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暑假预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暑假预习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什么?
A. 自东向西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北向南
答案:C. 自西向东
2.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特征
D. 人口密度
答案:D. 人口密度
3.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什么?
A. 暖流会使沿岸气温降低
B. 寒流会使沿岸气温升高
C. 暖流会使沿岸气温升高
D. 洋流对沿岸气温没有影响
答案:C. 暖流会使沿岸气温升高
4.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什么?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臭氧
答案:C. 二氧化碳
5.下列哪个不是地球内部结构的一部分?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大气层
答案:D. 大气层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形状与特征有哪些?
A. 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形,但实际上是椭圆形。

B. 地球在轨道上的速度保持恒定。

C.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D. 地球公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答案:A, C, D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洋流
答案:A, B, C, D
3.下列哪些属于内力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A. 风化
B. 地震
C. 岩浆活动
D. 冰川侵蚀
答案:B, C
4.可持续管理自然资源的原则包括哪些?
A. 最大限度地开采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

B. 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C. 采用可再生能源。

D. 实施循环经济,减少浪费。

答案:B, C, D
5.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响?
A. 自然环境条件如气候和地形。

B. 经济发展水平。

C. 政策和政治稳定性。

D. 文化和宗教因素。

答案:A, B, C, D
三、判断题(每题3分)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正确)
2.地球的赤道周长比两极之间的距离(地轴直径)要短。

(错误)
3.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说明该地区的坡度越陡峭。

(正确)
4.海洋盐度最高的区域通常出现在赤道附近,因为蒸发量大。

(错误)
5.沙漠地区通常形成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

(正确)
6.地球上的岩石圈由板块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上漂移,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正
确)
7.地球上的经线长度各不相同,纬线长度相同。

(错误)
8.洋流对气候有显著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较高,冷流则相反。

(正确)
9.大陆架是大陆边缘水深急剧增加的地方。

(错误)
10.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硅,其次是氧。

(错误)
四、填空题(每题3分)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_向_,这是由于地球自身旋转所决定的。

【答案:西;东】
2.在地球上,五带划分中,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是_带,该地带一年中有_日
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北温;一】
3.大气圈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分界高度大约为_千米,平流层的特点是_稳定。

【答
案:10;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4.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_流三大类,其中黑潮属于_流。

【答案:补偿;
暖】
5.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___,它在城市规划、
灾害预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答案:地图制作】
五、问答题(每题5分)
1.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并解释其对地球的影响。

答: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轴线从北极点指向南极点,完成一次自转
大约需要24小时。

这一运动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即当某地区面向太阳时为白天,
背离太阳时则为夜晚。

地球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运动,周期约为365.25天。

公转导致了季节的
变化,因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角度不变,导致不同时间地球各地区接收到
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交替。

2.解释板块构造理论,并举例说明板块边界类型及其特征。

答: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裂成多个大块,称为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
态的地幔上,并相互之间移动。

板块的这种运动造成了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山脉的形成。

板块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
•汇聚型边界(例如,俯冲带),其中一个板块下沉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可能导致深海沟和岛弧系统,如日本列岛。

•分离型边界(例如,中洋脊),板块在此处拉开,岩浆上涌填补空隙,形成新的地壳,如大西洋中脊。

•转换断层,板块沿水平方向滑动,如圣安德烈斯断层。

3.描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并解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和渗透等主要环节。

太阳能量驱动水分从海洋、湖
泊和河流蒸发,形成水蒸气升入大气,在高空中冷却凝结成云,最终通过降水形式返回
地面。

降水落在陆地上后,部分会被植物吸收,部分会流入河流湖泊,还有一部分会渗
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这个过程不仅维持了全球的水资源平衡,而且对调节气候、滋养生
物和提供淡水资源至关重要。

4.分析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变化,提出至少两种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

答:
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和农业活动,显著增加了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的浓度,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引发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带来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包括:
•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植树造林和保护现有森林,树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到碳汇的作用,同时维护生态平衡。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实施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安全场所,防止其进入大气。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浪费,促进循环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