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实施“轻负担高质量”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实施“轻负担高质量”探微
【摘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的课堂要质量。

笔者认为“板块式”的主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优势。

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论及“板块式”主题教学的必要性、创新性、多变性和可行性。

“板块式”的主题教学是实现高中语文课堂“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轻负担高质量主题教学
如何保证在课堂上,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达到“高质量”呢?我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的课堂要质量。

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板块式”主题教学的提出及其必要性
板块式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文本中提取出自己所需的素材,根据教学中主题的需要,有的放矢的把文本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息息相关的各个板块。

而新课程的设计也将课文按照板块的形式进行了编排,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按照相同的形式呈现,就更有利于学生框架思维的形成。

二、“板块式”主题教学的主题创新性与多变性
在上《十八岁和其他》的板块教学过程时,根据对文本的切入角度不同,可以从不同的主题入手来诠释文本:父爱、沟通、教育鸿雁传书的美等。

而像《一个人的遭遇》,因为是一篇小说,所以角度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战争与和平、最美的人性、战争文学的独特视角、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外国小说的鉴赏方式等。

以我所教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例,我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在两课时的教学中将全文分为了两个主题:第一课为战争与和平,第二课为爱。

特别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我跳脱了许多人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惯常思路,大胆的从“爱”这个主题上入手,让学生从爱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我的这堂课的设计是这样安排主题板块的:
1.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简单地分析了索科洛夫曲折的人生经历,从他的人生遭遇中一起见证了他的三喜三悲,那么今天,我们要到文章中去看看,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命运给了他一种怎样的眷顾。

2.懂爱。

我们看这两个寻到爱的人,他们懂得爱吗?首先来看索科洛夫,他懂得的是一种怎样的爱?当他与妻子告别的时候,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要丢下妻子呢?为了保卫国家,所以当大家与小家发生矛盾时候,索科洛夫放下的是个人的私利。

我们怎能不为他的这样的爱深深地打动呢?再来看看他与素不相识的凡尼亚,当他用他那柔软的心来照料这个孤儿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爱是要孩子回报的吗?
3.真爱。

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是“抛”?人在战争中的孤独感。

沙子表明了什么?一个人的遭遇说明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一个民族的遭遇,而两个主人公只是一个缩影。

板块式教学主题的创新与多变,既紧贴教学大纲,又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共鸣;以教师的主题为主导,以思维培养为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学会抓角度,寻亮点,很好地突出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率。

三、“板块式”主题教学的板块设计
从主题教学的视野看,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在他们熟悉的系列生活中,寻找语言文化的根源,汲取语言文化的汁液。

让他们在语文生活中找到精神的栖息地,在立体多维的大语文生活中,沐浴着母语文化的光辉,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使得语文素养在对精神相通的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

四、“板块式”主题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的编排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主题意识,要在自己的教案中体现主题教学的思想。

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这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有着深刻的解读以及个性化的见解。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充实自己的课堂。

其实,主题教学是对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挑战。

它要求我们既能当主题教学的“设计师”,更能当主题教学的“建筑师”。

总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以“主题教学”为载体,丰富学生的积累,开阔学生的眼界。

我们要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进而“读书活”。

我们要经常审视自己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要紧贴地面行走,还要怀抱问题意识,大胆尝试探索,力争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45分钟的课堂里达到“轻负担高质量”。

“轻负担高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很好的教学思想。

我认为每个教师都要好好的去学习领会其中精神,最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去。

当然,这不可能立竿见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为一名教师,要搞好教学,应该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手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际,当好一个导演者,把握好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