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3来自网络的信件|辽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网络的信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来自网络的信件》。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利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信息检索等操作的基础上设置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标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网络获取免费的电子邮箱,为下一课收发电子邮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邮件是一种快速、便捷、经济的通信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如何用IE浏览器上网。
但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理解认知和上机操作上还不太熟练,所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
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
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的学习转变,所以应多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如何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进一步巩固利用网络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演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意识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重点:掌握电子邮箱的正确地址格式,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流程。
难点:申请电子邮箱注册资料的填写
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根据学科特点,在上课过程中采取激趣、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营造欢快的课堂氛围。
2、直观演示法
对于四年级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有一定困难。
可以采取教师演示,学生再展示等演示方法,让学生边学边练。
3、任务驱动法
将本节需要完成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趣味性强的任务,让学生垫一垫脚能够触到,从而掌握本节的教学技能,完成对新知的理解和迁移。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
2、图片、自我评价表、微视频等。
3、学生需要准备手机。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出示课题
1、引语:同学们,逢年过节,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向远方的同学、朋友和亲人送去你的祝福呢?
学: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发短信、电子邮件等。
2、师:老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展示一份精美的电子贺卡,提出问题:老师想把这张精美的电子贺卡送个老师国外的一个同学,大家帮老师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呢?这些方法做对比,哪个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引出新课: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来自网络的信件》)
过程与评价: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使用电子邮箱比较好,简单、方便、安全,速度快等,激发学生想学习申请电子邮箱的兴趣,从而进入教学。
(二)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任务一:演示观察,认识电子邮箱地址
师:要想收到别人发给你的电子邮件或者你想给别人发电子邮件,前提是你必须拥有一个电子邮箱地址。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电子邮箱地址吧!
[出示课件]认真观察有几部分组成。
生:三个部分。
师:同学们很聪明,现在老师给出了它们的名称,相信看完之后你能把它们说对?师指出相应的用户名,分隔符、邮箱所在的网站。
生1:用户名。
生2:分隔符。
生3:邮箱所在的网站。
师:让同桌两人自己各写一个,同桌合作看写对了吗?
过程与评价: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电子邮箱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认识邮箱,激发学生求知欲。
任务二:小组合作,申请一个电子邮箱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助完成注册信息的操作。
在小组长的协调下沟通与交流,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而且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
针对个别注册失败的学生,我请出小组中已成功的学生上教师机前,用老师的手机为班级申请一个电子邮箱,演示讲解注册过程,请不成功的同学仔细观察自己失误的原因在哪。
教师提示:(投影展示)。
(1)填写要注册的用户名和认证码,用户名最好以字母和数字混合这样可以避免用户名重复,用户名最少6位最多20位。
(2)填写基本资料。
密码不少于6位,必须记住密码。
若忘记,可以注册手机号,方便找回密码。
过程与评价:学生在注册时遇到同名现象,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任务三: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1)登陆自己的电子邮箱,并阅读第一封电子邮件。
(2)小组各成员之间相互写信,并发送,检查是否收到。
(3)遇到问题可以求助桌面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小锦囊”-微视频。
过程与评价:通过学生的相互写信并检查,查看学生是否完成任务,遇到问题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参考教材,也可以求助桌面上一分钟的微视频。
(三)互动实践,提升能力
父亲节马上就要来到了,同学们可以为自己的爸爸制作一封电子贺卡,下节课咱们一起把贺卡发给爸爸,祝爸爸节日快乐,也可以给你身边的同学制作一张美丽的电子贺卡,并且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给他,谢谢他每天陪伴在你的身边。
过程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很好的做到了生生互动,赠送电子贺卡的过程抒发了一定的情感在里面。
(四)巩固提升、归纳总结
1、找同学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2、老师评选出动手操作能力最强的一个小组,该组的成员被评为本节课的实践小明星,并且送给他们一份“小礼物”,这份小礼物老师会发到小组长的邮箱里。
3、小组长回收本节课个人评价表。
过程与评价:让学生自己来概括本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概括知识、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学生知道了电子邮件各部分名称,然后再让学生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懂得了电子邮箱的作用。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围绕新课程标准,实现了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整堂课我注重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我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展示、交流中,不仅开展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还开展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在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使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