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卷: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卷: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d5096f610a6f524cdbf85ac.png)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卷:环境保护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
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答案】戈壁红驼游走性地啃食梭梭、骆驼刺等植物嫩枝,同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
红驼啃食梭梭植物嫩枝时,可能踩塌鼠窝,减轻鼠害,使梭梭和肉从蓉生长更好。
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得到恢复,红驼食物充足,又促进其数量增多。
(满分10分)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订餐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但衍生的问题也日趋凸显。
根据公开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三大平台的日订单量在2019万左右。
一个订单至少包括2个餐盒、1个塑料袋,按照每个餐盒平均6厘米高计算,每天所用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按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铺满168个足球场。
简述外卖行业迅速发展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主要环境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
(4分,两点即可)应对措施:使用可快速降解的包裝材料;外卖商家提供可循环使用的竹筷、纸袋等材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民众合理消费;研发餐具新材料,以便回收时迅速将餐盒与油污等分离;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等。
(6分,3点即可)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菜花的家园多在碧波荡漾的湖泊或清澈的河溪之中。
海菜花对环境的要求颇高,水清则花盛,水污则花败。
海菜花在云南是颇受欢迎的美味,人称“龙爪菜”。
海菜花是湖泊网箱养殖中草鱼的喜食水草,还是重要的绿肥或饲料。
曾几何时,海菜花是云南、广西等地河湖中的当家花旦。
近几十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海菜花已在众多河湖中销声匿迹,并被列人中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
简要分析近几十年来海菜花在南方省区河湖中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地理高考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地理高考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87bafc52d380eb63946dd9.png)
地理高考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复习题及答案(2)慎重(或要经过论证等)。
(3)滇池是昆明的著名风景旅游区;滇池中水葫芦的疯狂生长,造成水中缺氧,鱼类大量死亡,水质变差,并导致湖泊萎缩。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下图是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不同点原因(2)请你为企业减排二氧化硫提几条建设。
解析:第(1)题,从图中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看,各省排放量都不少,相对于2019年上半年,2019年上半年略有减少;北方省区排放量大,南方省区排放量少一些,这种差异的存在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
第(2)题,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答案: (1)相同点大多数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普遍较大;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较,均出现下降趋势不同点北方各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于南方各省原因我国煤炭主要分布于北方,北方煤炭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较大(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和利用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答对4点即可)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
材料二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国家填埋(%)堆肥(%)焚烧(%)回收(%)美国6381019德国4623616中国702055材料三垃圾处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
(2)解释材料三图中的中转站的主要功能。
(3)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
(4)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给出的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垃圾处理都以填埋为主,而其他处理方式所占比重大小恰好相反。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
![(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dcd1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4.png)
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高考试题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
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
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
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
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
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
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4.(2018年江苏卷)[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
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核心素养提升练 环境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新人教版高三选修6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371db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3.png)
环境保护(45分钟100分)非选择题(共100分)1.(2018·某某模拟)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以取代传统旱厕。
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下图为源分离厕所和传统旱厕示意图。
(10分)分析我国中东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源分离厕所对当地环境保护的作用。
【解析】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源分离厕所将尿、粪分离,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提高了尿、粪的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都有改善作用,同时也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
答案:尿液滴灌还田和沼渣、沼液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沼气作为燃料使用,减少了薪柴、秸秆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避免了传统旱厕的臭味;阻断了粪便中病菌的传播;避免了粪便造成的污染。
2.(2018·某某模拟)互花米草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由于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我国某某省于1979年引入。
互花米草从早期的人为扩散演变为现在的自然扩散,对某某省的海滨湿地造成严重的危害。
(10分)分析互花米草自然扩散对某某省海滨地带的不利影响。
【解析】互花米草适宜生活于潮间带,繁殖能力强,其繁殖体包括种子、根状茎与断落的植株。
快速繁殖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
地下根茎发达,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答案:互花米草繁殖能力强,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取代当地的优势物种,威胁海岸生态系统,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互花米草秸秆密集粗壮,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影响滩涂养殖(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随堂练习及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随堂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3d84048d7c1c708a14528.png)
【金版教程】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随堂对点练习新人教版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显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霾”时空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三省市夏季多于冬季B. 三省市冬季多于夏季C. 三省市一年内夏季差异最大D. 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解析:从图中读取信息,可知北京夏季多于冬季,天津和河北冬季多于夏季;三省市在夏季时折线间间距最大,北京冬季低于其他两省市。
答案:C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解析:可采用排除法,我国北方春季少雨,A错;多大风,霾不容易出现,B错;秋季后期霾日增多,C错;河北冬季霾日数最多,是由于燃煤取暖造成的。
答案: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是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埋存,即利用一定技术在排放源处将二氧化碳进行分离、液化,然后将液体注入地下、海洋等处进行埋存。
读全球二氧化碳隔离能力示意图,回答3~4题。
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和隔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的增加可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减少B. 森林隔离主要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C. 地质埋存一定要考虑地质条件D. 海洋埋存会使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解析:人口增加会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隔离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地质埋存要考虑地质条件,以免发生地质灾害;海洋埋存是二氧化碳隔离的最有效方式,不会使海平面大幅上升。
答案:C4. 某石油公司计划将液化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该计划除了可埋存二氧化碳外,还有利于( )A. 减少石油公司的成本B. 产出更多的石油C. 延长石油产品的产业链D. 减小油田井喷事故的发生概率解析:当二氧化碳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即将二氧化碳注入油层可以提高采油率。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单元跟踪测试详解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单元跟踪测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d44ec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c.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单元跟踪检测1.[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中华绒螯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喜食小鱼小虾、昆虫及幼虫等,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就是这种美食,在国外居然泛滥成灾,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了,尤其是在西欧和北美。
简要分析大闸蟹在西欧、北美五大湖泛滥成灾的原因。
【答案】食物饵料丰富,有利于大闸蟹的大量繁殖;缺乏自然天敌的制约;当地人不喜欢食用;水利工程发达,各大水系彼此相通,大闸蟹迁移扩张迅速;当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较为严格。
【解析】“泛滥成灾”说明当地有适宜生长的环境、缺少天敌、人类捕捞量小、扩散条件好。
西欧、北美五大湖等地水域辽阔,为大闸蟹生存提供广阔空间;陆地径流将营养物质带至河、湖,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大闸蟹的饵料丰富;大闸蟹为外来物种,当地缺乏天敌,当地人不喜欢食用,而且当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较为严格;当地水利工程发达,各大水系彼此相通,大闸蟹迁移扩张迅速。
2.(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今年以来我们开展督查工作发现,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智能保护区、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七个自然保护区内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旅游餐饮、水产养殖、房地产开发以及娱乐设施等违规建设项目,大面积侵占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当地的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领导干部存在失职失责的问题。
【答案】生态破坏严重;出现环境污染;濒危物种灭绝加速【解析】由材料可知,自然保护区内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旅游餐饮、水产养殖、房地 产开发以及娱乐设施等违规建设项目,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等;工程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当地生态破坏,比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 问题;大量的人类活动会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特别是濒危物种,一旦受到影响, 有可能走向灭绝。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讲义(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讲义(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60521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c.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讲义(打印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专题高考考纲: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资源问题及其原因;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2.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1)短缺原因(2)解决对策3.我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费严重(2)4.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7.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1)适度开采,均衡生产。
(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4)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5)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10.草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11.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1)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2)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具体如下图所示:(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此类问题通常结合文字材料、景观图、统计资料图考查生态环境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原因)及经济活动特点(人为原因)综合分析是关键。
(1)生态环境类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有关。
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蕴含着生态问题发生的潜在性,而人口激增(根本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经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
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3)生态环境类问题应采取措施的分析思路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还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环境保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d93db6b650e52ea5418984d.png)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继续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摆在首位的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据此回答4-5题。
1.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防治环境污染B.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 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D. 发展居第一位2.下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护好饮用水源安全。
B. 划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C. 取缔一些有污水排放的工业。
D. 实行环境准入、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等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一个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正日益明了。
下列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强工业化国家在减少排放量方面的带头作用B.实行鼓励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同时又不损及经济增长C.充分遵循共同没有区别责任的原则D.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调整适应提供的支助4、“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是因为:A、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B、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C、西部的生态环境条件好,需要保持D、西部人口少,生态环境的保护困难“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放在工作重点的首位。
回答5-6题。
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B.多投入,多产出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
据此回答7-8题。
7、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8、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
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综合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环境保护综合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eb15f2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a.png)
高考一轮复习环境爱护综合题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我国部分国家级海洋爱护区。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分为陆域和海疆两部分,该地林带广布,沙质海岸自然景观突出,是探讨海陆改变的典型岸段。
材料二2019年,湖南省紫鹊界梯田被列入世界浇灌工程遗产,该梯田多分布于25°~40°的山坡上,土壤能储水渗水,构成纯自然自流浇灌工程。
图2为紫鹊界自流浇灌过程示意图。
(1)描述我国国家级海洋爱护区的分布特征。
(2)说出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爱护区的主要功能。
(3)说出紫鹊界自流浇灌得以实现的自然缘由。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黄土、黑土土壤肥沃,我国在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
图甲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图,图乙为我国黑土、黑钙土分布图。
简析图示两区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缘由。
3.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是风暴潮的重灾区。
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示意图。
分析孟加拉国成为风暴潮重灾区的缘由。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博茨瓦纳地处非洲内陆,境内马卡迪卡迪盐沼(图1中甲)属沙漠中的凹陷低地,曾是非洲最大咸水湖,现为世界最大盐碱滩。
1991年博茨瓦纳政府和南非政府合资开发盐沼,产品主要通过图中铁路输往南非。
图甲为博茨瓦纳区域图,图乙为奥卡万戈三角洲。
(1)简要说明甲地盐碱的主要来源。
(2)图2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示意图。
分析该内陆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指出图中东南部铁路途建设施工中须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区域略图。
从自然角度简述同江铁路大桥建设在冬春季节时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
6.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搬迁、乞力马扎罗山冰雪溶化了80%、三十年后欧洲人将可能告辞阿尔卑斯山的皑皑白雪……全部这些事物的改变正在告知我们一个事实——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下图是近几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示意图。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 环境保护 含解析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题: 环境保护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42494d0740be1e650e9a97.png)
环境保护1.[2020·广东韶关模拟]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地势南高北低,大部分由流沙与半固定沙丘组成,流动性极强,北部边缘为河漫滩,地下水埋深1~3米。
发育于高原北侧的10多条洪水沟向北汇入黄河,夏汛冬枯,雨季山洪频发,成为黄河内蒙古段的主要沙源。
为了遏制沙漠化扩展,库布齐人经过数十年的治理,现已在沙漠北缘、黄河南岸建成了一条长240多千米、宽约5千米的防沙锁边林。
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北缘锁边林分布示意图。
分析库布齐沙漠北缘能够建成锁边林的有利自然条件,并说明该锁边林在不同季节所起的主要环境作用。
(10分)2.[2019·山东聊城二模]2018年聊城市把燃煤和扬尘治理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出重拳、下猛药,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仅2018年上半年,聊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5.1%,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2 824万元,居全省第1名。
下图分别是2015年和2018年聊城市空气中PM2.5逐月统计图。
(1)说出聊城市空气中PM2.5较低的季节,并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
(4分)(2)2018年聊城市空气中PM2.5全年低于2015年,请简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6分)3.[2020·河北石家庄一模]2000年以来,北京市在水源保护目标指引下,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构成水源保护的三道防线(如下图所示),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分别指出三道防线各自的构筑区域,阐述三道防线在水源保护中的主要作用。
(10分)4.[2020·重庆二诊]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人类对自我的挑战,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为了更好地保护珠穆朗玛峰环境,2018年12月5日,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
”规定:自公告之日起,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数控制在300人次左右;游客所能到达的位置从珠峰游客大本营(5 200 m)下撤到2千米外的绒布寺(5 150 m),观景并不受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84a7f0d5bbfd0a79567370.png)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1.(2018·石家庄二模)近年来,湖南省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业快速发展,三市规模以上(年出栏500头)养猪场均有1 500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
随着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如图示意岳阳、益阳和常德三市位置。
简述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有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宣传教育等。
法律措施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宣传教育措施如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技术措施如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答案]危害: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污水和粪便臭气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粪便和污水进入河流和洞庭湖,导致河湖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粪便和污水随地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防治措施:加强养殖污染危害与防治的科学普及和宣传;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依法取缔污染严重养殖场(禁止在河流和湖泊附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禽畜养殖场);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加强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2019·广东茂名二模)如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 结合图分析可知我国空气质量指数的空间变化是京津冀地区大于长江三角洲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时间来看冬季高夏季低。
原因可以从污染物的来源、大气运动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变化特点: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
原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污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差;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6f271c2bcd126fff6050b58.png)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环境保护1.〔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天文——选修6:环境维护]继2021年推行河长制之后,中共中央提出到2021年年底前,我国将片面树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体系。
湖长有六大义务,包括严厉湖泊水域空间管控,严厉控制开发应用行为;增强湖泊岸线管理维护,实行分区管理,强化岸线用途控制;增强湖泊水资源维护和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厉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排污容许证制度,严厉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加大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展开湖泊生态管理与修复;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
我国树立湖长体系与湖泊面临严峻的生态压力有关,试简述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压力。
2.〔2021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一模〕【天文——选修6:环境维护】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小城镇和乡村不能够照搬大城市修建污水处置厂的方式处置生活污水效果。
据调查,小城镇和乡村的生活污水主要为冲厕污水和洗衣、洗米、洗菜、洗澡废水。
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普通不含有毒物质,富含氮、磷、钾等元素。
而氮、磷、钾等元素既是水生生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又会惹起水体富营养化。
结合实践,从可继续开展的角度,谈谈小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处置应采取的措施。
3.阅读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资料一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
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构成因子。
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到达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资料二2021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域相继屡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有专家指出,中国局部地域的雾99.9%的状况是霾。
〔1〕依据资料剖析我国东部地域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迸发雾霾天气的缘由。
〔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
请对管理雾霾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4.〔2021届湖北省孝感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阅读资料,完成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过关试题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十一五”期间,国务院继续把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摆在首位的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据此回答4-5题。
1.在我国“十一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防治环境污染B.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C. 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D. 发展居第一位2.下列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取缔一切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保护好饮用水源安全。
B. 划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流域C. 取缔一些有污水排放的工业。
D. 实行环境准入、环境容量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等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一个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正日益明了。
下列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框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强工业化国家在减少排放量方面的带头作用B.实行鼓励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同时又不损及经济增长C.充分遵循共同没有区别责任的原则D.大幅增加对发展中国家调整适应提供的支助4、“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是因为:A、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B、搞好生态建设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C、西部的生态环境条件好,需要保持D、西部人口少,生态环境的保护困难“十一五”期间,我国把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放在工作重点的首位。
回答5-6题。
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B.多投入,多产出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6、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
据此回答7-8题。
7、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使用高效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8、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要求: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近两年,北京市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总悬浮颗粒物比1998年分别下降了41%、18%和7%,根据材料完成9-10题。
9、下列降污措施按其对以上污染物的针对性,排序正确的是:①为机动车加装净化装置,并使用清洁燃料②植树种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 ③推广使用天然气、电、优质煤等清洁能源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10、北京市春季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多的动力原因是:A.大气的热力环流B.冷气团的快速移动C.土地荒漠化速度的加快D.气旋的频繁活动图7中的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读图分析回答11~12题。
11、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12、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答12~14题。
13、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14、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十一五”规划建设中惟一的两个量化指标:“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
读后回答15~16、题。
15、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B.产业结构不合理C.石油消耗增长过快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过快16、能耗过高产生的后果是:①经济增长较快②经济效益较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③放射性物质泄漏④土地荒漠化的加剧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8.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9.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①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②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环境③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④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判断21~25题。
21.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22.工业城市通过建造高烟囱来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原理是()A.高烟囱能自己净化一部分有害物质B.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城市热力环流圈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高烟囱能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物总量D.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平流层,减轻对流层的环境污染23.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A.郊区绿地能过滤回归城市气流中的污染物,并降低城区气温,增大湿度B.郊区绿地能调节城区气候,美化城区环境C.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D.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音,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24.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 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位置是离城市A.5~6 km B.12~13 km C.16~18 km D.100~150 km25.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小气候,不但称为“热岛”,而且也是一个“湿岛”,其“湿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上升为主,且多尘埃B.水汽含量高,地面吸热少C.空气平流为主,气温较低D.二氧化碳浓度高,保温效果好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6~28题。
26.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27.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A.清洁厂区、清洁设备、健康工人B.清洁环境、清洁产品、清洁消费C.清洁的能源、清洁生产过程、清洁产品D.清洁原料、清洁能源、清洁的产品28.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B.研制和生产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29.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主要是由自然界的原因造成的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就很难除去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而城郊、工矿区周围土壤污染较轻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②③30.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B.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C.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
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D.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3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有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2.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4.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佳方法是()A.节约资源B.加强国际合作C.进行清洁生产D.限制重工业生产35.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缓解,其原因正确的是()①发达国家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得多,那里的环境问题从一开始就比发展中国家轻得多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又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对环境保护的能力强、投入多③一些发达国家把重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④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减弱、目标降低⑤一些发达国家依靠法律管理环境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⑥发达国家人口素质较高,没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⑤⑥二、非选择题:36.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