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的内容怎么写10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的内容怎么写10
则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防震减灾的内容怎么写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地震是什么范文一》
地震是地下岩层受应力作用错动破裂造成的地面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首恶。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因震级小,人感觉不到。
其中有感地震约5万多次,造成破坏的地震近千次,7级以上造成巨大破坏的仅十几次,且大多发生在人烟稀少地区。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震动的发源处称为震源;地面上与震源正对着的
地方,叫震中;
地面上其他地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本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
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动物世界里的防震减灾范文二》
叽叽叽……喳喳喳……一向安静的大森林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原来是动物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宣传讨论怎样防震减灾呢
“森林之王”老虎先发言:“我们正面临的地震形势十分
严峻。
从1988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进入第五个地震活跃期。
根据前几次地震活跃期活动的特点,专家们认为本次地震活跃期将持续到下世纪初,目前已进入了强震高发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左右、甚至个别更大的地震。
作为地球的一分子,我们应怎样有效的帮助人类了解地震知识,真正做到“防震减灾”呢?
狮子老师说:“其实,很多地震都有前兆的,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变浑等;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等等。
在一旁的青蛙也迫不及待的说了,“其实我们蛙类也是很敏感的,地震前,我们会从水里跑出来,而大批的上岸活动。
”
“还有我们呢。
”一条大花蛇开口说了,“如果要地震,我们这些冬眠动物都有要出洞了。
”
“我也知道”,一直躲在角落里的老鼠终于等到机会了,“地震前,我们都会一反往常只在晚上出来活动的习性,白天也要跑出来了。
而且我还知道,牛、马、猫、狗、猪等家畜都会变得很烦燥,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等等。
“因此,可以说我们动物其实很多时候会比人类先知先觉的,只要人类仔细观察,就可以通过我们的反常表现抓住时机,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狮子老师做了个总结。
小鹿怯生生的开了口:“我们现在的可活动范围越来越少,森林面积从以前的70%减少到只有20%。
每秒钟都会有一大片的森林消失,人类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那么人类又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
“我来说,我来说。
”和平天使小白鸽说,“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
“但愿我们说的人类都能听到。
”老虎说。
我听到了,同学们,你们呢?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我与防震减灾范文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
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
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
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
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
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我与防震减灾范文四》
天灾是可怕的,仅仅一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坍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地掩埋在废墟下面,耳畔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眼前尽是悲痛欲绝的脸孔……汶川地震的惨景至今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它带给我的不仅有太多的悲伤与沉重,感动与震撼,还有深刻的反省:防震减灾,刻不容缓。
学校也高度重视起这个问题,宣传栏张贴着地震常识,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防震注意事项,学校还多次组织全校性的地震演练活动,这不,今天的演练又开始了......
这节是自习课,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老师在讲台上认真地批改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刺耳的地震警报声划破了校园的宁静。
“地震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同学们立刻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地震来了,请大家注意保护!”老师大声喊道。
同学们稍稍镇定了些,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按老师教的办法把书包顶在头上,蹲在课桌下面。
几十秒后,警报再次响起,老师高声喊道:“ 大家不要慌,有秩序地跑到楼下旷处”!同学们都按照老师平时教的方法分成两队,前三排的同学跑向前门,后三排的同学就从后门离开教室。
出了教室,我们尾随前一个班级向楼下跑去。
此时“逃生”路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像有人在无声的指导一样,神情严肃,脚步匆匆,有序、迅速地离开教学楼,沿着安全路线向操场跑去,我们似乎在与生命赛跑,在与时间竞争。
毕
竟灾难的降临仅在一瞬间,生与死的距离是那么近,“ 逃生” 的我已感到了命运的残酷,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
突然“哎呦”一声,打断我的思绪,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小兰不小心踩住鞋带,摔了一跤。
后面的小红也险些被绊倒,只见旁边的小明赶快跑过来扶起小兰。
大概是由于紧张,小兰一时腿软,小红也赶紧凑过去和小明一起搀扶着小兰向前走去。
这一刻我被感动了,是啊,灾难无情人有情,同学们,这种互帮互助的井绳不就是一种爱吗?这种爱就是一种战胜困难、战胜灾难的力量!
就这样我们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紊地安全撤离到后操场,其间我发现各班的老师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
每一个楼梯口,拐弯处都有老师把守。
“逃生”路上,老师站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安全,我又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
舍身护生的谭千秋老师;为孩子把守生命之门的张米亚老师;身体被砸成三段的向倩老师......他们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就是爱,是超越生死的大爱,他们用爱铸就了崇高的师魂,伟大的形象!
“二分十五秒,全校师生安全”,听着总指挥的汇报,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幸运,幸福地生活在爱的怀抱中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时光,珍爱生命。
地震演练圆满结束了,我想,只要我们掌握了更多的
地震知识、逃生本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即使无情的灾难真的到来了,我们也会沉着应对,用智慧、胆识、爱心将灾难打败!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关于防震减灾范文五》
地震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地动,是通过感觉或仪器察觉到的地面震动。
它与风雨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来自天体的、地球内部的、外部的、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地壳不同部位出现受力不均衡,分别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那些地应力集中区,比较脆弱的地方,就容易破裂,引起断裂变动,地震也就随之发生了。
地震前出现的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异常现象都叫地震前兆。
因此地震是有前兆的。
地震前兆分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宏观前兆是指人能直接感觉到或用眼睛能看到的包括动、值物不正常反应,地下水变化,气象变化以及小震活动等。
微观前兆是指人直接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只能用仪器测量的,如地壳形变、地面倾斜和海面升降、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地电、地磁、地温、地应力微弱变化及人们不能感觉到的小震活动等。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五.十二防震减灾范文六》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频率与强度明显上升,直接危及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因此,我认为,现在应该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问题。
在防灾减灾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
业人员或志愿者。
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
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
其发生的可能性。
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包括灾情监测与识别、确定自然灾害分级和评定标准、建立灾害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式、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等。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防震减灾常识范文七》
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
地震逃跑的十大法则,第一为了您和自己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下面。
第二,摇晃的时候立即关火。
第三,不要慌张向户外跑。
第四,把门打开。
第五,户外的场合保护好自己的头部,避开危险的地方。
第六,在百货公司和剧场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第七,汽车要靠路边停车。
第八,千万要注意山崖落石。
第九,避难的时候要徒步,携带的物品在最少的限度。
第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
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
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乱
四川汶川县地震专家提醒说,发生地震后千万不要慌
乱,应利用各种设施就地就近避免,在楼房的群众应尽快到洗手间,小开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者到室内梁柱比较密集的地方躲避,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等物品顶在头顶进行自我保护,地震的时候在人群密集场所立即到坚固物品下面躲避,如果震后被废墟埋了设法自救
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地震带,东起渤海之滨的唐山地区,往西经华北北部燕山地区至五台山,然后转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过黄河向西经渭河流域至宝鸡市附近,全长1500多公里,该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大地震。
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震前应做哪些准备?地震来临,在民房中、在公共场所怎么避震?专家提出,学习必要的防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对更好地保护身处险境的自己大有好处。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大地震的前兆范文八》
1、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
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
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
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
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
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
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
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
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动物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猪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地震谚语20首
1.响声一报告,地震就来到。
2.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
3. 响得长,在远程;响得短,离不远。
4.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5. 上下颠一颠,来回晃半天。
6. 离得近,上下蹦;离得远,左右摆。
7. 上下颠,在眼前;晃来晃去在天边。
8.房子东西摆,地震东西来;要是南北摆,它就南北来。
9.喷沙冒水沿条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喷沙哪最多?涝洼碱地不用说。
11. 豆腐一挤,出水出渣;地震一闹,喷水喷沙。
12. 洼地重,平地轻;沙地重,土地轻。
13. 砖包土坯墙,抗震最不强。
14. 酥在颠劲上,倒在晃劲上。
15. 女儿墙,房檐围,地震一来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点,离河远一点;墙壁好一点,连结紧一点;房子矮一点,房顶轻一点;布局合理点,样子简单点。
要想再好点,互相多学点。
《防震减灾黑板报内容:地震方面的知识范文九》
小朋友们,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国家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哦,多知道一些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来躲避灾难的哦,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吧。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