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合集下载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研方案: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研方案: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幼儿园幼小衔接调研方案: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幼小衔接一直是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有效的幼小衔接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行幼小衔接

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在本文中,我将从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份幼儿园幼小衔接调研方案,并共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调研目的

1.1 概述目的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之间的衔接情况,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有效的衔接方式,为提高幼小衔接质量提供参考。

1.2 具体目的

- 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小学的学习要求和教学方式。- 调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情况。

- 了解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期望和看法。

二、调研内容

2.1 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方法

- 调查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小学的学习要求相符,是否能够为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 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是否注重启发式教学,有无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小学学习要求和教学方式

- 调查小学的学习要求,了解小学对幼儿园学生的基础要求和能力期许。- 了解小学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

2.3 幼小衔接情况

- 调查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沟通情况,包括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 了解学生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情况,是否出现学习障碍或适应问题。

2.4 家长期望和看法

- 调查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期望和看法,以及他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期待。

三、调研方法

3.1 调查问卷

设计针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于幼小衔接的看法和需求。

3.2 专访

幼儿园学科教育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研究

幼儿园学科教育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研究

幼儿园学科教育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研究

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学习的起点。幼儿园学科教

育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学科教育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理念差异

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幼儿园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兴趣,强调通过游戏和体验式学习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小学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导致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问题。二、幼儿园学科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学科教育对儿童的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科教育,儿童可以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学科教育还能够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因此,幼儿园学科教育的衔接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的挑战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科知识存在一定的连贯性问题。幼儿

园的学科教育主要以游戏和体验为主,而小学则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可能会面临学科知识的断层问题。

2. 学习方法的转变:幼儿园的学习方法主要以游戏和体验为主,而小学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这种学习方法的转变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困惑和适应问题。

3. 学习环境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主要以游戏和体验为主,而小学则更加注重学习环境的纪律性和规范性。这种学习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一定的适应问题。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1. 引言

1.1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幼小衔接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过渡。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转变,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如果幼小衔接不顺畅,学生容易出现适应困难,导致学习压力增加,甚至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小衔接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幼小衔接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为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反之,幼小衔接不良会导致学习困难,影响学生成绩和学习兴趣。

幼小衔接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顺利的幼小衔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而幼小衔接不良则可能引发学习焦虑、社交问题等心理困扰。

幼小衔接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当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幼小衔接机制,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质量。

1.2 研究背景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过渡,对幼儿的学习和成

长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针

对幼小衔接这一教育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背景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幼小衔接问题日益

凸显,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断档现象频发,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效果和心理发展。家长和教师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他们

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幼小衔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社会对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作者:刘洁来源:山东学前教育网时间:2012-10-18点击:2201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344

课题负责人:刘洁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走向另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依然是每个幼儿园关注的热点和重要工作。

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3、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衔接研讨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衔接研讨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衔接研讨

一、引言

在教育领域中,幼儿园幼小衔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的衔接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发展。如何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顺利过渡,如何保证他们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幼小衔接这一主题,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探讨,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 为什么幼儿园幼小衔接如此重要

幼儿园是孩子们教育生涯中的起点,而小学则是孩子们正式接受义务教育的开始。幼儿园幼小衔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孩子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良好的幼小衔接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幼儿园和小学教学内容的不连贯性、教学方法的不统一性、学生生活习惯的变化等,都会给幼小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教育改革问题之一。

三、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的衔接

1. 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

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学前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小学教学的要求

小学教学是要求孩子们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小学教学的要求相对于学前教育而言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技能的培养。

3. 如何实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学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及策

略研究

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于幼儿园老师而言,这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老师在幼儿过渡到小学的

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通过深入研究,我们

发现幼儿园老师在衔接问题上面临了挑战:课程的连贯性、学科知识的拓展、教

育方法的变化。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跨学科教育、

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方法的创新。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幼儿园老师更好地促进幼

儿的发展,使他们在小学阶段更顺利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幼儿园老师

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为孩子提供了社交、情感和认

知发展的机会。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这是一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转折点。这个过渡过程需要考虑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

育之间的衔接问题,以确保孩子们在小学获得成功。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一)课程的连贯性

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幼儿园强调通过玩耍和

探索来学习,而小学更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幼儿在过渡

时感到困惑,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1]。

(二)学科知识的拓展

幼儿园通常注重基础的社交和情感发展,而小学则开始引入更多学科知识。幼儿园老师需要确保幼儿在学科知识上有足够的准备,以便能够跟上小学的课程进度。

(三)教育方法的变化

教育方法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幼儿园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而小学可能更加结构化。这种变化可能需要幼儿园老师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幼儿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过渡,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然而,该过渡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习内容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本文重点研究了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教学方式改革、优化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等。同时,本研究还使用了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支撑我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所提出的对策是可行的。

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师生关系。这些变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小衔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学习内容等。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小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

二、问题分析

1. 教学方式问题

在幼儿园阶段,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更为正式。但是,在幼小衔接阶段,有些学校并没有明确的过度策略和方法。这导致幼儿园孩子难以适应小学阶段的正式教育,且小学孩子们可能感到失落,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玩耍和学习在一起的方式。

2. 师生关系问题

师生关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们更注重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然而,在小学阶段,老师们可能更注重教学成果。这种差异意味着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在幼儿园里得到的关爱和关注在小学里变得稀缺。

3. 学习内容问题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形式,以及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加理论化的知识。这种转变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报告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的实践研究》课题报告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的

实践研究》课题报告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的实践研究

一、引言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研究领域,适当的教育过渡可以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的机制与方法,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对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经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和讨论:

1.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顺利衔接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

紧密合作。教师应该及早交流信息,共同制定衔接计划,让孩子们

在幼儿园结束时就能适应小学生活的新要求。

2. 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的方法包括:逐步递进的课程设置,让幼儿能够慢慢适应小学的研究内容;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孩子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家长参与其中,积极配合学校

的工作,共同协助孩子们适应新的研究环境。

3. 研究方式的转变也是关键。在幼儿园,研究方式更加灵活自由,而在小学,研究变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为了让孩子们顺利

过渡,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

学的研究方式。

4.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了解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研究状况,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过渡到小学阶段。评价的方法应包括定期考核

和日常观察评估两个方面。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与小学阶段衔接机制与方法。结果表明,教师、家长、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逐步递进的课程设置,交流活动的举办以及研究方式的转变,都是有效的衔接方法。

“幼小”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

“幼小”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

“幼小”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是成长中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思维方式并不成熟,受外界环境影响较为严重。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过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的隐患问题,需要通过幼小衔接的方式确保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有效发展,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设计有效的衔接方式。本篇文章通过对“幼小”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幼小”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加强“幼小”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教育;有效衔接;

引言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这与学校的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上的混乱,这是由于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可以通过“幼小”有效衔接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障,找到合适的过渡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可以就此进行研究。

1、“幼小”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大多从常识、语言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主要以活动、游戏以及绘本等为主,帮助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能力和知识。但是从小学教育来说,它的课程体系较为标准,主要以语文、数学等学科为主,而且课堂时间、安排较为严格,学生需要遵循它的纪律和规范。对于学生来说,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步入新环境后可能会产生心理、思维等方面的问题,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适应能

幼小衔接现状分析与教学策略

幼小衔接现状分析与教学策略

41幼小衔接现状分析与教学策略文_王英媛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主要的

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

未来的长远发展。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

个系统整体,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这就要

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

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

折点,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

的时期,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

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

基础和保证。

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视与投入。学前教

育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

重视,积极贯彻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

意见,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相关

部门可以组织幼师培训活动,使广大幼师有机

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组织幼师

观摩先进幼儿园的活动组织方式,汲取宝贵的

教学经验;要为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提供桥梁

和纽带,促进幼小衔接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

优化幼小衔接活动的组织方法。幼儿园的活

动组织形式比较活泼,很多活动是以游戏的形式

进行的,还有很多活动是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

的。而小学的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上以听讲

的方式进行。因此,教师要结合以上两种教学的

特点,对幼小衔接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这样既能

避免幼儿刚进入小学时的不适应现象,也能培养

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

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要想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自身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正确认识小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培养幼儿的读、算、写能力,却忽视了对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家长要转变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注重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幼儿进行监督和教育。幼儿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幼儿要做好独立生活的准备。在课间学会独立上厕所,学会自己整理文具、削铅笔等。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不同,为了适应小学的作息规律,大班的幼儿要逐步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小学生活。其次,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开发其发散性思维,提高其学习能力。家长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应适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生活;家长应全面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孩子入学在校表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者单位: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北分校幼儿园)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T13:31:46.43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上作者:蒋连丽

[导读] 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幼儿从幼儿园教育步入小学教育这一过程是有过渡期的,怎么让幼儿平稳进入小学校园,适应小学教育的生活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同时,幼小衔接工作也暴露了许多重大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研究并寻找解决策略。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大寨门幼儿园蒋连丽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幼儿从幼儿园教育步入小学教育这一过程是有过渡期的,怎么让幼儿平稳进入小学校园,适应小学教育的生活环境,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同时,幼小衔接工作也暴露了许多重大的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研究并寻找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离开家长迈向外部世界的起点,是家庭外的另一个社会环境。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身心发展都还不够健全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认知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在学校里,学生会暂时离开父母的怀抱,与同龄学生相处,并且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习惯规范的生活环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经验和技巧,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为学生迈入小学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1现状

目前,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的关注焦点,家长们对于幼小衔接的问题非常重视,但又不知从何抓起:往往是在理论上认可幼小衔接这个环节的不可或缺性,也认为应该在这个环节进行必要的教育,甚至知道幼小衔接的教育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而不可操之过急。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家长们在幼小衔接问题上表现出的行为和做法还是比较激进的。受到一些广告语“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幼小衔接助您的孩子成为起跑线上的赢家”等的宣传和影响,家长们极度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有的给幼儿报各种幼小衔接班,这些辅导班主要以文化学习为目的,学习汉语拼音和初步的数学;有的从中班开始,就让幼儿上幼小衔接班,不惜放弃本来属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有的家长虽然没报名幼小衔接班,但对孩子的课外教育尤其重视,采用了时下较为流行的网上学习,强迫幼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英语、心算、古诗的学习。家长们诸如此类的种种认识和行为的脱节,正是幼小衔接现状的具体的、现实的反映。

幼儿园幼小衔接研究方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研究方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儿童与社会接触的第一步。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小衔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我国教育形势下,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开始,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正在逐步融合。为了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研究目标

本次研究将以如何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顺利过渡为目标,探讨如何提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影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幼小衔接的因素,找出问题所在;

2.探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教学模式,寻找有效方法;

3.研究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素质;

4.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顺利过渡。

三、研究内容

1.影响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幼小衔接的因素分析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对孩子情感关注程度、读书氛围、习惯养成等方面对孩子影响较大。

(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背景、地域特点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影响。

(3)个体差异因素:孩子自身性格、发展水平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探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教学模式

(1)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双向交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

(2)开展联合授课: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相互协作的合作模式,通过联合授课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幼儿园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问题

1. 学习方式的差异:幼儿园教育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而小学则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学习方式的变化可能使幼儿产生不适应感。

2. 社交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互动频繁,而小学教师相对更加注重学科教学,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所不同。

3. 课业压力的增加:小学课程难度和课业要求相对于幼儿园有明显提升,可能导致幼

儿出现课业压力。

4. 家庭教育的角色转变:幼儿园中,教师是主要的照顾者,而在小学,家长需要更多

地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

5. 心理适应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可能会出现心理适应

问题。

二、解决方法

1. 学习方式过渡: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逐步引入学科知识教学,使孩子逐渐适应小学

的学习方式。

2. 社交环境调整: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互动,培养其社交能力,帮助孩子

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社交环境。

3. 课业压力管理:教师和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业任务,关注其心理健康,及时调

整学习计划,减轻课业压力。

4. 家庭教育配合: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学校教师保持沟通,共同关注

孩子的成长。

5. 心理适应辅导:针对孩子的心理适应问题,可以开展相关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孩子

建立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2

一、引言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学习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这一衔接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方式、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的不匹配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的连续性,也制约了儿童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

1.教育方式的不匹配:幼儿教育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而小学教育则更注重

知识传授和课堂纪律。这种不匹配使得儿童在进入小学后难以适应,产生厌学情绪。

2.课程内容的不衔接: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儿童在

进入小学后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增加了学习压力。

3.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使得儿童在进入

小学后难以适应新的评价方式,影响其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三、解决对策

1.调整教育方式:幼儿教育应逐步引入小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儿童的纪律性

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应保持游戏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以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2.优化课程内容: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内容应进行有效衔接,特别是语文、

数学等基础学科。课程内容应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以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

3.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建立统一的幼儿园与小学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儿童

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评价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4.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

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的一些探讨:

一、教育目标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交技能、情感发展、创造力等;而小学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顺利衔接,幼儿园可以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二、课程内容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衔接。幼儿园可以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引入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科知识,如简单的数学、识字、科学常识等,以便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内容。同时,小学在课程开始时也可以回顾和强化幼儿园所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幼儿园教育通常采用游戏、体验式学习等形式,而小学教育更注重讲授和练习。在衔接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增加课堂讲解和练习的时间,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纪律。

四、师生关系的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的师生关系也有所不同。幼儿园教师通常更像幼儿的照顾者和引导者,而小学教师则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调整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五、家长参与的衔接

家长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在家中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环境。此外,家长还可以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与教师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小衔接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然而在此期间,由于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容易出现阶段教育“衔接”的问题。这也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此,幼小衔接一直是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地重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如何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近年来,由于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

一、幼小衔接的问题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多数人已经正确认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也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单向性

很多幼儿园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很少主动与幼儿园接触,因此,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但事实需要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片面性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而比较忽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机学习能力,以及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作者:刘洁来源:山东学前教育网时间:2012-10-18点击:2201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344

课题负责人:刘洁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走向另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依然是每个幼儿园关注的热点和重要工作。

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

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3、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在现实中,我们的幼小衔接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的。但在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在身份、角色、关系、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办法,使幼儿园小朋友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小朋友们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有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建立于我国幼小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探寻真正适宜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

(二)本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见《陶行知全集》P81)由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要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基于这些,“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将从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从幼儿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习惯、入学必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为教师提供方便,更为孩子各方面与小学的接轨提供保证。

理论意义:

在其研究及其理论的意义上看,幼儿入学前后各半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然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许多

幼儿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将立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现状,从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于幼儿园课程,完善幼小衔接工作。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衔接: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2)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3)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这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2.研究问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就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而言,“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而提出来的,该课题以现今幼小衔接的现状为切入点,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适宜幼儿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切实为孩子升入小学打下基础。

(2)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而言,本课题研究试图探讨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中,家长、教师所要明确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幼儿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知识,以及在达到这些能力与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所运用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3)就其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本课题研究将根据现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入手,沟通、交流、研究,探索相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尝试编制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指标,以形成完整的幼小衔接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