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 散文阅读 专题一 快速阅读 整体把握(1)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ppt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2020年高考散文阅读专题复习ppt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四 把握文章的主旨(作品主题的概括)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关注文章的题目。 关注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 关注记叙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关注篇末的抒情议论;带着作者感情倾向的词句。 依循主要的线索突破。
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
1895年秋,盛宣怀得到直隶总督王文韶的批准和支 持,在其权力和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创办了中国第 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同他办实业一样,盛宣怀在 办教育时也以“学以致用”为准则。他给北洋大学堂订 了两条规则:其一是不许“躐等”。他说:中国过去学 西学的学生成绩不显著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无次序, 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途 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 语言不过是工具。盛宣怀这一观点的形成,不仅源于他 汲取了过去同文馆只学外语因而用途不广的教训,也是
二、语句或语段的作用题
解题思路:考查行文思路结构。
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 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 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 现力。
结构上 a.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b.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c.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散文阅读的整体理解】讲义及练习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散文阅读的整体理解】讲义及练习解析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散文阅读的整体理解】讲义及练习解析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三种意识。

一、散文阅读的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大致了解散文结构,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1)选材范围。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

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高三散文阅读第1讲:概括归纳、理解内容要点

高三散文阅读第1讲:概括归纳、理解内容要点

散文阅读第1讲概括归纳、理解内容要点【考点解读】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是考查热点,当然,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试题,在题干中直接设问的并不多,而较多的是变换形式让考生完成。

但不管以怎样的方式命题,其基本目的是考查考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因此,要做好这类题目,就应该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

考查形式基本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分值在6分左右。

【知识梳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般指对文章整体内容和情感的分析和理解,客观题基本在前两个选择题出现。

归纳、概括,常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一般分为:1.特点、内涵的归纳概括2.原因、理由的归纳概括3.表现、内涵的归纳概括4.主旨、情感、态度的归纳概括考题形式:特点、内涵类①纵观全文,概括××的特点。

②概括文中××有什么内涵。

原因、理由类①纵观全文,概括××的原因。

②结合文意,说说作者为什么××?③结合文章内容,概述××的理由。

表现、作用类①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文中××的作用体现在?主旨、情感态度类①理解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②文章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③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突破】考点一:【概括特点】例1:(2016-2017海淀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4题。

家山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龚自珍)——题记①年轻时,我喜欢独自哼唱苏联名歌《喀秋莎》。

只要“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溜出嘴边,一种轻纱薄雾般的温馨感,便导引我返回医巫闾山脚下的故乡。

其实,故乡影像,在我少年时橙色的梦里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一切兰因絮果毕落于苍茫之中,只觉得家就是山,山就是家。

2024届高考复习散文阅读深度解读(96张PPT)

2024届高考复习散文阅读深度解读(96张PPT)

(三)一线串珠:散文物象与结构
3.物象与结构手法 ① 物象安排在文章开头、结尾:起首尾呼应作用。 ② 物象安排在文章中间:起过渡、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等作用。 ③ 物象是文中着墨较多的内容:在文章详略安排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分析物象意蕴
分析物象意蕴
知识方法 1.题干关键词 特点、特征、品质、品格、精神;含意、内涵、涵义、意蕴、象征意义等。 2.解题思路 物象的意蕴丰富,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等,需要结合散文
散文类型——物象
(二)神与物游:散文物象与主题、手法
散文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体,重在书写主体感受和情思。情缘物 起,寓意于物。虽然文章重在抒发某种情感或阐述某种思考,但引发这 种情感或思考的,却是具体事物。散文中的物象是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 触发点。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手法,是连接散文物象与主 题的关键手法。我们可以结合散文物象、手法,来理解物象是如何表现 主题的。
1.情景交融
② 因情写景,借景抒情。作者带着某种情感去观察景物,随着情感变化,似 乎看到的景物也产生了不同。即以情感为轴心选择与之契合度较高的景物进行描 写。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关联教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所写北平之秋景物众多。作者选取了具 有悲凉之感的景物组合,如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微凉的秋雨等,来表 现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皆因它们与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相契合。
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 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 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 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 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 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 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 落受人尊重的长辈、九十四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废名《放猖 》 文本二: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文本一: 废名《放猖》
①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 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开 篇写五猖庙,先用对比的手法,拿五猖庙与土地庙作比较,又拿与 轿子、火柴匣子作比较,四者依次对比,突出了五猖庙规模之小。) 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 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由写五猖庙,再写猖神,写放猖, 还是开篇点题的部分。)“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 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 哪里“猖”了回来呢?”(这句写“猖”的意思,为了让读者明白, 又用母亲的责备孩子的话,来说明“猖”就是各处乱跑的意思。至 此,先写五猖庙,再写猖神,最后写放猖,点题有条不紊,解题层 次清晰。)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10、人称运用变化的作用
《窗子以外》2017年全国卷Ⅱ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 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 “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2023届高考散文阅读专题
第01讲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文体知识
1、散文的定义 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 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 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 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 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 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快速读懂散文+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如何快速读懂散文+课件

• ⑦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 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 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 ⑧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 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 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 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 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 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 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 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 ④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 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 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 ⑤小牛屁颠屁颠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 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 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观点二:没做到。 ①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 已经被赋予了意义; ②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 实有无等,其实已经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高考一轮复习《快速把握散文主旨》课件(30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快速把握散文主旨》课件(30张PPT)

学测、高考
写什么
A 对象
01
怎么写
B 结构 技巧
为何写
03
02
C 主旨
Part 02
主旨怎么考
直接:概括、探究文章主旨、主题、意蕴
间接:
• 句、段的含义 • 结构、技巧作用 例如: 谈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含义。(《记念
刘和珍君》)。 沉默到了极点,就是爆发的时候,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
3、因文而异
• 写人记事:以小见大 对人或事评价或对人生思考 • 写景状物:借物抒情 、喻人、言志 、 借景或物抒发对社会、
人生思考 • 议论思辨:对社会、人生思考
4、积累
• 散文的题材
民族心理:“安土重迁”、“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 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
人文精神:“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 “悲悯情怀”等。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 了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 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 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 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 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 精神注入其中。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 黑的空间里;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 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②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 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 觉,一棵本来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 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专题一 读懂散文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添加副标题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文体知识
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
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散文的分类
01
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状物散文(托物言志) 记叙散文(叙事散文 ) 议论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线索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 地点为线。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课件
A、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B、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
C、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
D、驼爷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 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 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题型示例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高考《门》)
方法指津
1)将要求解释的词语/短语还原到文章中。
第一段,但该段很简单,并不能找到解释词语 的相应内容。
2)研究解题要求, 确认有效区间。
要求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不是写 “门”的含义和种类,所以第二、三、五段应排除; 也不是写开门或关门的方式,所以第四段要排除。 剩下的段落含有直接解释词语含义内容的是第六段, 因此确认有效区间是第六段。
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
不少人沉洒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
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
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
世界。答案
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
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
2、归纳法 要求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用自 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一定要思路清楚、用 语准确、抓住要点。
(一)预想寻旨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文 章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以致无法准确答题。
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尾和开头段 进行预想。
(二)抓点连线
预想之后,须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 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 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 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 画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2.意境深远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 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 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层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 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 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营 造出深远的意境。
③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 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 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 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 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 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 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 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 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 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 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 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 伏,鳞次栉比。
⑤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 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 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 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 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 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 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 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 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 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目充 瞌睡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散文阅读 1 整体阅读 读懂是前提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四 散文阅读 1 整体阅读 读懂是前提课件
以小见大、比喻、象征等
12/9/2021
2.文化游记散文 (1)概念 以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为写作对象,通过 游历名人、文化古迹的方式,咏史怀古,阐发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基础 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文化游记散文将文化思考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 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 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
⑮春天依然晚晚地来,快快地走,却把希望和富足留在了呼伦贝尔草原 上。萨丽娃姐姐唱的劝奶歌是老祖母在春天里传下来的,草原人那如云的羊群 和飞驰的骏马是春天赐予的。萨丽娃姐姐懂得这一点,在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时 代里成为聪明智慧的人。
12/9/2021
⑯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选自2016年4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2/9/2021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 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 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2/9/2021
2.意境深远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 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 一,展现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 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 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 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散文整体阅读训练——快速阅读,整体把握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

近年来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有: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一)读懂,才能做题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

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散文,要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

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涵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一)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

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

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

阅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解全文的主旨。

因为高考多把状物散文当作首选,所以下面重点介绍其读法。

1.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到精神的顺序把握所写之“物”的特点。

即要由表象到思想,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捕捉被注入到这个“物”中的思想感情。

2.要把握所写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

作者对所写之“物”进行具体描绘,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赞美它,而是以它为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志趣。

3.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

状物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

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通过描写客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是托物抒情;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之“物”联想开去,由此及彼地思考社会人生,揭示深刻哲理的,是托物寓理。

阅读时,除了把握内容类别外,还要辨识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喻人或寓理)、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类比、反复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的梅岭徐怀谦①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嚼嚼”的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②梅岭,这座横亘于江西、广东两省的重要关隘,这条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驿道,这段“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唯一旱路,这个承载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③我不无激动地打量着她,发现她比我预想的要青春、靓丽得多。

曾经以为这座令无数流放官员失魂落魄的梅关,一定是荒山秃岭、荆棘丛生;曾经以为这条通往岭南瘴疠之地的古驿道,一定狭窄陡峭、凹凸不平。

然而并不,这里环境幽静,古木参天,绿意葱茏,枝叶密得连阳光都难得渗下来;驿道宽阔达四米半,远比我在云南盐津豆沙关看到的“五尺道”要宽阔、平坦得多。

唐代以前,这里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唐开元年间,时任宰相的广东韶关人张九龄奉旨开辟此驿道,路开通后,“坦坦而方五轨”,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呈现出一派“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荣景象。

④很显然,梅岭古驿道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而由于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他们于此留下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从而形成了梅岭独特的贬官文化。

⑤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秋,惶恐滩上驶来一艘官船,船头立着一位头戴靛青斜角头巾、身穿玄色夹袍的老人,他就是58岁的苏东坡。

他的身旁是儿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个老女仆。

刚刚从定州知州调任英州知州,又再贬为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东坡就要远离中原,过梅岭,投身那蛮荒之地了。

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

⑥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

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

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

”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为知己,写了一首《赠岭上老人》,题于村头壁上。

诗云:“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是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朝云就没有回来,而是永远留在了惠州!⑦《宋史》载,宋代因罪贬岭南的知名官员有144名,多为全家南徙,能活着回老家去的确实不多,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被贬雷州后病死的。

⑧与苏东坡心境同样苍凉的还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

万历十一年二月,54岁的戚继光受张居正牵连,由蓟镇总兵贬为广东总兵。

那是一个清秋时节,他登上梅岭时,一弯明月挂在天际,他写下这样一首诗:“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今古去未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头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戎马一生的他多么希望眼前的梅关是玉门关,他可以出关卫国,战死疆场!然而,这是梅关,南下是无兵可练的广东。

⑨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

赤乌四年(241),东吴大将陆凯奉命南征,过梅岭时,正值梅花怒放。

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便折下一枝梅交给驿使,并赋诗一首《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据考证,这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

⑩梅是友谊的见证,更是美丽、刚强、高洁的象征。

宋代诗人张道洽《梅岭》诗,赞的是梅花的美丽:“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何香凝老人1926年和1927年两度赴梅岭,咏梅赋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

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⑪据说梅岭最美的景致在冬天,踏雪寻梅才别有一番情趣。

我乐于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化。

小小一座梅岭所负载的太过悠久太过深厚的文化,显然是需要慢慢行来,慢慢体悟,慢慢消化的。

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快速阅读,整体把握1.抓住段中关键句及文中过渡句,迅速把握全文各层次及大意。

(1)全文可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从①至②段,主要写的是“我”因对梅岭的仰慕而游览它。

第二层次从③至⑩段,主要阐释了梅岭文化的两层内涵:贬官文化和梅文化。

其中层次过渡句是“除了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

(写出原句)第三层次是第⑪段,主要内容是小结“梅岭文化”,照应标题与开头。

(2)全文以文化为线索,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