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第2章_热质交换过程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传质的基本方式 分子扩散传质
基 本 方 式
机理:分子微观热运动引起,类似于导热 存在场所:流体静止或层流、固体中 注意:分子扩散可以因浓度梯度、温度梯度或
压力梯度而产生,或其它外界动力,如电场、 磁场等。
索瑞特效应和杜弗尔效应
对流传质
紊流扩散(对流扩散)
机理:依靠宏观流体微团的不规则混掺运动
j A DAB d A dy
J A DAB dcA dy
斐克定律的其他表达形式
7
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物性之一,表示物质 扩散能力的大小,与扩散物质和扩散介 质的种类及其状态有关。(温度、压力)
一般实验确定,也可用经验公式计算
二元 混合 物
DAB DBA
D~ p T
1 3/ 2
17
分析
1、这是一个什么问题?
2、能否用准则关联式求解?
3、如不能用准则关联式求解,如何解?
18
解:1、柯尔本J因子类比律求hm:
St. Pr J H St m .Sc J D
2、运用薄膜理论求薄膜厚度, 然后 用斯蒂芬定律求解
hm D AB P PBm
2 3
2 3
3、运用对流传质通量方程求解
第一、二章
1
基本概 念
两类 基本 问题 传质
基本方式 及机理
三传 类比
热质传递 同时发生
2
基本概念
传质的概念度、六种通量及关系
3
两类基本问题
1、着眼于传质通量的大小及其控制问 题 2、着眼于浓度分布及其控制问题 专业应用: 暖通空调、制冷、空气污染控制、热质 交换设备的设计、选型与开发等
确定对流传质系数是求解对流传质问题的关键
11
对流传质的数学描述
通用传质微分方程
D A A div (u ) DAB 2 A rA D
各种条件下的简化形式
12
对流传质的模型理论
薄膜理论 (film theroy,Nernst(1904), Whiteman(1923) ) 渗透模型 (penetration theory ,Higbie,1935) 表面更新理论(Surface Renewal Theory) (Danckwerts,1951)
19
15
传热传质同时发生的传递过程
1、传质对对流换热量的影响 传质阿克曼修正系数的意义 由于传质速率的大小和方向影响了壁面上 的温度梯度,从而影响了壁面的传热量 2、传质对总传热量的影响(会求qt ) 传质方向对总换热量的影响 传质冷却
16
例题 试估计液氨蒸发进入25℃和1atm的空气的 气流传质系数及传质通量 已知: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为56w/㎡.℃, 氨液-空气的界面上氨的蒸汽分压力为 0.05atm,对于被稀释的空气,基本主流是 空气,物性参数取空气在25℃和1atm的状 态参数,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D=2.8×10-5㎡/s。
“理气” 8
组分实际传质通量的计算
实际传质通量=分子扩散通量+主体流动通量
mA DAB
N A DAB
d A A (mA mB ) dy
dcA xA ( N A N B ) dy
理想气体混 合物浓度计 算,分离变 量积分
dcA JA dy
两种 扩散 形式
N A NB NB 0
N A DAB
Dc dcA NA c c A dy
9
对流传质通量方程 N A hm (cAs t A )
对流传质系数 定义及求解
准则关联式
对流传 质模型
对流传质
边界层理论
对流传质的 数学描述
10
对流传质系数
是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流动状态、流体物 性、壁面的几何形状和粗糙度、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等)
13
类比律
雷诺类似律、普朗特类似律、卡门类似 律、柯尔本类似律
h hm Le( 2 / 3) Cp
2 / 3 hmd 1 Le h cp
对空气-水系统: Le
湿球温度理论 i=iwb
1
h hmd
cp
刘伊斯(Lewis) 关系式
14
三传类比
1、分子传递现象的类比
2、对流传质的类比律
5
气体中的扩散传质
液体中的扩散传质
与固体内部结构无关的稳态扩散
斐 克 定 律
固体 中的 扩散 传质
斐克型扩散 与固体内部结构 有关的多孔固 体中稳态扩散 克努森扩散
过渡区扩散
6
斐克第一定律(1855) 条件:浓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稳态)、无整 体流动,只限于浓度梯度驱动势引起的传 质。 定律的描述:在相对坐标系中,组分A 的扩散通 量同它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