(2):138-140.
[5] 安无恙. 无痛操作对治疗儿童牙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91-192.
[6] 李金凤. 口腔修复美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医学,2016,22(3):35-36.
[7] 李宏. 丁卡因在耳鼻喉科手术前咽喉喷雾法的优点[J]. 当代医学,2017,23(25):61-62.
[8] 王丽,彭伟,张铁军,等. 布托菲诺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辅助导尿防治颌面整形术后导尿管源性膀胱不适[J]. 口腔医学研究,2016,32(11):1204-1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