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散文阅读”一_二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传记阅读”一_二新人教版20171028156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传记阅读”一_二新人教版20171028156](https://img.taocdn.com/s3/m/3ae918364431b90d6d85c71e.png)
“传记阅读”专题过关练(一)-(二)专题过关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喷发英武正气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
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
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
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
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
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
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
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
《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
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
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
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二散文阅读专题检测12有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二散文阅读专题检测12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3da0e89ec3d5bbfd0a7463.png)
专题检测(十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水写意彭学明①流水总是这样的,从一个山谷整装出发,满山奔走。
流水的步态闪闪妩媚。
流水的表情清亮秀美。
流水的腰肢柔弱坚韧。
流水像一个亦歌亦舞的诗人,以青山为题,以音乐为伴,写一首一泻千里的长诗。
②两岸的山谷危崖峭壁,崖壁的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绿色云诡雾谲,灿烂的花朵儿孙满堂。
披红戴绿的流水,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一段地道白,一程一程地数板,把两岸景物唱得斑斓绚丽,一派温情。
花鼓戏的韵律、黄梅戏的节奏、河南梆子的念词,都如飞流直泻的秦腔秦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这些水底跑动的音乐,常在寂静的山谷哗哗呼啸,清澈的嗓子和音符,成群结队地爬上石壁、挂在树梢。
叮叮咚咚的流泉,则让我们想起琵琶、吉他、古筝、古笙,想起这些宫弦里楚楚动人的女人。
一曲流水,就是一只长袖,飞动深宫欲海,民间衷情。
古典的浪花,新鲜的笑脸,千回百转,常转常新。
其实,流水本身就是女人柔弱无骨的精灵,摇摆的风姿,绰约秀丽,牵动两岸民俗、两岸风情。
③莺飞草长的时候,流水丰腴得又嫩又胖。
一河一河的新绿,既似一锅划不开的米粥,又似一匹扯不断的丝绸,典雅素丽,流淌着胭脂的芬芳。
看山山是绿的,看树树是绿的,看天天是绿的,看云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里掠过似的,绿淋淋的,滴!顺着流水的源头,我们看到流水插满了桃花和柳条的,打马过庄。
碰到有炊烟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
碰到有果实的地方,流水打一个结才走。
流水,总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旅人,有打不完的胭脂扣,拧不完的感情结。
它恋山,山是它坚强厚实的胸膛。
它恋树,树是它灵巧修长的手指。
它恋草,草是它飘逸秀美的长发。
当然,它也恋村,村是它安居乐业的家园。
那些村子与花朵往往就在流水最美的地方绽放着,饭香与落花,飘泊在河床。
④剥开一座又一座青山,流水的肩头不仅落满了四季景色,也落满了风雨雪霜。
鱼是流水最负盛名的舞蹈演员,飞翔的舞蹈,带动水乡民情。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二)配套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二)配套限时训练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9305563169a4517623a34c.png)
训练24 散文阅读(二)(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对应学生用书P40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奇崛的峭石张梦阳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在书房里独自静静地翻书;二是到山野间游山逛水,自由散想。
一天黎明,信步在山野漫游,突然看到直矗云霄的山峰间,瑰丽、火红的朝霞映衬中,有一尊黑色的从悬崖上奇崛挺出的峭石,立时惊呆了。
伫步凝望,恍然觉得这红霞中的黑色峭石,很像是鲁迅的头像,奇挺,坚硬,不同凡响,令人神往。
是的,鲁迅就是20世纪中国一尊奇崛的峭石。
20世纪初叶,国难当头,人们纷纷“竞言武事”,青年鲁迅却顶着对物质“崇奉逾度”的“质化”逆风,独树一帜,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在异国日本遥望中国茫茫大地,叹息“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反复叹道:“其亦沉思而已夫,其亦惟沉思而已夫!”经过十年沉默,1918年5月,“五四”前夕,《狂人日记》如一声春雷,接着“一发而不可收”,孔乙己、阿Q、祥林嫂、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一系列雕塑般的人物,和那荒原上无边野草丛中苦走不止的“过客”,出现在读者眼前。
对“正人君子”鞭辟入里的批判,对既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主的“第三样时代”的期盼,震撼着人心。
他的精神力量和文学天才,无人望其项背,无论是小说,还是杂文,散文诗,文学史研究,“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只要他一进入,就会立起一座奇耸的高峰。
“只觉得受着一种痛快的刺戟,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
这奇文中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
这种快感正像爱吃辣的人所感到的‘愈辣愈爽快’的感觉。
”尽管也有人用恶骂来欢迎他,但也不能不承认他的奇崛。
本来已经名满天下,完全可以做薪金丰厚的教授,也有意写自己的文学史著作,却因革命青年横遭屠杀,当权者“暴殄天物”,“对于个别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而毅然辞去教职,与爱人许广平栖居上海,专事著译。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f16e1b915f804d2b16c163.png)
课时跟踪检测(六)散文理解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雨乡愁张清华①一个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
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
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
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
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落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咕咕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②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狭隘了。
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的无情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
”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
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散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散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b06dcc551810a6f52486e1.png)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现代文散文阅读复习题(有答案)2018届高考语第一轮现代散阅读复习题(有答案) 2018届高考语第一轮现代散阅读复习题(有答案)c 人教版新标2018届高考语一轮单元复习现代2 专题 1 散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彭程一年的日子,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静静地淌。
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
自春到夏,经秋涉冬,次第流淌。
水上风光,四时各异。
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白黑水。
对于这一片古老的华夏土地,岁月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呈现出自己的风貌。
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
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中国人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
其他节日,一样有丰厚的内涵。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
“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做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
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
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
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散文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散文结构题 新人教版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散文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散文结构题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4b7d42ddccda38376baf8f.png)
散文阅读考点针对练(一) 散文结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背水的日子桃花怀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沿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1.文章第一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解析对此类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它和标题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是总领全文,是引出下文,还是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它对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有何作用?有没有运用修辞?其作用是什么?根据这些逐项对照,不难概括出答案。
(2009·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
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
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渺小。
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过关练“散文阅读”(一)(二)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过关练“散文阅读”(一)(二)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fe0a21fc4ffe473368abd1.png)
“散文阅读”专题过关练(一)-(二)专题过关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幅画宗璞①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
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
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②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③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
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④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
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40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
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
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
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
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
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
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⑤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⑥时光一晃过了40年。
80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
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
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
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5年仍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⑦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
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
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
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⑧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
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
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散文阅读3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散文阅读3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a8e3ddd36a32d73758177.png)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散文阅读一、(17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来查干湖李旭光查干湖美,美在秋天。
秋湖的长天,极为疏朗。
站在环湖路上,依稀看得见天宇的穹顶与湖水交割的弧线。
惊鸿照影,间或掠过几朵祥云。
夜幕乍落,伫立在湖岸高坡上的妙因寺,不时传出阵阵晚课的钟鼓和诵经的吟唱,剪影里,空气也凝固了一般。
到了晓夜当空,繁星拱月时,天上湖中,已辨不出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虚幻的。
查干湖美,美在秋水。
秋水如娴静而又落落大方的少妇,深邃的眼睛定定地凝视着你。
从松花江引入湖中的百里运河,已放慢了流速,使得这时的湖水波澜不惊,清澈见底。
泥沙已经淘尽,水中的游鱼和水草分明可见。
夏日肥得如油的湖水,已经显得清瘦,是湖水中的鱼虾和健硕的蒲苇把它的营养吸吮殆尽。
湖水从暑热变为秋温,鱼儿多半向湖的深处游去,垂钓的人们便懒于来此蹲守。
随着秋一天天走向肃穆,湖区的游人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老人、情侣、画家、摄影家、迁客骚人来此小住。
与其说是游湖,莫若说是人生的一次悄然回眸。
查干湖美,美在秋草。
轻露染过的蒲草依然葱郁滴翠,很深的一截还在水里,蒲棒却透出橙黄。
渔民介绍,蒲棒采摘下来,可以作为驱赶蚊蝇的香炷,一支蒲棒,可以燃上几介小时。
有些地方用蒲草做床垫,铺在下面厚厚的、暖暖的,还散发着蒲香,销路很被看好。
秋苇比起蒲草来,要更美些,更张扬些,更浪漫些。
一枝枝、一簇簇,泛着轻黄的舒展的苇叶,就像跳藏族舞的姑娘,张开双臂,弓起腰肢,献出哈达。
而泛着油光的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风中柔软地散落开,烈火呼啸般地狂舞。
修长的苇秆,接踵摩肩,竹林般地森然列阵。
待到湖上结冰时,这些蒲草和芦苇都要被渔民割掉。
割去固然可惜,但为了将一腔热血回报养育它们的大地,为了来年春天新生命的再一次萌发,想一想,也就释然了。
湖中还有铺天盖地的菱角与荷花。
花期过后,尚有一片片圆得可人的叶子浮在湖面,新绿里透着油一般的光泽,圆叶的下面,是一枝细蔓连到湖床。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散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精品课件散文阅读 (279张)](https://img.taocdn.com/s3/m/7bd6441502768e9950e73844.png)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 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 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 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 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 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 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例(2016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 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 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 题精品 课件散 文阅读 (279张)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_散文讲学案新人教版20171028116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_散文讲学案新人教版20171028116](https://img.taocdn.com/s3/m/821d782858fafab069dc024c.png)
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读懂文章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一)散文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
散文的“形”,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散文的“神”,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特征:题材广泛多样。
其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
3.形式特征: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写法自由,体式不拘。
(二)散文的分类散文类别文体特点表现手法代表作品写景状物散文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荷塘月色》状物散文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内容情感托物言志、象征《白杨礼赞》写人叙事散文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记人叙事叙述、描写《背影》议论说理散文以议论为主,文笔灵活,寓哲理于形象议论、象征《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1.线索中心事件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感情如杨朔的《荔枝蜜》具体事物如冰心的《小橘灯》时空变化如刘绍棠的《榆钱儿》、胡适的《庐山游记》2.常见结构关系类型子关系特点相承关系承接关系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的层层相递递进关系相并关系并列关系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对照关系相属关系总分关系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分总关系1.表达技巧2.语言艺术(1)语言特点用词之美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词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词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词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词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二、抓读文关注点,定解题信息区间步骤一(任务驱动1):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小说阅读”一_二新人教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过关练“小说阅读”一_二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8561ebc6ce2f0066f5332287.png)
“小说阅读”专题过关练(一)-(二)专题过关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悔张桂清忍无可忍的关成山,在医院分诊台前猛然高喊起来:“什么三甲医院啊,纯粹蒙事儿……”一位穿白大褂的中年女士,噔噔噔跑来了:“先生,我是护士长,我跟您说啊,刘大夫路上撞车了——”“撞车?撞死没有哇?”关成山一听这话,火更不打一处来了,“要是没撞死,赶紧派急救车去呀!”“您,怎么说话呢?”“我,我说的都是实话,没瞎说。
”关成山一指小护士,“她说刘大夫早就给人诊病了。
让我等,一直等到现在啦……”关成山如此发飙,也难怪。
不到凌晨五点,他就来这儿排队挂号了,为的是挂专家刘素珍的号;八点钟诊病,都八点五十了,仍没见她的人影儿;护士小柳呢,一直糊弄他。
这会儿,又听护士长说专家出了车祸,岂能不生气?护士长看看满脸通红的小柳,只好说:“您挂的第一号是吧?给您转诊别的医生,也姓刘,也是专家……”“行。
”关成山不管这些,心说只要能瞧老伴儿的病就行。
电话铃忽然响了,护士长一接电话就愣了:“不用了,那……好吧。
”其实就在关成山大喊大叫那会儿,恰巧刘素珍大夫进来了,恰巧还就听见了“撞死没有哇”那句话……她头一低,抹着泪水匆匆走了。
护士长倒看得真切,心想别再激化矛盾了,所以建议关成山转别的医生来看病——这个办法,也是缓和医患关系没办法的办法。
刘素珍大夫却主动打来电话,告知不用转诊——护士长知道她的脾气,只好同意。
关成山一往里走,护士长赶紧给刘素珍打电话:“刘大夫,我已经跟那老先生说了转诊啦,将错就错得了。
您要一说实话,他又得怪我们编瞎话了……”关成山领着老伴儿,进了二号诊室,见女大夫容貌清秀,就是嘴的左侧长了颗痦子,眼睛还有点儿红。
当下,他心里就想:有啥烦心事儿?却没好意思张嘴问。
“您请坐,先说说病情吧。
”“我们那儿的医院,说她得了腔隙性脑梗死,头晕,还吐,让我们照了片子。
您是专家……”关成山随即把片子递给了刘大夫。
他带着老伴儿来此,就为验证一下当地医院看得准不准。
2018年高考语文(新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练案:11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新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练案:11文学类文本阅读(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3daee9581b6bd97e19eabd.png)
专题练案11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本练案共9题,共42分,用时42分钟一、升级训练(14分)(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炫耀左克才寒气切割着时月裸露的肌肤,他在一幢楼的铁栅门来回徘徊。
时月傍晚离开楼房时手里有了厚厚一沓钱,拎着二万六千元,悬空的心落了下来的,老板总算兑现了血汗钱。
时月挤在弯弯曲曲的队伍中,火车只有腊月二十九的票。
三十的风很硬,但被鞭炮烟花软化一些,时月进村已是家家忙着贴春联窗花、放爆竹的时候了。
站在村口的儿子焦急张望着,见到他熟悉的身影飞也似地迎上来。
时月有了幸福的感动,儿子长大了。
洗漱后时月燃起香烟,菜已上桌,浓浓的亲情在酒香中弥漫。
时月在淡淡的醉意中睡去,零点的钟声催响此起彼伏或高或低的鞭炮声,时月催促儿子燃放鞭炮。
不多时,门外的鞭炮声突然哑了,时月坐起来竖耳侧听,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
早晨,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时月阴郁的心情。
①时月在外是一个小工头,二层楼房在村庄是最好的。
九点了,时月揣上两包高级香烟出了门,阳光极力驱散浓浓的烟气,②丝丝缕缕的火药味呛进鼻孔,时月悠闲地踱步,抱拳挂笑新年好。
时月走到四平门前时,猛然发现原先破旧的楼房不见了,眼前是一幢新的三层洋楼,灰色墙砖、红色花岗岩石阶、白玉扶栏、黄色门楼、园林风格的园墙,显得金碧辉煌。
四平笑吟吟迎出楼敬烟让坐,时月面露尴尬的表情,极不情愿地接过香烟匆匆离去。
时月闷闷不乐地躺在床上,妻子见时月阴沉的脸色,以为沿途劳累,中饭也没敢叫醒他,晚餐时,他草草喝几杯酒后又睡去了。
时月脸色越来越阴郁,妻子心中生出丝丝不安,不时催促时月到医院看看。
儿子说,也可能是累的,工地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吃的也是黄米饭堆着寡味的菜皮,十多人一间的大通铺弥散着汗臭味,还有那此起彼伏的鼾声。
妻子怔怔的,没有理出头绪。
新年是喜庆的,正月是亲朋好友的,可时月没有喜庆的心情更没有串门走动的意思,整天昏昏沉沉的,时而躺着望着天花板发愣,时而靠床低头沉思。
2018-2019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专题检测“散文阅读”仿真高考练(二)
![2018-2019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专题检测“散文阅读”仿真高考练(二)](https://img.taocdn.com/s3/m/e5c5a2730975f46527d3e1f5.png)
专题检测“散文阅读”仿真高考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孙犁的风骨江南鹤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
他躺在病床上,两只眼睛是白色的。
我看到大吃一惊,站在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他的眼睛得了白内障。
孙犁先生发现有人来,眨了眨眼,大声说:“去忙去吧,忙去吧。
”旁边那个阿姨又说:“你别往心里去,谁来了,孙先生都这么说。
”我站在孙犁先生面前,背了他写的书的书名,那些书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陋巷集》《晚华集》《老荒集》《如云集》等。
孙犁先生听了,点了点头。
我转身离开了病房。
不久,我从《天津日报》上看到,作家铁凝来天津领奖,特意到总医院看望孙犁先生。
当听了铁凝的自我介绍之后,孙犁说了一句:“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
”说罢,便流下眼泪。
铁凝也是泪眼汪汪。
报纸上还特意配发了一张这两位作家见面时的照片——孙犁先生侧身躺在病床上,注视着铁凝。
又过了不久,孙犁先生便去世了。
我再次从书架上翻出孙犁先生的《如云集》《晚华集》《老荒集》等十本书。
这十本书除个别篇章外,大部分写于1976年至1995年。
读完这十本书后,我内心产生强烈的震撼,十本书里没有一句是废话,没有一句是空话。
作为一个年轻的写作人,我从中受益良多。
这些文字是孙犁先生饱经沧桑后血和泪的结晶,从这近百万字的作品里我提炼出两个字:风骨!孙犁先生的风骨!风骨,我个人理解是文章的风格、做人的骨气。
而作为文人,还要有一颗文心和一根文骨。
孙犁先生的文章,清纯雅致,朴素自然,似山溪汩汩流淌,像春风拂人衣袂。
而在做人上,孙犁先生宁静淡泊,志存高远。
他的作品语言十分古朴,句中时有点睛之语。
“凡能厚着脸皮批判别人的人,他在接受别人对他的批评时,脸皮也很厚。
”(见《风烛庵杂记》)“对我来说,人在青春,才能有爱情,中年以后,有的只是情欲。
”(见《陋巷集》之《太湖》)作家贾平凹在其散文《孙犁论》里说:“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12-1含答案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二 散文阅读12-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120d10912a21615792971.png)
课后对点集训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长冬麦语宋殿儒①寒烈的长冬里,很多人会赞美那枝“风中俏”的梅花,而我却常常透过梅香,想起家乡冬野里盛放春绿的麦子。
②麦子是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植物。
秋风起,麦子播下地,残忍的秋风扫落叶过后,麦子长高了一截,面色也浓绿了一成。
寒冬来临的时候,常常会伴着大雪和刺骨的寒风一股脑儿地来了,呼呼的寒风凛冽地喊叫着,河面上一层薄薄的白冰,世界万物好像在一瞬间就被肃杀成一把干尸,就连秋风中倔强着开花的菊儿也熬不过寒冬的惨烈和无情,死去了.而唯独麦子,仍然为这个世界坚守了一派浓绿,一汪春情。
③冬天不会放过你的倔强,它们用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大雪和冰冻来攻击你。
它们在一夜之间会用厚厚的白雪覆盖你的头颅,妄想把你一下窒息,它们还妄想在窒息你的同时,又把你身边的土壤冰冻成一块铁板——掐死你!可是,你面对如此残忍的杀生,却坦然微笑。
你利用严冬给的厚厚白雪做了一床自己过冬的被子,把敌人的武器变成了自己的“武器”;你为了不被冻土“掐死”,就趁被冻住脖颈的时候,狠命地往大地深处扎根,用长长深深的根系去汲取大地深处的温暖,积蓄自身战斗的力量,把自己分蘖成三头六臂、成为不可战胜的壮士……④春雷滚滚的那一阵子,冬天望着一竿子高、绿油油的你,常常会把最后一点失败的泪滴,滴在你胜利微笑着的田野里。
那时候,农民们都能听你给无奈的冬天说声“拜拜……”。
⑤其实麦子是流浪过来的植物.它从异域寻寻觅觅才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家园,麦子最喜爱中国这块土地了.咱们中国人,喜爱它,它更喜爱咱中国人。
大半个中国的人喜爱麦子,都依靠麦子生活,早在数千年前就和麦子结下了骨肉相通的情缘。
⑥父亲曾经说过,麦子的阳光就是夏日的成熟色,那无边的金色麦浪就是麦子为人类世界跳的一支阳光舞,它明媚、靓丽,芳香醉人……⑦乡亲们都把麦子称为“硬性嫩娃”。
是说麦子看起来柔弱,而性子刚烈不屈,是乡亲们最离不开、最金贵的一个娃。
乡亲们对待麦子,也是扑心扑肝的疼爱。
人教版语文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第18课散文阅读
![人教版语文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训练第18课散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559559c25c52cc58ad6be1f.png)
新高考高三语文第一轮训练《第18讲散文阅读》训练题一读下文,完成1—4题。
草屋的声音赵伟平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
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
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
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
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
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
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
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
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
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
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专题过关练(一)-(二)专题过关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三幅画宗璞①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
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
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②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③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
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
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④老实说,在1986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
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
40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
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
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
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
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
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
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⑤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⑥时光一晃过了40年。
80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
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
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
”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
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5年仍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⑦1986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
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
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
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⑧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
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
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⑨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
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
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⑩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⑪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
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不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
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
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
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
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⑫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
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
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
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
一行小字:为纪念陈瀓莱而作,寄与宗璞。
⑬把玩之际,不觉欷歔。
谢谢你,汪曾祺!⑭瀓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
50年代最后一年,瀓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
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
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
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⑮瀓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⑯瀓莱于1971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
我曾为她写了一篇《水仙辞》的小文。
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⑰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
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
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⑱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⑲三幅画放到1987年才送去裱,到1988年春节才取回。
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
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风格淡然,笔法简洁,多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展现了汪曾祺多才多艺、真实坦诚的性情中人的形象。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与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批评宗璞单纯幼稚。
C.“红花墨叶图”恬淡、活泼和热烈,既是汪曾祺豁达、真诚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有对宗璞性情的体察,更有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许。
D.作者写道,“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既包含着真实、真诚、真挚,更有对至美人性、人情的赞美和追求。
解析:选B B项,“这一可笑的形象”和“批评宗璞单纯幼稚”表述不当,“小鸡思果”这一形象可爱而不可笑,且汪曾祺对宗璞绝无批评之意。
2.试就第三幅画的内容和意蕴,分析汪曾祺的真性情。
答:解析:解答本题,可从画作的具体内容入手,重点分析体现在画作中的人情之美和友情之真。
如,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象征着瀓莱超脱悠闲、固执脆弱但又宁折不弯的个性,表达了对瀓莱的理解;“几瓣素白的花”的清冷逼人,象征着瀓莱当年落井的凄寒,寄托汪曾祺对瀓莱的哀思;水仙花的“就纸色不另涂白”,象征着瀓莱天真、自然、尚朴的特性,表达了他对瀓莱的欣赏和怀念。
宗璞曾作《水仙辞》纪念瀓莱,汪便主动作水仙画,共同纪念瀓莱,可见他对友人的体贴之情。
答案: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象征着瀓莱固执脆弱但又宁折不弯的个性,表达了汪曾祺对瀓莱的理解之情;“几瓣素白的花”的清冷逼人,象征着瀓莱当年落井的凄寒,寄托了他对瀓莱的哀思;水仙花“就纸色不另涂白”,象征着瀓莱天真、自然、尚朴的特性,表达了他对瀓莱的欣赏和怀念。
(任答两点即可)得知宗璞曾作《水仙辞》纪念瀓莱,汪曾祺便主动作水仙画,共同纪念瀓莱,则又体现了汪曾祺对友人的体贴之情。
3.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解析:从结构安排看,以三幅画开篇,以三幅画结尾,全文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从技巧运用看,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三幅画是文章着力表现的对象;从主题表现看,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易突出“真性情”的主题;从意境设置看,“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答案:①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②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③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④“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答出三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
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千灯果然有灯。
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
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
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
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
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
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上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
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它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
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
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
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
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
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
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
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
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
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
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
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
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
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
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
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
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