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炔烃(教学设计)轻松课堂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不定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炔烃内容,强调炔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炔烃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1. 炔烃的定义与分类
- 炔烃是一类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 按照碳链的长度,炔烃可以分为一线性炔烃和多碳链炔烃。
4. 提供实验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意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室安全装备。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学教学资源库。
-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 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 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 示例:C3H2,正确的名称是丙炔。
2. 炔烃的化学性质:
- 题目:给出一个炔烃分子,要求学生根据其化学性质,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 示例:C2H2,可能的化学反应有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3. 炔烃的制备方法:
- 题目:给出一种炔烃分子,要求学生根据其制备方法,写出制备该炔烃的化学方程式。
- 示例:C2H2,制备方法为:CH3CH2OH + CaC2 → C2H2 + CH3COOH + CaH2
4. 炔烃的化学性质
- 炔烃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 加成反应:炔烃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 氧化反应:炔烃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酮等氧化产物。
5. 炔烃的制备方法
- 炔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裂解、化学合成等。
- 实验室中,炔烃可以通过炔化反应制备,如用碳化钙与醇反应制备炔烃。
强调炔烃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炔烃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炔烃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炔烃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2. 炔烃的结构特点
- 炔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通过三键相连,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 炔烃的分子结构呈现出线性或角形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
3. 炔烃的命名规则
- 炔烃的命名原则是以碳碳三键的位次来命名,如1-丁炔、2-戊炔等。
- 如果三键位于分子的端部,则称为端炔;如果三键位于分子的内部,则称为内部炔。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多媒体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动画等资源,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炔烃的性质和反应。
2. 强化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炔烃的制备和反应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炔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评价学生对炔烃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随堂测试:
- 设计随堂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测试学生对炔烃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解答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过程。
4. 作业完成情况:
- 检查学生完成炔烃作业的情况,包括炔烃的命名、结构简式的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的配平等。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互动和探究,需要引入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评价方式不够全面: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过程表现和实践能力,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石油裂解、化学合成
- 炔化反应、实验操作步骤
⑥ 炔烃的物理性质
- 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
- 熔点、沸点与分子链长度的关系
⑦ 炔烃的用途
- 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 燃料、溶剂、消毒剂
⑧ 炔烃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 毒性和刺激性
- 排放处理、环保要求
⑨ 艺术性和趣味性设计
- 利用色彩、图形、符号等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 引入相关故事、实例,增加趣味性
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提问、讨论、互动环节
- 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观点,促进积极参与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炔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炔烃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炔烃教学目标和炔烃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炔烃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炔烃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3.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动画、在线讨论平台。
4. 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互动提问、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实验操作。
5. 辅助材料:教材、实验指导书、参考书籍、学习指南、练习题和测试题。
6. 网络资源:化学教育网站、学术期刊、在线实验数据库、化学论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6. 炔烃的物理性质
- 炔烃通常是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 炔烃的熔点和沸点较低,随着分子链长度的增加而升高。
7. 炔烃的用途
- 炔烃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如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
- 炔烃还可以用作燃料、溶剂、消毒剂等。
8. 炔烃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 炔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需要注意操作安全。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炔烃的结构特点:炔烃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键,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
2. 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反应特点,如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3. 炔烃的制备方法:了解炔烃的合成途径和实验操作质。
2. 炔烃的反应机理:掌握炔烃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过程和机制。
在学生方面,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已经掌握了烷烃和烯烃的基础知识,对于新的有机化合物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通过类比和拓展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炔烃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设计上,本节课将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解决之间的联系。
2.2.2 炔烃(教学设计)轻松课堂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不定项)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炔烃”,是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人教版,不定项)中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炔烃的定义、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图示,引导学生了解炔烃的基本概念,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并能够运用炔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炔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炔烃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炔烃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炔烃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4. 炔烃的物理性质:
- 题目:给出一系列炔烃分子,要求学生根据其物理性质,预测其熔点和沸点。
- 示例:C2H2,熔点为-179℃,沸点为-84℃。
5. 炔烃的用途:
- 题目:给出一种炔烃分子,要求学生根据其用途,写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示例:C2H2,用途为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
板书设计
4. 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1. 炔烃的命名规则:
- 题目:给出一系列炔烃分子,要求学生根据命名规则,写出正确的名称。
① 炔烃的定义与分类
- 炔烃:含有碳碳三键的有机化合物
- 分类:线性炔烃、多碳链炔烃
② 炔烃的结构特点
- 碳碳三键: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 分子结构:线性或角形
③ 炔烃的命名规则
- 原则:以碳碳三键的位次命名
- 端炔、内部炔
④ 炔烃的化学性质
-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 反应机理、应用实例
⑤ 炔烃的制备方法
突出炔烃重点,强调炔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炔烃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炔烃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炔烃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炔烃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2. 证据推理与模型建构: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建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炔烃的结构和性质,运用类比和拓展的方法,建立炔烃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联系,提高证据推理和模型建构的能力。
3.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平衡思想。学生能够通过炔烃的制备方法和反应过程,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平衡原理,提高对化学变化观念的理解和平衡思想的意识。
3. 实验操作技巧:掌握炔烃合成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解决办法:
1.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图示,直观展示炔烃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碳碳三键的性质。
2. 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观察炔烃的化学反应现象,分析反应机理,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和拓展的方法,理解炔烃的化学性质。
3.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炔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炔烃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烯烃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烯烃的掌握情况,为炔烃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炔烃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炔烃的排放和处理需要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
-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互动表现等,评价学生对炔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 学生小组对炔烃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