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幼小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面对将上学的孩子,家长们有些忐忑,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小朋友,面对全新的环境,能否很好地进入角色?那么,我们来对比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家长与小朋友共同进行学前准备,陪伴孩子顺利跨入小学校门。
小学和幼儿园活动有很多不同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无拘无束的模仿、学习。
入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他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各科作业,并要认真地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由松散、随意转向严格、认真。
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可能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对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较大的压力。
为了减轻这种压力,家长朋友应该培养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业大不同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幼儿园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以符号为媒介、文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教育方法不同:幼儿教育多采用归纳法,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活动中看一些现象、事物来鼓励孩子自已开动脑筋总结规律;而小学教育多采用演绎法,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及练习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就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这时孩子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善,注意能够集中的时间也不长,这时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视学习为一件苦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要使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关键在于使用的方法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而不只是简单提要求。
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喜好。
有的家长已经为孩子发展兴趣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上了一些课外班(如素描、跆拳道、器乐等),上小学后还可以继续上,通过上这些班来激发或加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在幼儿园升小学这一过程中却并不衔接,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
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
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
3、师生关系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
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主。
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
谈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幼小衔接
察、表演等活动使幼儿了解哥哥姐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健康活动《我会系 鞋带》中教会幼儿系鞋带的方法……总之我们应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自 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游戏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 一。我们应根据教育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和玩具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 学习自理的方法和技能。如:通过游戏《我会整理小房间》学习整理房间的方法; 通过游戏《点心
综上所述,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管理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我们应从管理制度、时间安排、安全防范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和 实践,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谢谢观看
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过渡到小学,为将来的学 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 义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 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 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 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每天在语文学科方面能够赢得一点学习时间做好准备。这样也就会相应地 减轻家庭的学习负担。当然还要严格规范孩子的坐姿和看书的姿势(正确书写习 惯的培养),培养孩子正确书写姿势。另外也要在生活习惯上有所改进,早上能 早到学校的小朋友应该安排在前
面坐,并安排在靠窗户的地方(这样便于通风),不安排在门口坐(这样会影 响孩子们的情绪)。
片等;设置“我自己做”的专栏,展示幼儿的自理能力;设置“我能行”专 栏,鼓励幼儿完成任务。第二、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游戏是幼儿 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渠道。第三、在一日活动中 注重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小衔接】关于幼小衔接教育10问10答
【幼小衔接】关于幼小衔接教育10问10答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1、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何不同?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1.幼儿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则属于义务教育。
2.幼儿园教育是“教养并重”,小学教育则是“以教为主”。
3.幼儿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小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
4.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
2、幼小衔接,家长应持怎样的态度?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
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
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其次,应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
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
家长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最后,出现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给予积极的暗示。
如:“你可真有毅力啊”、“你做得不错,但如果……可以更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
3、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幼小衔接时期,家长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1.孩子是否对上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沮丧?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能否回答相关问题?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等?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请考虑以上这些问题,看看您的孩子做得怎么样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的培养和教育。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今天上午的幼小衔接讲座,园长主要讲了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以及家长和孩子需要在家里准备的相关工作,听了以后觉得非常接地气,受益匪浅。
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完全不同,幼儿园教养并重,主题游戏较多,小伙伴固定,朝夕相处,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学时间弹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对较宽松;而小学以学科学习为主,规范学科,限时课堂,格式作业,老师相对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没有午睡,没有加餐,相对较严格,所以在幼小衔接阶段,各项习惯和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呢?1、首先要给孩子一种期待感,让孩子觉得我马上就要变成一个小学生了,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因为长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级骄傲的事情。
2、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时间,游戏时间,阅读时间,做家务时间,与家人共处时间,作业时间。
有句话说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先变成那样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父母也早睡早起,这样就以身作则的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律。
3、家庭环境: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做好环境建设,孩子有自己某某某的书桌,父母以身作则,平时也多看书学习,变陪读为共读;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说谢谢,你好等文明语,和睦相处,关爱彼此就是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学习习惯:八个力的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阅读能力,说的能力,做的能力。
培养观察力,可以多观察身边的细小事物,找不同,摆积木,报些兴趣班如音乐,多做家务,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坚持力,多读书。
5、其他能力培养:如某某某自主的能力,某某某完成作业,面对挫折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精神专注能力,能坐的住,锻炼身体,有固定的体能训练,负责任的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等等。
听完真心觉得家长的责任重大,育儿就是一场修行,期待我们都变得更好,再次谢谢幼儿园举办的这场活动!时间流逝,时间就像箭一样。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差异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差异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
它涉及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的过渡,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了解和适应这些差异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小衔接中学习内容和要求之间的差异,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来应对这些挑战。
一、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内容差异幼儿园注重综合发展,学习内容相对宽泛,注重培养孩子的感知、表达、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而小学的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主要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1. 语言和阅读: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孩子朗读、讲故事、进行语言游戏等方式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为他们顺利迈入小学做好准备。
2. 数学: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的感知,小学则开始注重数学概念的系统学习和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
幼小衔接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利用游戏、绘本等方式提升孩子的数学兴趣,并逐渐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 科学: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主要关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小学的科学教育则开始注重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幼儿园阶段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并逐渐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幼小衔接中的学习要求差异除了学习内容的差异,幼小衔接中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
1. 学习方法:在幼儿园,孩子主要通过互动游戏和观察学习,而小学则开始注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同时逐步引导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态度:在幼儿园阶段,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和互动,更注重乐趣和激发兴趣。
而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不同中央教科所的一位资深教授谈到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时指出:从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来看,现在最薄弱的一环是幼小衔接。
明确指出幼小衔接对儿童的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幼儿园的工作和对小学的调查问访中,搜集了一些相应的资料,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幼小衔接的坡度太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结构。
这是幼小衔接存在的原因。
1、教育的性质、内容不同。
幼儿园是一个保教并重非义务教育机构。
幼儿以游戏为主,教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没有考试制度。
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主导活动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大纲规定的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严肃。
有一定的家庭作业和必要的考试制度。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的时间较多,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
而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作息制度非常严格,每天上课时间较长,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
3、环境设置不同幼儿园环境的设置生动活泼,色彩亮丽,有许多的活动区域,在其中有丰富的活动玩具和材料供幼儿动手操作摆弄。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同伴进行交往。
小学的教室的环境布置相对严肃,成套的课桌椅排列固定。
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4、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
师幼关系融洽和谐。
幼儿的安全感和被爱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小学师生接触局限在课堂之内,个别接触少,涉及面较小。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成人对小学生的要求相对严格具体,期望值高,这给儿童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
6、教学知识结构不同幼儿园学习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如“奇妙的影子”、“各种各样的车”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看图说话锻炼幼儿观察、想象、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能力等。
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幼小衔接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幼儿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幼小衔接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幼儿教案】幼小衔接集体教学活动方案【幼儿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了解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之处,并培养其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
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小学和幼儿园的照片、幼儿园的玩具、小学教材、小学的学习用具。
2. 环境准备:教室内摆放小学和幼儿园的照片和展板。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引入(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幼儿园和小学的照片,并引导幼儿讨论两者之间的不同。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他们是否在小学中有哥哥姐姐或是亲戚,让他们回忆他们大人亲戚所在的幼儿园或是小学的场景。
2. 游戏活动(20分钟)游戏一:认认幼儿园的玩具教师将准备好的幼儿园的玩具展示给幼儿,然后隐藏起来,让幼儿猜出哪些玩具是在幼儿园中使用的。
让他们理解在小学中,他们将使用的学习用具和玩具与幼儿园中的不同。
游戏二:感受小学的学习环境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师准备小学的教材和学习用具,让幼儿模拟小学生活,包括坐在课桌前、拿起书包等动作,让他们感受小学学习的环境。
同时,让幼儿翻阅课本,听一下小学生做作业的声音等。
3. 讨论活动(20分钟)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进入小学后,你最期待的是什么?- 进入小学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你有没有认识的亲戚或朋友在小学?他们有没有和你说过小学的事情?4. 小结活动(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并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然后,教师指引幼儿说出自己对小学的期待和想象。
5. 活动结束教师提醒幼儿,即将结束这个阶段的幼儿园生活,并鼓励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
同时,教师告知幼儿的家长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并为他们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四、活动延伸1. 观察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园参观小学,让幼儿亲身体验小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
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
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研究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老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
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研究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家长的我们又怎样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进修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
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研究、劳动等任务。
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作为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等等。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小衔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下面,我就来谈谈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问题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理念不同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习惯和情感,而小学更注重知识的传授。
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矛盾。
2.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设置脱节幼儿园课程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而小学课程则以学科知识为主。
这种课程设置的差异,使孩子们在进入小学时,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幼儿园与小学师资力量不匹配幼儿园教师擅长保育和教育,而小学教师擅长学科教学。
这种师资力量的不匹配,使得幼小衔接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家长观念落后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孩子玩,小学才是真正学习。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二、解决办法1.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理念的沟通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强沟通,共同探讨适合孩子们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可以借鉴小学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同时保留自身的优势,关注孩子兴趣、习惯和情感的培养。
2.调整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园可以适当增加学科知识的内容,使课程设置更接近小学。
同时,小学也可以借鉴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注重游戏化、生活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培训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小学教育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
同时,小学教师也可以到幼儿园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
4.更新家长观念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5.建立幼小衔接机制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建立长期的幼小衔接机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研究解决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
还可以建立幼小衔接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为他们的升学提供参考。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与“幼小衔接”
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与“幼小衔接”每年的秋季新学期即将开学时,准备新入园的幼儿家长前来报名,首先关心的是教不教字、算不算题、学不学拼音,听说不教这方面的内容,掉头就走。
还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了,没过几天就问老师:老师,怎么不给孩子布置算题写字的作业呢?光让孩子做游戏玩吗?诸多问题让幼儿老师哭笑不得。
经过调查、走访,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家长对“小学化”给孩子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争取生源,设立识字、写字、算题、学拼音等课程,跟着家长的“意愿”走。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体现(一)“小学化”的教育观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要想小学成绩优秀,就不成输在起跑线上,应将小学的部分知识灌输给孩子,如识字、写字、算题、学拼音等。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是以游戏为主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小学化”的课程却严重“超载”。
教学计划中的五大领域形同虚设,将五大领域畸形“特色化”,如语言重在拼音和字、科学重在数学加减法等。
严重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危害了幼儿的心理、生理健康。
(三)3-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游戏化。
用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方式开展活动,会事半功倍。
然而,强调“小学化”教育的教师,因课程内容幼儿难以接受,便采取“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被动的学习知识。
(四)大多数“小学化”的幼儿园,采取测评的方式评价幼儿的发展,如加减法的计算、识字的数量,甚至是每天作业和不间断的试卷。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一)对幼儿生理的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过早的让幼儿长时间的握笔字,并要求其像小学生那样有正确的坐姿。
学前期,幼儿的生理特点,无法在适宜的时间内用正确的坐姿及握笔姿势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长期如此,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不良症状的产生,从而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二)对幼儿心理的危害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危害远大于生理危害。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教育与小学课程衔接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教育与小学课程衔接一、引言幼儿园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和小学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之间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课程的顺畅衔接。
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联系与区别1.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在幼儿园,学生主要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更加系统和规范。
3.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孩子成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们的教育方式和目标是不同的。
幼儿园主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而小学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重要性1. 学习态度的顺滑过渡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不同的,如果幼儿园幼小衔接不好,孩子们可能会出现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学科知识的过渡与积累小学课程相对幼儿园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如果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建立好学前教育的基础,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3. 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幼儿园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现策略1. 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以便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课程的衔接。
2. 课程内容的衔接和延续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应该有一定的延续性和衔接性,避免出现知识的重复或跳跃,让孩子们在学前教育和小学课程之间过渡自然。
3. 家校合作的加强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想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从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入手。
幼儿园与小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一)生活环境幼儿园与小学在生活环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方面,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松散,孩子们的纪律性和规则性并没有十分的强烈,孩子们有时在家里睡过头迟到,老师也不会大声严厉的斥责,但是如果到了小学的校园,迟到这种现象必然会让孩子们受到老师的批评。
另一方面,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是孩子们的“魔法城堡”,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也让很多孩子感到不舒适。
这种生活环境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有着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也会让孩子们对于小学的生活感到枯燥。
(二)师生关系其实,很多幼师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仅仅是幼儿的老师,教会孩子知识与能力,帮助他们认识这个世界,幼师的另一层身份更像是孩子们的“妈妈”,在幼儿园里,幼师照顾着孩子们的生活,包括饮食、睡觉、游戏甚至是去厕所,因此,幼师和孩子们的关系是比较亲近的,也没有特别大的距离感。
但是到了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孩子们课堂里的知识,对于孩子们的生活,小学教师则没有像幼师一样倾注很大的关注,这使得幼儿园和小学的师生关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三)教学方式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在幼儿园中,孩子们的学习往往是从游戏中进行的,比如幼儿园会通过“沙水游戏”来锻炼孩子们的空间立体感,也会通过一些有意思的小游戏教会孩子们算数与写字。
但是,小学的教学方式则跟幼儿园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中的游戏变少了,这让很多原本在幼儿园中热爱学习、喜欢学习的孩子们,到了小学因为学习的相对枯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学现象,这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与身心健康成长。
(四)学习节奏除了在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在学习节奏上幼儿园与小学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在小学,孩子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为将来的初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小学的学习节奏必然比幼儿园快了很多,很多刚刚来到小学的孩子不能够适应小学快节奏的学习,很可能会使自己的功课落在别人后面而产生自卑心理。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与调整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与调整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它们在教育目标、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适应这种改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和家庭支持等方面探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调整。
一、课程设置的差异在幼儿园阶段,课程主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
幼儿园通常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鼓励孩子对自然、社会、艺术等方面的探索。
而小学的课程则更加注重学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孩子在小学需要面对更多的学科,例如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并开始接触一些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为了帮助孩子进行顺利的过渡和适应,家长可以在孩子进入小学前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例如,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创设一些小学课堂的氛围,根据小学的教材和教学要求,适当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活动,帮助他们熟悉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另外,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小学的教材和练习册,了解一些小学里会教的知识,这样孩子在入学后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
二、学习方法的变化在幼儿园时期,孩子主要通过玩耍和观察来学习。
幼儿园强调的是孩子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受去探索世界。
而小学则更多地要求孩子掌握阅读、写作、计算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鼓励他们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或绘本,同时指导他们积极思考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另外,家长还可以教会孩子一些学习方法,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
三、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转变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适应和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差距及其解决方法
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差距及其解决方法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会面临学习差距的问题。
学习差距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差距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成长环境不同导致的学习差距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面临的学习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幼儿园注重游戏和自主探索,而小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这种转变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导致了学习差距的产生。
解决方法:1. 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孩子接触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过渡到小学阶段。
2. 家长参与: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提前与孩子沟通并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学龄前教育的不足导致的学习差距学龄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缺乏良好的学龄前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学习差距,这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
解决方法:1. 加强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园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等,为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打下基础。
2. 幼儿园与小学的有效衔接:幼儿园和小学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幼小衔接的教育方案,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小学的学习要求衔接紧密,减少学习差距的发生。
三、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学习差距幼小衔接时期,孩子们可能面临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抵触情绪,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解决方法:1.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鼓励他们对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
2.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差异化教学解决学习差距幼小衔接过程中,由于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差异化教学是解决学习差距的有效方法。
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何不同
⼩学教育与幼⼉园教育有何不同⼩学教育与幼⼉园教育有何不同?幼⼉园和⼩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
幼⼉园与⼩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臵、教学⽅式等有所不同。
1.幼⼉园属于⾮义务教育,⽽⼩学属于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等特点,即让每个适龄⼉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
因此,家长必须将适龄孩⼦送到学校接受⼩学教育。
2.幼⼉园“教养并重”,⼩学则“以教为主”。
幼⼉园除了对⼉童进⾏全⾯、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童以⽣活照料和养育等。
⼩学则要依据⼀定的培养⽬标和课程标准对孩⼦进⾏有⽬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标与教学要求。
还特别关注学⽣的学习兴趣、好奇⼼、求知欲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3.幼⼉园课程是综合性的,将各领域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以主题⽅式呈现。
⼩学课程则以分科为主,如语⽂、英语、数学、⾃然、体育与健⾝、唱游、美术等,还有各类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
4.幼⼉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师除采⽤讲授的形式教学外,还⾮常注重让学⽣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探究、讨论、表达等⽅式进⾏知识学习和能⼒培养。
⼩学与幼⼉园在师资配备上有何不同?在幼⼉园,每个班级都会配备2⾄3名教师,其中2名是带班教师,另1名是保育员。
从教师的具体分⼯来看,⼀般两位教师每天各负责半天,上午班、下午班进⾏轮换。
当然,也有⼀些运动、学习等分组性的活动,两位教师会同时进班。
保育员主要负责本班活动室的环境、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卫⽣⼯作,并管理幼⼉的⽣活等。
因此,在幼⼉园中,孩⼦经常接触到的⼯作⼈员为3⼈,即2教1保,⽽且,⼈员基本是固定的。
在⼩学,师资配备有很⼤的不同。
每班会有⼀名班主任,或者还配有副班主任,负责管理学⽣的学习和⽣活。
另外,⼩学⼀年级⼀般开设多门课程,每门学科会有1位教师任教。
因此,孩⼦⼀进⼊⼩学,可能⼀下⼦要与多位新教师接触。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几点建议
4
家长应全面及 时地关注孩子 的情绪变化和 孩子入学在校 表现。
5
进行安全意识 教育,增强自 我保护能力。
6
. 培养幼儿的社 会交往能力 。 需要幼儿重新 建立新的人际 关系。
Page 6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读课外书) 4、养成认真倾听、专心学习的习惯(坐得
Page 3
二
1、生物钟紊乱。指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的 作息时间。
不
2、孤独感。刚入学的孩子,特别易产生 “困难,无法接受,从 而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
现 象
4、坐不住。这是一多半孩子上小学的共 同特征。
5、自理能力差。不会整理文具、削铅笔、 忘记带书本、作业、不会做清洁。
住、专门书房、不陪读提高效率) 5、认真思考、克服困难的习惯 6、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克服有劳无逸、
躺着看书、边走路边看书边思考)
Page 7
END
THANKS
Page 4
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
适时调整孩子 的生物钟。科 学合理安排孩 子生活。保证 孩子充足的睡 眠,早睡早起
2
激发孩子对校 园的向往之 情 。让孩子 产生当小学生 的光荣感、自 豪感。
3
. 培养孩子自理 能力 。培养 孩子的自理能 力应该从生活 中的每一件小 事做起 。
Page 5
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金铺中心幼儿园
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几点建议
金铺中心幼儿园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二、刚入学的小学生不适应现象列举 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Page 2
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
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一)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差异。
幼儿园是以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小学则是正规科目课堂上学习的方式。
(二)生活常规的诸多区别。
幼儿园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寓教育于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小学则是以教学为主,没有保育环节,小学生生活完全靠自理。
(三)学习环境的不同,幼儿园是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小学是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
二、幼儿园教育与家长要求的差异。
幼儿园主要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目标与内容要求,而家长主要关注知识的学习,只担忧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故有的家长不愿上幼儿园大班,提前上小学,有的家长从中班就要求幼儿园教拼音、数学、写汉字等,在其他方面,如精神上、能力上的要求却不高。
三、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定位、教育理念的区别。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以自由游戏为主;小学老师是小学各科知识的传播者,以老师授课为主。
四、平时幼儿园与小学联系甚少,只有了到大班末期才进行一些合作活动。
以上这些问题致使部分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如何缩小差异,使幼儿园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园尝试了如下做法:一、建立幼儿园与小学双向服务长效机制,加强“衔接”的连续性幼儿园传统的幼小衔接,主要关注小学知识的提前教授,延长上课时间,参观小学等形式上的衔接,也就是幼教“一头热”,幼儿园积极地开展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而小学却无动于衷,因此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
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必由之路。
为做好双向准备,我园与附近小学共同协商建立了双向服务机制,互通信息,互送教育活动图片、光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学一年级上什么课?
1、观看小学一年级课程表
2、了解小学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 小学探索型课程\自然\美术\唱游(按幼儿理解适当解释)
3、学做10道听算练习,并对照得数,看看自己的对错情况。
三、我们的疑问和愿望
1、我们的疑问:
我们的座位在哪里?(由班主任安排,并定期调换保护视力) 为什么上课要举手发言? 什么时候才能带上绿领巾和红领巾?(一年级上学期戴绿领巾, 二年级下学期戴红领巾) 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
上课咯
一、分享交流:小学怎么样? 1、根据自己的调查,探探小学的校舍和幼儿园的校舍 有哪些不一样? 讨论: 怎样找到自己的教室? 厕所在哪里? 教室的办公室在哪里? 2、从课件上观察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 小学的课桌椅是怎样排列的? 小学的黑板报是怎样的? 小学的教室和幼儿பைடு நூலகம்的教室还有哪些不一样? 3、谈论: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学一学 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2、我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