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日常出行频率也在不断上升,交通通行量的增加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很多地区高速公路工程在使用2~3年期间,便出现比较明显的早期破坏性问题,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公路工程建设单位需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修复。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性问题分析
有效结合我国某地区一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展开分析和研究,本段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总长度125 km,其中存在一段25.5 km的通行段存在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桥头跳车问题。

在高速公路路段出现桥头跳车问题,通常情况下是因为台背区域的填土施工压力不足,进而造成填土施工在台背后方数十米区域范围内产生明显的基础沉降现象,主要的特征表现在沉降位置,随着行车方向产生渐变,同时延续的距离相对较大,路面的整体性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同时路面结构也没有形成严重的破损,但是在实际的行车过程中,通过该区域会存在比较明显的跳车感觉[1]。

第二,路面沉陷问题。

路面沉陷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路面基层部分的支撑强度有所不足,在行车过程中荷载能力下降,进而在长时间的通车条件下会造成承载力不足,公路局部位置产生局部下沉现象。

在一些大面积的路面沉陷问题方面,通常情况下是因为路基段的不均匀沉降或者路基部分产生局部整体性滑移所造成。

第三,沥青路面裂缝问题。

沥青路面裂缝问题是路面早期破坏问题当中比较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路面的病害问题主要表现在从路面裂缝当中不断渗水,会造成路面以下的地基结构产生软化,土壤的含水量过大会影响到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进而在后续的公路通车过程中会加快路面的破损。

路面裂缝问题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龟裂等几种不同的形式。

针对不同的裂缝表现形式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工作方法,避免路面出现更加严重的深层次裂缝以及路面断裂等问题。

第四,路面出现车辙和变形破坏问题。

主要是外部大型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条件下,路面部分会产生永久性凹槽问题,结构性车辙主要是因为外部产生较大的荷载作用压力,在沥青面层以下路基的各结构层当中会出现永久性变形问题,这种车辙问题的宽度相对较大,同时在两侧区域没有出现明显的凸起情况,整个横断面呈凹字形结构。

而对于磨损性车辙问题,主要是因为长期受到车辆的摩擦作用,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对路面产生比较严重的磨损,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也会形成车辙问题。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问题的有效预防工作策略
通过对上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存在的各种早期破坏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看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形成的早期破坏问题,与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情况、交通通行量大小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等各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联。

由于外部自然环境条件无法改变,因此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问题的防治工作方法,需要从工程施工整体性设计、沥青混合材料质量控制以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等几个重要部分来进行落实。

2.1 施工前期阶段质量控制
第一,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设计工作中,需要针对路面的结构构成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全面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工作效果,需要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工作效果,避免外部的降水大量渗透到地基内部造成地基结构稳定性下降,有效控制地基结构的含水量,提高高速公路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

第二,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质量,同时在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沥青混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需要尽可能选择等级更高的优质国产或者是进口沥青原材料,防止原材料质量不足造成沥青路面出现早期破坏问题。

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在沥青混合材料当中加入一些改性添加剂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标准。

第三,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骨料需要尽可能选择表面尽可能粗糙、强度更大、耐磨性更高以及挤压作用良好的骨料和沥青材料之间充分混合。

如果所选择的骨料整体呈酸性条件,则可以适当的向其中添加一定量的抗剥落剂或者石灰粉材料,以此来有效保证混合材料的抗剥落性能效果,同时需要对骨料当中的含水量大小进行有效控制。

混合料级配确认,需要对沥青混合材料的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进行确认,要防止沥青材料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材料自身开裂问题,要有效提高沥青材料的使用耐久度。

(下转第108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措施
海 雄
(云南致道公路桥梁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昆明 650032)
摘 要:本文重点针对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问题展开相关分析和研究,对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问题的具体类型进行全面阐述,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措施,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保证后续的通车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预防
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竖向设计。

因本项目周围为商铺,整条线路应避免过大填挖,保证重修后的道路高程低于现有地块与商铺;并且与现有道路相互衔接;结合道路改造方案,对道路竖向进行调整,满足雨水排放最小纵坡的要求,并对当前道路上与该项要求不符的道路进行整改,去除积涝点。

该项目作为道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应以旧路高程为基础,与路面加铺、周围地块高程相结合,保证满足设计范围线位置、相交道路顺接等要求。

对于机动车道来说,纵坡最大值为4.88%,最小值为0.3%;坡长最小值为60 m,竖曲线半径最小值为:凹凸曲线均为1 500 m。

3.2 横断面设计
因受到道路红线限制,在横断面设置上与道路红线应保持相同。

因当前人行道宽度不规则,应结合现实具体情况确定,设计措施如下:在镇海路到成功大道之间,该段道路南侧人行道的宽度变化较大,在1 m~3 m之间,镇海路与铁路公园之间的人行道以骑楼为主,横断面设计从东向西为3 m 宽的人行道、13 m宽的机动车道、1 m~3 m宽的人行道。

在成功大道与蜂巢山路之间,横断面设计从东向西分别为:3 m ~4 m宽的人行道,12.5 m宽的机动车道,3 m~4 m宽的人行道。

在蜂巢山路到钟鼓道口之间的横断面设计为:3 m~ 4 m宽的人行道,11 m宽的机动车道,3 m~4 m宽的人行道。

3.3 路面结构设计
针对现状道路的路面结构进行改善,根据路面破损程度分为基层严重受损和局部受损两种路段。

基层改造分为刚性、半刚性等类型,该项目采用刚性基层,具有承载力强、耐久性好、稳定性高等优势,且便于现场实施(因现场井盖多且布置杂乱)。

对于前者改造时,将现有的沥青面层,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破除后整体压实,然后铺设结构层。

路面结构从上至下分别为:4 cm的SMA-13、6 cm的AC-16C、24 cm厚的C40水泥混凝土、10 cm厚的4:6砂石垫层,并将当前的碎石基层整平后碾压,压实度超过95%。

对于后者改造时,刨除厚度为4 cm的沥青面层后,加铺厚度为4 cm的SMA-13材料。

SMA具有较强的低温抗开裂、抗滑、耐久性强等特点,成为路面上面层的首选,综合经济效益超过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道路工程十分重要,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形象塑造息息相关。

对此,城建部门应重视道路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现状道路与周边设施进行调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机动车道、人行道的修建与优化,引入新材料、新工艺,使沥青路面得到普及,提高交通通畅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大伟.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优化设计[J].市政技术,2020(4):24-27.
[2]贾想.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优化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6):1278.
(上接第112页)
针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工作,需要有效做好各项性能之间的平衡和优化,需要根据施工区域的自然条件情况,以及具体的交通通行量大小展开针对性分析,充分发挥出沥青混合材料的使用优势,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性能和稳定性。

2.2 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由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对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程度不足,进而造成公路工程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性路面破坏性问题,因此必须要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全面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落实工程施工目标管理、工程施工流程管理,同时进一步确认工程施工责任,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道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同时要充分做好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评定工作,保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施工标准和要求[2]。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控制沥青控制材料的拌合施工质量,在材料的办和工作中如果产生比较明显的糊料或者材料离析等情况,则需要对混合材料进行及时调整,需要有效控制沥青材料的油石比材料的稳定度以及材料的流值指标,需要对混合材料的配比设计参数进行准确计算和分析。

在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路面基层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通过改善施工原材料的级配情况增加粗骨料的使用量,有效控制施工原材料的含水量大小,并且对路面的碾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充分保证路面碾压整体成型,防止出现碾压程度不足等方面问题。

要有效提高沥青路面面层摊铺施工质量,在路面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摊铺施工温度进行严格掌控,通过使用对应型号的摊铺机械设备,保证路面材料摊铺厚度均匀,碾压次数需要符合标准,防止混合料的空隙率过大,材料摊铺碾压完成之后需要有效做好后续的养护处理工作,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路面的使用耐久度。

3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模不断扩张,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当中对沥青路面的使用程度相对较高,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完成之后,表面的平整度较高没有明显的接缝,同时行车的舒适度、路面的耐磨性以及行车过程中的噪音量相对较小,可以为人们的通车带来更高的舒适度,同时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周期较短后续养护工作比较简单,因此在我国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何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及预防养护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9):94-96.
[2]杨海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20):272-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