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的性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技新性术革新
第一章
•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 讨论: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
技术的性质 技创术新性发明
案例:莱特兄弟的飞机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1903年12月17日,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大西洋沿岸的吉迪赫克试飞成功。
技术的性质 技创术新性发明
第一章
技术的性质 5.马技专上利术性行的动专利性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的性质 5.马技专上利术性行的动专利性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专利权是指发明人、设计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发明创造 成果享有独占、使用、处置的权利。我国《专利法》将可 以获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 设计三种,相应授予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 专利。术的性质
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案例
助听器的发明——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技术的性质 1.技目的术性的目的性第一章
讨论: 助听器的发明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1) 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使听觉不灵敏的人能够自如听见外界的声音,正常的与人交流。
实践性: 是指根据人的需要把自然物加工成具有某种 使用价值的人造物的活动。 表现为: 技术产生于实践 技术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才能变为现实。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 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完成,2018年10月24 日通车,总投资约1100亿元。
技术的性质 3. 技综合术性的综合性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的性质 3. 技综合术性 的综合性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涉及多个学科知识。
江苏版
技术的性(质2)技综术合性与科学两者的第区一章 别: 技术与设计1
技术的性质 马综上合性行动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科学活 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科 牛顿运动定律 技 瓦特蒸汽机
克隆技术
正:克隆人体器官,器官移植 反:挑战传统伦理道德,灾难
核能技术
正:发电 反:原子弹毁灭人类
技术的性质 5.马技专上利术性行的动专利性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思考讨论:
小强根据现有摩托车锁加装自动报警装置制得
了自动报警防盗锁并在杂志上作了介绍,某锁厂
根据此材料生产出了这种防盗锁并投放市场,小
强起诉锁厂侵权,法院却不予受理。
根据上面材料,请大家说说法院的做法是否合理?
技术的性质 5.马技专上利术性行的动专利性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 明者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于他们的这些 劳动成果我们理应加以尊重和保护。
怎样保护呢?
——申请专利,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 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
复杂性特征。一方面,技术的内容的体系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
技术使用和应用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正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一定时期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 有限性,技术客观上具有两面性。
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正反两面性。
网络技术
正:方便人们交流沟通 反:利用网络从事犯罪
B超技术
正:可以发现人体内部疾病 反:进行胎儿性别鉴别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术 电脑制造


动 霍金的黑洞理论 动 家具制造
技术的性质 2.技创新术性 的创新性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创新是技术的核心,也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革新
技 术 创 新
技术发明
对原有技术加以 改造和提高
创造发明自然界 原来没有的事物
技术的性质
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
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继续发 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技术的性质专利马的专上利法性行定动审批程序 第一章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的性质专利马的上法行定动审批程序 第一章
1.技术的 性 2.技术的 性 3.技术的 性 4.技术的 性 5.技术的 性 6.技术的 性
技术使用和应用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正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一定时期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和 有限性,技术客观上具有两面性。
列举几项常见的技术,并分析正反两面性。 网络技术
B超技术
克隆技术
核能技术
江苏版
技术的性质 5马.技复上杂术性行的动专利性第一章
技术与设计1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日益丰富,技术越来越呈现出
(2) 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使体积变小方便佩戴。
(3) 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
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
的具体需求。
——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的性质 1.技实践术性的目的性第一章
综合性: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案例:杂交水稻技术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 种专家, 具有全面、深厚的农业 科学知识。1973年, 袁隆平和他 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 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 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 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 料学、植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 识的综合应用。
江苏版 技术与设计1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地更新换 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江苏版
技术的性质 5马.技复上杂术性行的动专利性第一章
技术与设计1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日益丰富,技术越来越呈现出
复杂性特征。一方面,技术的内容的体系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