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不同理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十二法则告诉你:资产翻一倍需要多少时间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理财都有些稀里糊涂,看见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买基金,也就跟着买基金。

听说有人买股票赚钱了,马上跟着买股票。

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一段时间下来,不赚反赔。

那些成功的理财人士,都明白一个道理:“投资致富要有目标,有目标的投资更能成就财富。

”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财富目标呢?“七十二法则”(Rule of 72)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在投资理财领域,有一种说法叫“七十二法则成就富豪”。

意思是说,科学运用“七十二法则”的理财者比不会运用“七十二法则”的理财者,更容易获得财富。

尽管“七十二法则”并非一笔资金,但它对于投资理财的作用,远远超过一笔资金的价值。

要想明白什么是“七十二法则”,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复利”。

复利就是“利滚利”,把每一分赢利全部转换为投资本金。

其计算公式为:
S=P(1+i)n其中,P为本金,i为利率;n为持有期限(表示为n次方)。

由于复利具有令人想象不到的神奇结果,因此爱因斯坦称“复利为世界八大奇迹”。

说到复利公式的神奇,我们还需要明白“几何级递增”的概念。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他的棋艺极为精湛,在他的国度从未有过敌手。

为了找到对手,他下了这样一道诏书:“无论是谁,只要能够打败我,我就答应他任何一个要求。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皇宫,要求与国王下棋。

经过紧张激战,年轻人终于赢了国王,国王问这个年轻人要什么样的奖赏,年轻人说:“我只要一点小小的奖赏,在我和国王一起下棋的棋盘第一个格子中放上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进前一个格子的1倍,每一个格子中都是前一个格子中麦子数量的1倍,一直将棋盘每一个格子摆满。

”国王一听,觉得很容易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就同意了。

但很快国王就发现,虽然一粒麦子重量很轻,但是经过多次的翻倍之后,就变成了数十万亿吨的麦子,即使是将整个国家的麦子给他也不够。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就会看出“几何级增长”的神奇效应。

在复利算式中,也隐藏着一个增长规律:每到一定的期数便会规律性地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只要几个指标能实现稳定,期数越长,结果越超乎想象,难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明白了复利,我们再来解释“七十二法则”。

“七十二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算,经过72年以后,投资的本息会变成原来本金的2倍。

说具体一些,就是用72去除复利收益率,就能求得本钱翻一番的时间:
本金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年)=72÷年投资回报率(%)
明白这个法则,一切投资收益与投资时间都变得更为明朗,其中最大的受益就是能事先预测投资效果,在先算出各个投资品种的收益率之后,再决定投资哪个产品。

比如,你手中有10万元,想投资某种每年固定回报率是9%的理财产品,利用“七十二法则”,即可计算出需要多长时间就能让资金翻一倍,即收回20万元。

所需时间=72÷9=8(年)。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七十二法则”计算出让本金在几年内翻几番所需要的投资回报率。

比如,我们手上有20万元,要想在12年内翻一番,变成40万元,那么每年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方法如下:
投资回报率=72÷12(年)=6。

也就是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6%,12年后手里的20万元,即可变成40万元。

同理,运用“七十二法则”也能很好地计算自己为将来养老得准备多少钱,也就是规划退休之后的养老生活。

总之,只要灵活运用“七十二法则”,我们的投资理财将更有目标,更加明确,更好规划,我们就会早日步入富人的行列。

每一个想改善自己财务状况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希望改善就在这一刻来临,账户上的余额突然出现个百万数字。

然而,这种现象只会在幻想中才能出现,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上。

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控制不住自己,他们总是把时间浪费在“幻想”之上,却从来不着手去做。

所以,有“发财”梦的人赶快真正行动起来,开始理财吧!不要将所学到的理财知识闲置在那里,而应该学以致用才对。

所以,我们要选个时机,开始理财!
那么,我们说的理财时机又是什么呢?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你个人的情况,就是说,看看你个人的资产状况、工薪水平、健康、年龄、家人等相关因素,是否适合现在立刻开始理财;第二,看看现在是不是可以将你所看中的理财方式进行实际的操作。

那么,什么时候是个人开始理财的最佳进入时机呢?实际上,对于个人而言,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理财。

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财方式也有所不同。

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不同的理财投资周期,即积累期、奋斗期、回报期和养老期。

在这4个时期内,消费较稳定地贯穿于始终,而收入却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

一、积累期
积累期是指人们从各自不同的学历背景中刚脱离出来至结婚前的这段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年龄较轻,所以在个人理财上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储蓄,必须依靠储蓄赚取利息,安全地聚集第一笔可供灵活运用的资金。

戴维德在大学一年级时,父亲就开始给他提出财务方面的建议,这种指导一直持续到他大学毕业。

这时,他父亲给了他最后的建议,他告诉戴维德,“先支付你自己。

”为了解释清楚,他给了儿子一份乔治克雷森的1926年经典作品——《巴比伦最富有的人》。

当时戴维德并没有读这本书。

15年过去了,戴维德明白过来,如果他当时就学会了支付自己,我可能就不会在35岁时欠下35000美元的债务了。

什么是“支付自己”呢?其实这很简单:在你支付账单之前,在你买杂货之前,在你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留出收入的那部分存起来。

你每个月的第一笔账单必须是支付自己的。

这个习惯如果在你年轻时就养成,那么这将给你带来巨大的财富。

存钱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你要付房租,付车贷,买杂货,或者还要还学生贷款。

当然,你确实想过存钱,可是到了月底总是没什么钱剩下来。

这就是戴维德遇到并没有重视的问题。

事实上,他说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处在积累期的理财问题。

看清楚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理财方式,瞅准时机出手。

人生才会变得成功。

至于具体的理财方式,比如股票、期货是不是在你决定开始投资它们时就是最适合的进入时机,这也是你所需要考虑到的。

这包括你自己是不是做好了个人资金、知识的积累,也包括股票或期货现在进入,是不是有赢利的利好。

当然,这一切都是大问题。

我们慢慢来认识它们。

二、奋斗期
通常情况下,奋斗期是指结婚后到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时期,这段时期是进行理财投资的最佳时期。

在留出一笔保证生活必需的资金后,对其余的积累资金应从容打理。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各种投资项目,如证券、储蓄、基金、收藏和房地产等,利用现有的钱尽可能地多获取一些利润,达到以钱生钱的目的。

小张夫妇平均每月有5000元的收入,但他们除了基本的生活费之外,根本就攒不下多少钱。

十年以来,小张夫妇存折上一共只有10万元。

现在,孩子即将入学,而且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生活压力又大了。

因此,他们准备用这10万元投资,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

一开始,他们选择了保守型投资,即分红型保险与货币型基金。

因分红型保险需要一次性缴费2万元,且保险期必须选择10年,最后的投资回报为确保本金安全2600元左右的固定利息回报,再加上保险公司70%以上盈余的分配。

而部分固定利息又免征利息税,从而享有双重保障:满期生存保障和人身事故保险保障。

所以他们先选择了这种投资方式。

剩下的8万元,他们用来购买货币型基金,以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

一般而言,如果能够保证流动性和低风险,货币基金收益率大约为2%。

通常情况下,货币基金不收取赎回费用,而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转换较为灵活,本金的安全性很高,也不收税。

从上面他们的投资方向来看,小张夫妇选择的投资方式较为合理。

因为他们生活压力较大,对本金安全要求较高。

所以对于奋斗期的人来说,投资时应以保守型为主。

不过,对于那些十分精通投资的人来说,也可选择风险较大的投资。

三、回报期
回报期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家庭稳定直至退休前的这段时期。

在这段时期,应该留意一些流通性好、变现快的投资项目。

在使用资金时,只宜分散,做适当的投资组合。

宁可较低回报,也要尽量降低投资风险,以便能随时把投入的资金回收。

刘女士和她的丈夫二人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相对而言,丈夫的收入较高。

经过多年奋斗,在刘女士40岁时,终于通过银行贷款这种方式,花40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但夫妇两人在办理住房抵押贷款综合保险时,刘女士并没有多想,就随便在“主贷人”一项填上了她自己的名字,丈夫的名字则填在了“共同贷款人”一项。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刘女士的丈夫居然在几天后发生意外,死于一次交通事故。

于是,刘女士要求保险公司承担剩余贷款额的索赔,谁知却遭到了拒绝。

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房贷险条款中只保障“主贷人”,而并不保障“共同贷款人”。

这样一来,刘女士不仅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而且还需要独自一人偿还住房贷款。

这时的刘女士正处于回报期。

按理说,她应该选择分散式投资,而非将资金全部用于购买房子。

再加上刘女士在办理住房抵押贷款综合保险时,由于对保险知识的缺乏,并没有正确填写,结果只能独自一人承受巨大的贷款压力。

综上所述,如果你正处于回报期,一定要有合理的理财观念,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切不可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四、养老期
养老期是指退休以后,一生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开始逐步减少直到趋于零的时期。

中长
线的投资,即使有100%的回报率,也应理智地放弃,以免力不从心,惹来一身麻烦。

李先生58岁,是某贸易公司职工,月收入2000元。

妻子王女士55岁,是一名公务员,月收入2000元。

夫妻二人都上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

办完儿子的婚事,夫妻二人仅剩下3万元的存款和一套位于市区的价值50万元的房子。

面对这种情况,李先生做出如下决定:
李先生考虑到养老金存在缺口,再加上夫妇两人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太多精力去投资。

李先生退休后,将市区的房子卖掉,再从郊区买了一套30万元左右的两居室。

这样做,可以从中获取20万元的余款用来养老。

此外,郊区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养老。

李先生这样做,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李先生提出的理财规划,不仅夫妇二人的养老金有了着落,而且还可以生活在一个空气质量好、有利于养老的环境,可谓一石二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