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时_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二课
时_苏教版
一、测
第一,我们来检测一下昨天的学习情形。

屏显:一、读句子,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他()埋头走路,()像是在摸索着什么。

[来源:ZXXK]
2.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踱步()埋头深思。

2. 屏显:填空。

指名口头填空。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通过记叙的事,颂扬了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3.小结:看来,昨天学得不错,最后一处填空还没有答案,那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进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三次相遇吧!
二、导
(一)精读第1~3自然段,关注第一次相遇中的外貌描写。

1.谈话:1940年的一天下午,小女孩在街上遇到一位像是从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老人。

她将这次偶遇告诉了父亲。

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屏显: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小孩,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指名多人读,明白得“兴奋”,并读出父亲的兴奋。

父亲对爱因斯坦的评判是——(板书:伟大)
2.可小女孩却不以为然,听了父亲的话,她直纳闷——屏显:“那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如何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指名多人读,读出女孩的纳闷。

这话言下之意——(口头改成陈述句)[来源:] 3.是的,在小女孩眼中,爱因斯坦不仅不伟大,而且极其平凡。

(板书:平凡)因为第一次相遇时,她见到了如此一位老人。

(出示图)指名谈感受。

4. 像你一样,第一次相遇,小女孩着重关注了爱因斯坦的——(板书:外貌)。

请轻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想一想,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爱因斯坦留给你的印象。

5. 屏显:外貌描写的句子,讨论:衣衫不整,蓬头垢面,杂乱无章……
6. 大伙儿都有如此的整体感受,一定是有依据的。

请再大声读一读这两句外貌描写,用如此的句式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屏显:因为爱因斯坦,因此他看起来。

6.写法指导1:头发蓬乱,衣服像被单,脚上趿拉着拖鞋,作者正是抓住了爱因斯坦外貌中极具特点的三处细节,把他留给小女孩的最初印象写具体了。

如此的写法给了我们启发——描写人物外貌时,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有特点的几处着重描写。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好这两处外貌描写的句子。

(二)精读第4~5自然段,关注第二次相遇中的对话描写。

1.过渡并提出自读要求:第一次偶遇,小女孩和我们都关注了爱因斯坦的外貌,作者也将外貌描写突显出来,第二次相遇呢?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自读第4~5两个自然段。

想一想。

2.屏显:第4~5两段,讨论:我们要关注人物的——(板书:语言、动作)。

[来源:ZXXK]
3.在他俩一次次的对话中,哪个镜头最吸引你?(肩膀一耸,两手一摊,做个鬼脸)什么缘故?(一个60多岁的老人,难道做如此的动作,真滑稽、幽默、有味……)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的感受呢?(如此的动作,分明是个老顽童)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
4. 写法指导2:你一演,大伙儿都笑了,可见,抓住了人物最有特点的动作,就能把人写得个性鲜亮。

事实上,不仅是表情、动作,语言也能看出爱因斯坦的品质呢!指读。

哈哈,他难道把“衣服、鞋子”称为——玩意儿。

说明在我们看来重要的穿衣装扮,到了他那儿全然不当回事。

生活中的爱因斯坦真是——不拘小节啊!现在他难道情愿向一位小女孩请教,看来他是真心诚心想改变衣衫不整的模样了。

谁再来读读他真诚求教的语言?指读。

态度如此诚恳,你若是小女孩,情愿教他吗?来,告诉爱因斯坦一点穿戴要领。

(老师扮演爱因斯坦,感谢学生的指点)当爱因斯坦如此回答小女孩“也许能”时,我们又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谦虚、可爱、乖巧)
5. 点拨:这生动、有味的对话,把一个老顽童和一个一本正经的小大人刻画得淋漓尽致。

6. 屏显:对话。

咱们也像这一老一少一样,同桌两人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加上神态、动作,体会一下动作、语言背后人物的个性与品质。

若嫌坐着演不出,站着练也行。

7. 指名一组男女生对话,师生对话。

全班分男女生对话。

8. 写法指导3:这是多么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多么有味的对话,多么可爱的老人啊!看来,在场景中展现人物的对话,能够凸显人物的品质,值得一学啊。

(三)精读第6~7自然段,关注第三次相遇中的场景描写。

1.过渡:爱因斯坦的这些品质在和小女孩的第三次相遇时表达得更明确了。

请自己读读第6~7自然段。

[来源:ZXXK]
2.这一回,爱因斯坦邀请小女孩去他工作室做客。

小女孩一进门就看到了如此的情形。

(出示图)指名谈感受。

看看,书上是如何写的?屏显并指读描写工作室的句子。

3. 我听到了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批判——(出示小女孩的话,指读)你能联系这工作室的环境描写,把小女孩含蓄的批判说得再具体些吗?(默读课文后再指名说一说。


4. 小结:难怪爱因斯坦教授情愿和小女孩交朋友呢!在生活上,小女孩真是爱因斯坦的老师啊!在小女孩的指导下,爱因斯坦装扮得整整齐齐(出示图),相信办公室也会收拾洁净的。

5. 发觉课文的留白:爱因斯坦聪慧着呢,只是从没有把时刻、精力花在这些玩意儿上而已,他的时刻、经历花在哪儿了?(钻研科学)他不仅在工作室里研究物理,就连走路也在——(摸索问题)呢,请你读读描写他走路的句子。

6.小结:正是如此珍爱时刻、勤于摸索的人,才能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啊!屏显:伟人成就。

指名谈感受。

7. 小结:在知识、学问上爱因斯坦是名符事实上的教授,是我们的老师,崇拜的偶像。

这么多伟大的成就,课文却一字未提;如此利用一切时
刻学习、摸索的品质,作者只描写了走路的模样,提了一下,但我们已自然而然体会到了。

这确实是文学的魅力——意在言外,读书悟道。

(四)总结三次相遇,领会人物品质,解答“测”之“遗”问。

[来源: Zxxk]
1. 总结板书:同学们,小女孩和爱因斯坦就如此从相遇到相识直至成为朋友,我们看到了伟大的爱因斯坦还会和平凡的小女孩交朋友;平凡的小女孩也能成为大科学家的老师。

正是这奇异的人一辈子际遇,使我们看到了人的多面性,伟大的人也有平凡的时候,平凡的人也有擅长的事。

读到那个地点,同学们一定明白了作者在故事背后颂扬的是——屏显“测”之“遗”问:讨论:(爱因斯坦平易近人,和气可亲,谦虚真诚……)《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通过记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由相遇到相交直至成为朋友的事,颂扬了爱因斯坦潜心科研,生活上不拘小节,谦虚真诚,富有童心的精神品质。

2. 总结:是的,伟大的品质常常包蕴在平凡的小事之中。

三、延1. 过渡:像如此的伟人、名人与一般百姓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数不胜数,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与士兵的故事就传为佳话。

出示,指读。

(举荐一下,咱们班谁读书最好?来读一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摸索:故事讲了什么事?你读明白了华盛顿具有什么样的品质?2.讨论:平易近人、乐于助人……
四、写
1.事实上,这故事还没完,后来,华盛顿和士兵们以及下士之间还有一番对话呢?请大伙儿展开合理的想象,接着往下写。

(提醒看板书)注意:当你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的时候,那华盛顿和士兵就看起来显现在咱们面前了。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3.交流、点评。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出示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的照片)爱因斯坦依旧个音乐家呢,若想了解得更多,请去借阅《爱因斯坦传》;今后,当你
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还可阅读爱因斯坦的著作《相对论》。

.终止语:感谢大伙儿与我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刻!下课!板书设计:21.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外貌伟大——平凡语言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